数据通道建立方法和通信设备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474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指定的,以便所述接 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SDP方式时,根据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确 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 或者,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SDP方式,则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还包括指定 流标识符,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指定的,以便所述接 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DCEP方式时,确定同意采用的数 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议消息还包括第三提议属 性行,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包括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的信息,以 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 确定出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对应的应用的数量a确定 本次请求建立的所述数据通道的数量a,a> 1 ;其中,每种数据协议对应于至少一种应用; 发送端根据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 道协商方式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包括: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则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 其中,每个第二提议属性行包括一个流标识和一个标签,且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 的流标识均为任意流标识符,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标签为互不相同的标签,每 个标签对应于一条数据通道; 或者,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SDP方式,则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其 中,每个第二提议属性行包括一个流标识和一个标签,且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 流标识为互不相同的指定流标识符,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标签为互不相同的标 签,每个标签对应于一条数据通道。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每一个数据协议,发送端获取所述数据协议 对应的应用的数量; 发送端根据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应用的数量为所述数据协议分配相同数量的标签,每 个标签为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a个互不相同的标签中的一个; 发送端将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与所述数据协议所分配的标签进行关联; 发送端生成包括各个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以及每个协议标识关联的标签的 第三提议属性行。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与 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包括: 当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二应答属性行时,通过所述SD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是所述接收端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时生成的。9.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与 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包括: 当所述应答消息中未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二应答属性行时,根据所 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的第一应答属性行检测两端是否均支持 所述DCEP方式; 若检测出两端均支持所述DCEP方式,则通过所述DCE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 述数据通道。10.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 送的应答消息之后,还包括: 发送端读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的第三应答属性行,所 述第三应答属性行是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数据通道 上支持的数据协议确定出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后生成的; 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三应答属性行确定在所述数据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协议。11. 一种数据通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提议属性行和第二提议属性行的提议消息;其 中,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包括所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第二提议 属性行包括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 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中的一种; 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以及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 商方式确定应答消息; 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与所述接 收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中的至少一端支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数据通道协商方 式。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中的一端支 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数据通道建立协议DCEP方式和会话描述协议SDP方式,且另一 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所述DCEP方式和所述SDP方式中的至少一种。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提议属 性行、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以及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确定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确定两端均支持的 数据通道协商方式; 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DCEP方式,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 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 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检测出两端均支持所述DCEP方式后,通过所述DCEP方式 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SDP方式,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 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和第二应答属性行的应答 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读取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后,通过所述SD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 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和SDP方式,则判断所述第二提 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任意流标识符还是指定流标识符;其中, 所述任意流标识符表示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所述指定流 标识符表示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若为所述任意流标识符, 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 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检测出两端均支持所述DCEP方 式后,通过所述DCE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若为所述指定流标识符, 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 和第二应答属性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读取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后,通过所述SDP 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还包括指定流标 识符;其中,当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流标识为所述任意流标识符时,所述第二应答属性 行中的所述指定流标识符是所述接收端确定的;当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流标识为所述 指定流标识符时,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中的所述指定流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 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相同。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提议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提议属性行时,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和所述 接收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检测是否存在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 数据协议;其中,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是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 持的数据协议生成的; 若检测出存在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则接收端根据两端在所述数 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的第三应答属性行,以便所述 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三应答属性行确定在所述数据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协议。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以及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确定 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其中,所述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属性值包括的标 签与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在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中 关联的标签相同; 接收端生成对应于所述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二应答属性行,所述第二应答 属性行还包括标签,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中的标签与其对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标签相 同。17. -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提议属性行和第二提议属性行的提议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包括所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第二提 议属性行包括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 所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中的一种; 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是所述接收端根 据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以及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确 定的; 通道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中的至少一端支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数据通道协商方 式。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中的一 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数据通道建立协议DCEP方式和会话描述协议SDP方式,且 另一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所述DCEP方式和所述SDP方式中的至少一种。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则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还包括任 意流标识符,所述任意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任意的,以便所述 接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DCEP方式时,根据所述任意流标识 符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 或者,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则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还包括任 意流标识符,所述任意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任意的,以便所述 接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SDP方式时,生成包括所述数据 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指定流标识符的第二应答属性行,所述指定流标识符是所述接收端确 定的; 或者,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SDP方式,则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还包括指定 流标识符,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指定的,以便所述接 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SDP方式时,根据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确 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 或者, 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SDP方式,则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还包括指定 流标识符,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用于表示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指定的,以便所述接 收端在确定出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DCEP方式时,确定同意采用的数 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20.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议消息还包括第 三提议属性行,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包括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的 信息,以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 据协议确定出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对应的应用的 数量a确定本次请求建立的所述数据通道的数量a,a> 1 ;其中,每种数据协议对应于至少 一种应用;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 行。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第一生成单 元;或者,第二生成单元;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则生成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其中,每个第二提议属性行包括一个流标识和一个标签,且不同的 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流标识均为任意流标识符,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标签 为互不相同的标签,每个标签对应于一条数据通道;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SDP方式,则生成a个 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其中,每个第二提议属性行包括一个流标识和一个标签,且不同的第 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流标识为互不相同的指定流标识符,不同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 的标签为互不相同的标签,每个标签对应于一条数据通道。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数量获取模块,用于对于所述发送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每一个数据协议,获取 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应用的数量; 标签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应用的数量为所述数据协议分配相同数 量的标签,每个标签为a个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a个互不相同的标签中的一个; 标签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与所述数据协议所分配得的标签 进打关联; 属性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各个所述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以及每个协议标识 关联的标签的第三提议属性行。24.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建立模块,包 括:第一建立单元; 所述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二 应答属性行时,通过所述SD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是所述接收端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时生成的。25.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建立模块,包 括:方式检测单元和第二建立单元; 所述方式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答消息中未携带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 二应答属性行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的第一应答属性 行检测两端是否均支持所述DCEP方式; 所述第二建立单元,用于若检测出两端均支持所述DCEP方式,则通过所述DCEP方式与 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26.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应答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对应于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的第三 应答属性行,所述第三应答属性行是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在 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确定出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后生成 的; 协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应答属性行确定在所述数据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协 议。27. -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提议属性行和第二提议属性行的提议消 息;其中,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包括所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第二 提议属性行包括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信息,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 为所述发送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中的一种; 应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以及接收端支持 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确定应答消息; 应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应答 消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中的至少一端支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数据通道协商方 式。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送端中的一 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数据通道建立协议DCEP方式和会话描述协议SDP方式,且 另一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包括所述DCEP方式和所述SDP方式中的至少一种。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确定模块,包括:方 式确定单元,和下面至少一个单元:第一应答单元,第二应答单元,和第三应答单元; 所述方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提议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 方式确定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 所述第一应答单元,用于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DCEP方式, 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 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检测出两端均支持所述DCEP方 式后,通过所述DCE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所述第二应答单元,用于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有且只有SDP方式, 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 和第二应答属性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读取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后,通过所述SDP 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 所述第三应答单元,用于若所述两端均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DCEP方式和SDP方式,则判断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包括的所述数据通道关联的流标识为任意流标识符还 是指定流标识符;其中,所述任意流标识符表示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 DCEP方式,所述指定流标识符表示所述本次请求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若 为所述任意流标识符,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DCEP方式,并生成携带 有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属性行检测出两端 均支持所述DCEP方式后,通过所述DCE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若为所 述指定流标识符,则确定同意采用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为所述SDP方式,并生成携带有所 述第一应答属性行和第二应答属性行的应答消息,以便所述发送端读取所述第二应答属性 行后,通过所述SDP方式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建立所述数据通道。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还包括指定 流标识符;其中,当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流标识为所述任意流标识符时,所述第二应答 属性行中的所述指定流标识符是所述接收端确定的;当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流标识为 所述指定流标识符时,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中的所述指定流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提议属性行 中的所述指定流标识符相同。31.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协议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提议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提议属性行时,根据所述第三提议 属性行和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检测是否存在两端在所述数据通 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其中,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是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 数据通道上支持的数据协议生成的; 协议应答模块,用于若检测出存在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则根据 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的第三应答属 性行,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三应答属性行确定在所述数据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协议。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提议属性行以及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 议确定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其中,所述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的属性值包 括的标签与两端在所述数据通道上均支持的数据协议对应的协议标识在所述第三提议属 性行中关联的标签相同; 应答模块,用于生成对应于所述所需应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的第二应答属性行,所述 第二应答属性行还包括标签,所述第二应答属性行中的标签与其对应的第二提议属性行中 的标签相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通道建立方法和通信设备,属于网络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提议属性行和第二提议属性行的提议消息;接收应答消息,应答消息是接收端根据第一提议属性行、第二提议属性行和接收端支持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确定的;根据应答消息与接收端建立数据通道。本发明解决了当通信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同时支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时,通信两端就无法协商建立数据通道的问题。当两端中至少一端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数据通道协商方式时,通过两端对数据通道协商方式的协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通道,使得两端能够简单、高效地建立数据通道,实现了不同终端、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
【IPC分类】H04L29/06, H04L12/46
【公开号】CN105227418
【申请号】CN201410232844
【发明人】刘艳, 杨玮玮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9日
【公告号】WO2015180570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