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移动网络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9362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虚拟移动网络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移动网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如果移动终?而需要使用移动网络,一般该移动设备必须向移动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注册,从而获取移动网络使用权。例如用户在联通注册后,会有一张移动S頂卡,将所述S頂卡装入移动终端后就可以使用联通提供的移动网络服务。
[0004]当移动终端从Α运营商服务质量较好的区域1移动到A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差的区域2,但是运营商B在区域2的服务质量却很好,由于移动终端与运营商之间的绑定关系,导致移动终端无法在区域2得到运营商B的网络服务。
[000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终端用户无法切换移动网络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网络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用户无法自由切换移动网络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移动网络方法,包括:
[0008]移动云终端接收终端发出的数据;
[0009]所述移动云终端通过至少与两个不同的移动网络与移动云建立数据通信隧道;
[0010]所述移动云终端判断所述数据通信隧道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阈值;
[0011]若是,所述移动云终端则切换到另外的数据通信隧道进行数据通信。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云终端至少包含两个移动网络运营商的S頂卡插槽,供接入不同运营商的通信模块S頂卡。
[0013]优选地,所述移动云终端集成于所述终端,或者所述移动云终端为单独的设备。
[0014]优选地,所述接收包括有线或者无线接收。
[0015]—种虚拟移动网络系统,包括:
[0016]移动云终端,用于供至少一个的终端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并通过至少与两个不同的移动网络与移动云建立数据通信隧道;以及判断所述数据通信隧道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阈值;若是,所述移动云终端则切换到另外的数据通信隧道进行数据通
?目Ο
[0017]移动云,用于与通过移动网络连接的所述移动云终端建立数据通信隧道。
[0018]优选地,所述移动云终端至少包含两个移动网络运营商的S頂卡插槽,供接入不同运营商的通信模块S頂卡。
[0019]优选地,所述移动云终端集成于所述终端,或者所述移动云终端为单独的设备。
[0020]优选地,所述移动云终端,还用于通过提供的有线或者无线供至少一个的终端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
[0021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移动网络方法及系统,通过移动云终端接收终端发出的数据;所述移动云终端通过至少与两个不同的移动网络与移动云建立数据通信隧道;所述移动云终端判断所述数据通信隧道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阈值;若是,所述移动云终端则切换到另外的数据通信隧道进行数据通信。如此可以实现终端通过移动云终端切换移动网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网络系统的架构图;
[0024]图2为基于图1的基础上的一种移动网络服务的实际商务t吴型;
[0025]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虚拟移动网络系统的架构图;
[0026]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虚拟移动网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移动无线数据网络覆盖的区域,可以为移动设备例如手机、移动数据卡、车载终端等提供无线数据服务。当所述移动设备在覆盖区域内移动时,移动无线数据网络可以保持所述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
[0029]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移动网络系统的架构图。所述移动网络系统可包括:终端11、移动网络12、互联网13。
[0030]终端11,用于与移动网络12进行通信。所述终端11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电子阅读器中的至少一种。
[0031]移动网络12,用于为所述终端11与互联网13提供连接,使得所述终端11可以获得互联网13提供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所述移动网络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网络网关121、至少一个广域传输网122、至少一个基站123。所述移动网络12通常属于一个移动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
[0032]互联网13,用于向通过所述移动网络12连接的所述终端11提供无线数据通信服务。
[00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网络12采用因特网协议(以下称为“IP”)隧道技术。在所述移动网络12中,所述移动网络网关121与所述终端11可以通过所述IP隧道实现数据链路的点对点连接,即终端11需要通过移动网络网关121来获得互联网13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移动网络网关121,用于分配所述终端11的IP地址;所述广域传输网122,用于传输数据;所述基站123,用于供所述终端11连接的无线频率接口。其中,所述移动网络网关121和所述终端11之间可以存在至少一个IP隧道,从而实现多条点对点的IP连接。
[0034]所述终端11可以通过所述无线电频率接口连接到基站123,从而获得所述移动网络网关121提供的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可以通过所述广域传输网122与所述互联网13连接,从而可以获得所述互联网13提供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
[0035]图2为基于图1的基础上的一种移动网络服务的实际商务t吴型。如图2所述,包括:第一终端21、第一移动网络22、互联网23、第二终端24及第二移动网络25。
[0036]所述第一终端21与图1中所述终端1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37]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及第二移动网络25与图1中所述移动网络1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38]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不同之处在于,属于不同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例如第一移动网络22为中国联通网络,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为中国移动网络。
[0039]所述互联网23与图1中所述互联网13类似,此处再赘述。
[0040]所述第二终端24与所述第一终端2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4可以接入第二移动网络25,不能接入第一移动网络22 ;所述第一终端21可以接入第一移动网络22,不能接入第二移动网络25。即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终端21与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绑定;所述第二终端24与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绑定。
[0041]如图2所示在地点240中,所述第一终端2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获取所述互联网23提供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在地点340中,所述第二终端24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获取所述互联网23提供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当所述第一终端21从地点240移到了地点340的时候,由于所述第一终端21不能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所以所述第一终端21还是需要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获取所述互联网23提供的无线数据通信服务。同样地,当所述第二终端24从地点340移到了地点240的时候,由于所述第二终端24不能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网络22,所以所述第二终端24还是需要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网络25获取所述互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