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切换方法、接入设备、终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551997阅读:来源:国知局
[0255]如图20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机的框图,应该理解的是,图20所示的智能手机2000仅仅是图16至19任一所示的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智能手机2000可以具有比图20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20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0256]现以智能手机2000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图20所示,智能手机2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传感器2003、I/O接口 2004、定位模块2005、通讯模块2006、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07和通讯天线2008。智能手机2000还包括其他功能性的构件,比如:电池模组、有线/无线充电接口等。通信总线2007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2002可能包含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和/或动力学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如闪速存储器、可转动的磁盘驱动器。传感器模块2003包含多种传感器,如:接近传感器、加速传感器、电子罗盘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等,用于测量智能手机2000的方位运动状态信息。定位模块2005 可以用于执彳丁 GPS (Global Posit1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WLAN (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定位、基站定位等功能,获取智能手机2000的位置、高度等地理信息等。通讯模块2006可以用于远距通信,如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1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 (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GPRS (General Packet Rad1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EDGE (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 Evolut1n,增强型数据速率 GSM 演进),3G 技术如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1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 (Time Divis1n-Synchronous Code Divis1n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4G技术如LTE (Long Term Evolut1n,长期演进)等;通讯模块2006还可以用于近距通信,可以在近距离内与另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或者穿戴式声音采集装置进行短距无线通信,如2丨8866、而8^^、811^切0访、,(:,以及红外通讯。通讯天线2008用于接收和发送通讯信号。
[0257]具体的,1/0接口 2004包括用于显示和输入的触摸屏20041、用于输入的1/0键盘20042 (可选的)、麦克风20043即为前述的麦克风阵列、扬声器20044等。
[0258]具体的,存储器2002包含操作系统20021和应用程序20022,操作系统20021包含各种操作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基于硬件的各项操作;应用程序2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功能,比如:语音识别程序或语音助手程序,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输入的声纹特征,进行用户的安全认证;也可以从输入的用户的语音信号中解析出语义,从而执行相应的功能和操作,比如进行拍照,根据语义查找通讯录里的用户并拨打电话或发短消息,或者接听来电或者对短消息进行回复。
[0259]具体的,存储器2002可以用于存储方位运动状态,方位运动状态至少包括接近距离和接近距离变化率,还可以包括水平倾角、水平倾角变化率、加速度变化率和方位角变化率;还可以用于存储声音采集装置采集的声音以及从声音采集装置中获取的语音信号。
[0260]进一步的,存储器2002还可以用于存储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以及水平倾角的预设范围。
[0261]可选的,存储器2002还可以用于存储混合语音信号。
[0262]处理器2001通过总线2007与各个模块和部件通信。传感器2003检测及获取方位运动状态,处理器2001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确定声音采集装置。如果确定声音采集装置为麦克风阵列则通过麦克风20043获取声音,将声音转换成语音信号后传输至处理器2001,如果确定声音采集装置为穿戴式声音采集装置,则通过天线2008接收穿戴式声音采集装置采集的声音,转换成语音信号后传输至处理器2001。
[026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机在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第一连接时,可以在第一接入设备接收第二接入设备通过NFC连接发送的认证参数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认证请求,并在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认证参数认证成功后,与该第一接入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由于NFC连接的距离较近,通常在一米以内,当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NFC的连接范围内时,表明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很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从一个无线接入设备切换到另一个无线接入设备时,很可能接入一个位置相对较远的接入设备的问题,达到提高终端切换接入设备后的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0264]请参考图2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系统的系统构成图。该系统可以用于执行如图7所示的方法,将待切换设备由第二接入设备切换至第一接入设备。该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为可移动的无线接入设备,比如W1-Fi机器人。该系统可以包括:
[0265]如图8至11任一所示的第一接入设备10、如图12至15任一所示的第二接入设备20以及至少一个如图16至19任一所示的终端30。
[0266]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系统,第一接入设备通过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连接,接收该第二接入设备通过该NFC连接发送的待切换终端的认证参数,在根据该认证参数对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成功后与待切换终端建立连接,由于NFC连接的距离较近,通常在一米以内,当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NFC的连接范围内时,表明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很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从一个无线接入设备切换到另一个无线接入设备时,很可能接入一个位置相对较远的接入设备的问题,达到提高终端切换接入设备后的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0267]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系统,第一接入设备通过接收该第二接入设备通过该NFC连接发送的信道参数,并根据该信道参数建立第二连接,能够简化终端切换时与设备的交互过程,快速建立第一接入设备与待切换终端之间的W1-Fi连接,达到使待切换终端无缝切换至第一接入设备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026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26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近距离无线通讯NFC的连接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发送的待切换终端的认证参数,所述待切换终端为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终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待切换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成功后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发送的信道参数,所述信道参数为所述待切换终端的接入信道参数; 所述在认证成功后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弟一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信道参数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所述第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待切换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所述连接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所述待切换终端撤销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4.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近距离无线通讯NFC的连接范围内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切换终端的认证参数,所述待切换终端为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终端,所述认证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成功后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NFC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信道参数,所述信道参数为所述待切换终端的接入信道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所述第二连接之后,撤销与所述待切换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7.—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待切换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认证请求,所述待切换终端为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终端,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所述认证参数为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连接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参数; 所述待切换终端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认证成功后,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第二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9.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近距离无线通讯NFC的连接范围内时,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 认证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发送的待切换终端的认证参数,所述待切换终端为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终端;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切换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认证模块认证成功后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信道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模块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之前,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发送的信道参数,所述信道参数为所述待切换终端的接入信道参数;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参数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所述第二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还包括: 响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切换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所述连接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所述待切换终端撤销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12.—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近距离无线通讯NFC的连接范围内时,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 认证参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切换终端的认证参数,所述待切换终端为已经与所述第三连接建立模块建立第一连接的终端,所述认证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成功后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信道参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信道参数,所述信道参数为所述待切换终端的接入信道参数。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一撤销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待切换终端建立所述第二连接之后,撤销与所述待切换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认证参数对所述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所述认证参数为所述第二接入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连接发送给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参数; 第四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认证成功后,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第二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17.一种终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第一接入设备、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所述第二接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终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切换方法、接入设备、终端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第一接入设备接收第二接入设备通过NFC连接发送的认证参数;根据认证参数对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成功后与待切换终端建立第二连接。本发明通过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NFC连接,接收第二接入设备通过NFC连接发送的认证参数,在根据该认证参数对待切换终端进行接入认证成功后与待切换终端建立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切换接入设备时,很可能接入一个位置相对较远的接入设备的问题,达到提高终端切换接入设备后的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IPC分类】H04W12/06, H04W36/08, H04W76/02
【公开号】CN105307166
【申请号】CN201410227504
【发明人】董明杰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7日
【公告号】WO2015180591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