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附属存储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72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通信方的具有同样标识的第二代理建立P2P连接;
[0038]标识是由管理第一通信方和第二通信方的服务器发送,标识可以是软件账号、识别码,具有相同标识的设备之间才可以建立P2P连接,标识码用来区分不同的设备所在网络的网络模型。
[0039]第一代理独立于第一应用,第二代理独立于第二应用。
[0040]第一代理、第二代理均为独立运行的程序,是本机各个程序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P2P穿透连接的桥梁、中介,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通信接口。第一代理、第二代理的程序可以按照要求、本机系统环境等进行设计。第一代理、第二代理可以被本机程序调用与其他设备上的代理建立P2P连接,并为本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分发和接收;第一通信方和第二通信方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内网中,也可以一个在内网中,一个在公网上。
[0041]S102,将来自于第一通信方的第一应用的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请求转换为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
[0042]第一协议为第一应用所能识别和使用的协议,第二协议为P2P穿透连接所能支持的协议,由于P2P穿透连接不支持直接传输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数据,所以需要经过转换变成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数据。
[0043]S103,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
[0044]S104,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接收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
[0045]S105,将来自于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的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转换为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
[0046]S106,第二通信方的第二应用接收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并响应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发送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内容;
[0047]第三协议为第二应用所能识别和使用的协议,由于P2P穿透连接不支持直接传输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数据,所以需要经过转换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数据变成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数据再发送给第二应用。
[0048]S107,将来自于第二通信方的第二应用的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内容转换为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
[0049]S108,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发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
[0050]S109,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接收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
[0051]S110,将来自于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的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转换为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
[0052]S111,第一通信方的第一应用接收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
[0053]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不在同一内网的设备之间通过独立运行的代理程序建立P2P连接,通过对基于不同协议的访问数据的相互转换,使得基于不同协议的网络传输服务可以在P2P连接下使用。
[0054]参照图2,本发明网络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网络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
[0055]S201,第一通信方的具有标识的第一代理与第二通信方的具有同样标识的第二代理建立P2P连接;
[0056]S202,第一通信方的第一应用将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请求发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一环回端口 ;
[0057]S203,第一通信方的第三应用从第一环回端口获得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请求并转换为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并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发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
[0058]S204,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
[0059]S205,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接收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
[0060]S206,第二通信方的第四应用从第二代理获得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并转换为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并将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发给第二环回端口 ;
[0061]S207,第二通信方的第二应用从第二环回端口接收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并响应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请求发送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内容至另一第二环回端口;
[0062]S208,第二通信方的第四应用从另一第二环回端口获得基于第三协议的访问内容并转换为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并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发给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
[0063]S209,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发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
[0064]S210,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接收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
[0065]S211,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发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三应用;
[0066]S212,第三应用将基于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转换为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并发给第一通信方的另一第一环回端口;
[0067]S213,第一通信方的第一应用从另一环回端口接收基于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
[0068]第三应用、第四应用是一种转换程序,用于对基于不同的协议的访问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0069]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将第二通信方的访问方式和访问第二通信方时第一通信方使用的第一环回端口、另一第一环回端口绑定,并将绑定的第二通信方的访问方式和第一环回端口、另一第一环回端口通过管理第一通信方和第二通信方的服务器发送给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
[0070]环回端口是设备上的虚拟端口,地址范围为127.0.0.1至127.255.255.254,发送给环回端口的访问请求或访问内容不会通过外部网络接口。
[0071]对于第一通信方和第二通信方建立起的P2P连接,第二通信方使用的第二环回端口和另一第二环回端口的地址与第一通信方使用的第一环回端口和另一第一环回端口的地址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第一通信方中至少两个应用同时与第二通信方中的应用连接,每个应用都是通过第一环回端口向第一代理发送经过第三应用转换的访问请求,通过另一第一环回端口从第一代理接收第二通信方返回的经过第三应用转换的访问内容,反之亦然。
[0072]此外,第一通信方可以同时与多个网络节点建立P2P连接,每个连接都占用两个环回端口用于应用程序与代理之间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不同的连接使用的环回端口地址各不相同。同理可以推出第二通信方与多个网络节点建立P2P连接的情况。
[0073]可以把不同设备之间的P2P连接称为“隧道”,隧道有2个端点:入口端和出口端。类似于TCP的C/S模式,隧道的出口端相当于TCP的服务器端(侦听端),入口端相当于TCP的客户端。每条隧道的入口端可以关联多台计算机,而出口端只能关联一台计算机,形成一对多的通信组网;可以添加多条隧道,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关联多条隧道,关联在入口端或出口端。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作为TCP客户端和TCP服务器端。
[0074]本发明网络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网络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通信方的第三应用集成于第一通信方的第一代理;第二通信方的第四应用集成于第二通信方的第二代理;第一协议为TCP协议,第二协议为UDP协议,第三协议为TCP协议。
[0075]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设备通过独立运行的代理程序与其他不在同一内网的网络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对基于UDP协议和TCP协议的访问数据的相互转换,使得基于TCP协议的HTTP、FTP和SSH、SSTP等服务可以在P2P连接下使用。
[0076]在实际工作情况下,在网络通信之前,首先要使用一台电脑A作为网站和数据库服务器,首先安装PHP和MYSQL、Apache/Nginx。然后安装P2P软件(第二代理),配置P2P软件(第二代理)的标识,并且设置通信协议类型为TCP,设置P2P连接入口地址/端口(第一环回端口),例如:127.0.0.10:80,出口地址/端口(另一第一环回端口),例如127.0.0.1:80 ;另一台电脑B也安装p2p软件(第一代理),配置P2P软件(第一代理)的标识,最终双方确认P2P软件的标识相同,搭建对等网络。
[0077]在实际网络通信时,在电脑B上打开本地的WEB客户端,在本地WEB客户端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127.0.0.10:80/,WEB客户端即发出基于TCP协议(第一协议)的访问请求,经过电脑B上的P2P软件转换得到基于UDP协议(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P2P软件将基于UDP协议(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发送到服务器上,服务器上的P2P软件接收到基于UDP协议(第二协议)的访问请求并转换为基于TCP协议的访问请求,服务器上的WEB服务端接收到基于TCP协议的访问请求并响应访问请求返回基于TCP协议的访问内容,服务器的P2P软件接收到基于TCP协议(第三协议)的访问内容后将其转换为基于UDP协议(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并发送给电脑B,电脑B上的P2P软件接收到基于UDP协议(第二协议)的访问内容后将其转换为基于TCP协议(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并发给WEB客户端,WEB客户端接收到基于TCP协议(第一协议)的访问内容,即WEB服务端提供的对应的web主页。这里的第三协议还可以是DCCP协议、SCTP协议RTP协议。
[0078]参照图3,本发明网络通信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包括:
[0079]S301,第一通信方的具有标识的第一代理与第二通信方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