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线双电平数字接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5353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2]参照图3,信令系统300包括发射器200,该发射器200通过第一导线Z、第二导线Y和第三导线X联接到接收器100。第一导线Z、第二导线Y和第三导线X合一起为三线数字接口 350。发射器200具有用于待传输的符号的第一发射位Ζτχ的第一发射器输入端201、用于待传输的符号的第二发射位Υτχ的第二发射器输入端202以及用于待传输的符号的第三发射位Χτχ的第三发射器输入端203。第一驱动器221具有联接到第一发射器输入端201的输入端和通过第一发射器电阻元件231联接到第一发射器输出端211的输出端。第二驱动器222具有联接到第二发射器输入端202的输入端和通过第二发射器电阻元件232联接到第二发射器输出端212的输出端。第三驱动器223具有联接到第三发射器输入端203的输入端和通过第三发射器电阻元件233联接到第三发射器输出端213的输出端。第一发射器输出端211通过第一导线Ζ联接到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第二发射器输出端212通过第二导线Υ联接到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第三发射器输出端213通过第三导线X联接到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第一发射器电阻元件231、第二发射器电阻元件232和第三发射器电阻元件233优选地均具有相同的电阻。
[0043]接收器100包括第一检测级D1、第二检测级D2和第三检测级D3。第一检测级D1包括第一检测电阻元件R1和第一比较器C1,该第一检测电阻元件R1联接在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和公共节点120之间,该第一比较器C1具有联接到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1和联接到公共节点120的第二反相输入端122。第一比较器C1的输出端131联接到用于传送第一接收位ZRX的第一接收器输出端111。第二检测级D2包括第二检测电阻元件R2和第二比较器C2,该第二检测电阻元件R2联接在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和公共节点120之间,该第二比较器C2具有联接到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3和联接到公共节点120的第二反相输入端124。第二比较器C2的输出端132联接到用于传送第二接收位YRX的第二接收器输出端112。第三检测级D3包括第三检测电阻元件R3和第三比较器C3,该第三检测电阻元件R3联接在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和公共节点120之间,该第三比较器C3具有联接到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5和联接到公共节点120的第二反相输入端126。第三比较器C3的输出端133联接到用于传送第三接收位XRX的第三接收器输出端113。第一检测电阻元件R1、第二检测电阻元件R2和第三检测电阻元件R3具有相等或基本相等的电阻,换言之,具有公共的或基本公共的电阻,该电阻可以与第一发射器电阻元件231、第二发射器电阻元件232和第三发射器电阻元件233的电阻相同或不同。
[0044]在运行中,将待传输的符号的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X ?分别施加到第一发射器输入端201、第二发射器输入端202和第三发射器输入端203。响应于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一驱动器221在第一发射器输出端211建立第一信令电压Vz,该第一信令电压Vz引起第一信令电流I z流入第一导线Z。响应于第二发射位Υτχ,第二驱动器222在第二发射器输出端212建立第二信令电压VY,该第二信令电压VY引起第二信令电流I γ流入第二导线Υ。响应于第三发射位Χτχ,第三驱动器223在第三发射器输出端213建立第三信令电压Vx,该第三信令电压Vx引起第三信令电流I x流入第三导线X。
[0045]参照图3所述的信令系统300可以传输多达六个不同的符号。在图4的表中,编号为1至6的六个纵列表示信令系统300的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对应于跨越三线数字接口350两端传输的符号的六个可用值。对于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X τχ,存在二进制值(0或1)的六种排列,其中对于每种排列,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xTX中的两个发射位具有相同的二进制值,并且第一发射位ζ 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Χτχ中的第三个发射位具有不同的二进制值。因此,所有六种排列包括两种二进制值,并且将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X τχ排除所有均具有相同的二进制值(1或0)。
[0046]图4中示出了第一信令电压Vz、第二信令电压V4P第三信令电压V x的值,这三个信令电压响应于为二进制1的对应的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Χτχ而具有值V,以及响应于为二进制0的对应的第一发射位Ζτχ、第二发射位Υτχ和第三发射位乂?而具有值-V。
[0047]类似地,图4示出了第一信令电流Ιζ、第二信令电流Ιγ和第三信令电流I χ的值,在第一导线Ζ、第二导线Υ和第三导线X中施加有公共信令电压(均为V或均为-V)的两者中具有幅值I,以及在第一导线Ζ、第二导线Υ和第三导线X中具有不同的信令电压的另一者中具有幅值21。第一信令电流Ιζ、第二信令电流Ιγ和第三信令电流I χ的极性遵循对应的第一信令电压Vz、第二信令电压^和第三信令电压V夂的极性,正值表示电流从发射器200流向接收器100,负值表示电流从接收器100流向发射器200。
[0048]对于图3的信令系统300,I = (2¥)/(3幻,其中1?是第一检测电阻元件1?1、第二检测电阻元件R2和第三检测电阻元件R3的电阻。在所有六种状态中,给第一接收器输入端
101、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和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中的两者提供电流并且从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和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中的另一者吸收电流,或者从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和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中的两者吸收电流并且给第一接收器输入端101、第二接收器输入端102和第三接收器输入端103中的另一者提供电流。
[0049]图4所示的第一比较器电压Vez、第二比较器电压VCT和第三比较器电压V α通过对应的第一信令电流Ιζ、第二信令电流Ιγ和第三信令电流I夂而被建立在对应的第一比较器C1的第一输入端121与第二输入端122之间、第二比较器C2的第一输入端123与第二输入端124之间和第三比较器C3的第一输入端125与第二输入端126之间,其中,在第一比较器C1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1、第二比较器C2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3和第三比较器C3的第一非反相输入端125处,正值表不相对高的电压,负值表不相对低的电压。待被第一比较器C1、第二比较器C2和第三比较器C3检测的最小电压具有幅值2V/3,并且这实现了高抗噪性。第一比较器C1、第二比较器C2和第三比较器C3在其对应的输出端131、输出端132、输出端133处传送第一接收位ZRX、第二接收位YRX和第三接收位X RX,第一接收位ZRX、第二接收位YRX和第三接收位X RX具有取决于对应的第一比较器电压V εζ、第二比较器电压V?和第三比较器电压Va的极性(正或负)的二进制值(1或0),如图4所示。
[0050]在一个示例中,电压V可以是200毫伏,电压-V是-200毫伏,并且第一检测电阻元件R1、第二检测电阻元件R2和第三检测电阻元件R3的电阻可以是50欧姆。在该情况下,电流I是2.66晕安。
[0051]尽管已经描述了包括三线数字接口 350的信令系统300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信令电压Vz、第二信令电压V#P第三信令电压V x的值从V和-V中进行选择,但是对于第一信令电压Vz、第二信令电压VY和第三信令电SVX,不必具有相等的幅值,或者不必具有用于表示不同的二进制值的相反极性。更一般地说,第一信令电压1、第二信令电压1和第三信令电压vx的值可以从任何两个不等值V廊V 2中进行选择。
[0052]其中VAVp,在公共节点120处的电压根据正在传输的符号的值而在(V^Vj/3和2(ΝΓΝ2)/3之间变化。该电压的低变化可以促进在第一信令电压Vz、第二信令电压VY和第三信令电压^的改变中的低时序偏差,这可以促进信令系统300的高速运行。此外,当信令系统300被实施为集成电路时,公共节点120是集成电路内部的本地节点,并且连接到公共节点120的寄生电容没有进行显著大量的充电或放电,由此避免了在发射器200和接收器100之间传达的信号的任何令人惊奇的显著衰减。
[0053]参照图5,示出了信令系统300’,该信令系统300’包括通过四线数字接口 350’联接的发射器200’和接收器100’,四线数字接口 350’包括第一导线Z、第二导线Y、第三导线X和第四导线W。图5所示的发射器200’包括在图3中示出且参照图3描述的发射器200的所有元件,这些元件以所描述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且以所描述的方式运行,但是发射器200’附加地包括第四发射器输入端204和第四驱动器224,第四发射器输入端204用于待传输的符号的第四发射位WTX,第四驱动器224具有联接到第四发射器输入端204的输入端和通过第四发射器电阻元件234联接到第四发射器输出端214的输出端。第四发射器电阻元件234的电阻可以等于或基本等于第一发射器电阻元件231、第二发射器电阻元件232和第三发射器电阻元件233的电阻。响应于第四发射位WTX,第四驱动器224在第四发射器输出端214处建立第四信令电压Vw,该第四信令电压Vw取决于在第四发射器输入端204处提供的第四发射位WTX的二进制值,该第四信令电压Vw引起第四信令电流Iw流入第四导线W。
[0054]类似地,图5所示的接收器100’包括在图3中示出且参照图3描述的接收器100的所有元件,这些元件以所描述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且以所描述的方式运行,但是接收器100’附加地包括第四接收器输入端104和第四检测级D4,第四接收器输入端104通过第四导线W联接到第四发射器输出端214,第四检测级D4联接到第四接收器输入端104和公共节点120。第四检测级D4包括第四检测电阻元件R4和第四比较器C4,第四检测电阻元件R4联接在第四接收器输入端104和公共节点120之间,第四比较器C4具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