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_3

文档序号:9633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是用于确定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以及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是否足够小的阈值。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以及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是大的那部分是指存在变化的部分(诸如灰度部分)。不期望检测其中灰度的变化的斜率陡峭的部分作为边缘,因此,通过利用第二及第三阈值来进行确定。期望将第二及第三阈值设置为与第一阈值相比足够小的值。理由在于,第二及第三阈值越大,则其中存在对比度以及存在信号值的变化的部分越有可能被确定为边缘。在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小于第二阈值[DiffTh_2]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另一方面,在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不小于第二阈值[DiffTh_2]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
[0112]在步骤S705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上述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是否小于第二阈值[DiffTh_2]。在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小于第二阈值[DiffTh_2]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另一方面,在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不小于第二阈值[DiffTh_2]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
[0113]在步骤S706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参照区域是像素值存在急剧变化的区域,因为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以及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 二者足够小。换言之,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像素是需要边缘校正的边缘像素,因此将边缘确定信号设置为“ 1 (开)”,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0114]在步骤S707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参照区域是像素值不存在急剧变化的区域。换言之,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像素是不需要边缘校正的非边缘像素,因此将边缘确定信号设置为“0 (关)”,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0115]在步骤S708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是否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在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另一方面,在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不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9。
[0116]在步骤S709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是否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在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另一方面,在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不小于第三阈值[DiffTh_3]的情况下,终止本处理。
[0117]在步骤S710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参照区域是像素值存在急剧变化的区域,因为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以及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中的一者足够小。换言之,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像素是需要边缘校正的边缘像素,因此将边缘确定信号设置为“ 1 (开)”并且终止本处理。
[0118]在上述说明中,假设边缘确定值的数量、第一阈值的数量、第二阈值的数量、以及第三阈值的数量各自为1来给出了描述,但是还可以准备多个这些值并且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它们中的一者。例如,还可以进一步参照属性数据,并且在关注像素的属性是图像的情况下,分别地将边缘确定值和第一阈值切换为大于其他属性的值的值,并且将第二及第三阈值切换为较小的值。另外,在关注像素的属性是字符或线的情况下,还可以分别地将边缘确定值和第一阈值切换为小于其他属性的值的值,并且将第二及第三阈值切换为较大的值。通过进行这种切换,使得能够进行密切的控制,从而色彩和形状容易变复杂的图像属性不太可能受到校正影响,而色彩和形状容易变均匀的字符属性或线属性更可能受到校正影响。
[0119]以上是三值以上的边缘确定处理的内容。
[0120]说明返回到图6B中的流程图。
[0121]在步骤S617中,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参照区域是像素值不存在急剧变化的区域,因为对比度值[C0NT]小(步骤S604中“否”)。换言之,边缘确定单元402确定参照区域是由不需要边缘校正的非边缘像素构成的区域,因此,将边缘确定信号设置为“0 (关)”并且终止本处理。
[0122]以上是边缘确定处理的内容。这里,通过利用图8来说明边缘确定处理的具体示例。图8示出被期望检测为边缘的3X3像素的图像801、以及不被期望检测为边缘的3X3像素的图像802。图像801和图像802具有相同对比度。
[0123]首先,图像801和图像802 二者的最大值[MAX]是“40” (步骤S601)并且最小值[MIN]为“0” (步骤S602)。然后,图像801和图像802 二者的对比度为“40” (步骤S603)。
[0124]然后,在边缘确定值[Sub]为“20”的情况下,针对这两者图像,处理进行到步骤S605 (步骤S604中“是”)并且作为其平均值[AVE],针对这两者图像得出“20”。
[0125]在后续步骤中,在图像801的情况下不存在最大值-最小值[MAX_MIN](步骤S607中“否”),因此,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为“0”(步骤S609)。与此不同,在图像802的情况下,存在最大值-最小值[MAX_MIN](步骤S607中“是”),因此,作为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获得 “ 10 ( = 40-30) ” (步骤 S608)。
[0126]然后,在图像801的情况下,也不存在最小值-最大值[MIN_MAX](步骤S611中“否”),因此,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也为“0”(步骤S613)。与此不同,在图像802的情况下,存在最小值-最大值[MIN_MAX](步骤S611中“是”),因此,获得“ 18 ( = 18-0) ”作为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步骤S612)。
[0127]通过迄今的处理,针对图像801,既不存在最大值-最小值[MAX_MIN]也不存在最小值-最大值[MIN_MAX](步骤S614中“是”),因此,边缘确定信号被设置为开(步骤S615)。换言之,图像801被确定为边缘部分。另一方面,针对图像802,存在最大值-最小值[MAX_MIN]和最小值-最大值[MIN_MAX],因此,作为结果,处理进行到三值以上的边缘确定处理。
[0128]在针对图像802的三值以上的边缘确定处理中,首先,得出方差值[DIFF](步骤S701)。这里,对比度[CONST]为“40”,与最大值的差值[MAX_DIFF_MIN]为“10”,与最小值的差值[MIN_DIFF_MAX]为 “18”,因此,方差值[DIFF]为 “12”。
[0129]然后,在步骤S702的第一阈值[DiffTh_l]为“16”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否”),边缘确定信号被设置为关(步骤S703)。换言之,图像802被确定为不是边缘部分。
[0130]如上所述,在图6A和图6B的流程图中,在参照区域内存在两个以下像素值的简单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仅利用对比度值[C0NT]来确定参照区域是否是需要校正的边缘部分。然而,本方面并不限于这种方面。例如,还可以不考虑参照区域内的状态,仅基于参照区域内的对比度值是否足够大来确定参照区域是否是由需要边缘校正的边缘构成的区域。所需要的是如下的能力,即适当确定是否应当对边缘部分应用边缘校正处理。
[0131](边缘方向确定处理)
[0132]接着,说明由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进行的边缘方向确定处理的详情。
[0133]图9是示出由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参照的关注像素与四个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9中,分别地,关注像素由[tr_pix]表示,关注像素的左邻接像素由[left_pix]表示,关注像素的右邻接像素由[right_pix]表示,关注像素的上邻接像素由[up_pix]表示,关注像素的下邻接像素由[down_piX]表示。图10是示出边缘方向确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134]在步骤S1001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将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与关注像素的上邻接像素的像素值比较,并且确定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是否更大。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2。另一方面,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不是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3。
[0135]在步骤S1002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生成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上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在本实施例中,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是2比特信号并且“00”被设置为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上的值。生成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被发送到确定结果综合单元405并且终止本处理。
[0136]在步骤S1003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将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与关注像素的下邻接像素的像素值比较,并且确定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是否更大。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4。另一方面,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不是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5。
[0137]在步骤S1004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生成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下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具体地,作为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下的值,对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设置“01”。生成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被发送到确定结果综合单元405并且终止本处理。
[0138]在步骤S1005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将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与关注像素的右邻接像素的像素值比较,并且确定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是否更大。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6。另一方面,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不是更大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7。
[0139]在步骤S1006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生成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右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具体地,作为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右的值,对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设置“10”。生成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被发送到确定结果综合单元405并且终止本处理。
[0140]在步骤S1007中,边缘方向确定单元404生成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左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具体地,作为表示边缘位于关注像素之左的值,对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设置“11”。生成的边缘方向信号[Edge_Dir]被发送到确定结果综合单元405并且终止本处理。
[0141]以上是边缘方向确定处理的内容。通过边缘方向信号,可知相对边缘、关注像素存在于哪个方向。
[0142]<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处理>
[0143]接着,说明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单元304中的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详情。
[0144]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单元304通过参照预先准备的表等(例如,一维查找表:LUT)来生成边缘校正数据。具体地,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单元304通过参照LUT来确定对应于预定输入值的输出值(将预定输入值转换为输出值)并且取该输出值为边缘校正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将输入图像数据从8比特数据转换为4比特数据后生成上述边缘校正数据。图11A、图11B和图11C示出在边缘校正数据生成处理中使用的查找表的示例。在图11A到图11C中所示的各LUT中,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将4比特(0到15)输入值和4比特输出值彼此相关联。图11A示出具有输入值被按照原样输出的线性特性的LUT。图11B和图11C示出具有根据打印机的特性的非线性特性的LUT。图11B示出输出值取比输入值小的值并且在打印机的灰度特性比通常更浓的情况下或者在边缘校正效果不太强的情况下使用的LUT。图11C示出输出值取比输入值大的值并且在打印机的灰度特性比通常不浓的情况下或者在边缘校正效果强的情况下使用的LUT。
[0145]〈网屏处理〉
[0146]接着,说明网屏处理单元305中的网屏处理。
[0147]图12是示出由网屏处理单元305进行的网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网屏处理是通过利用预先设置的抖动矩阵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机单元103能够打印的4比特图像数据的处理。
[0148]在步骤S1201中,网屏处理单元305通过利用预定抖动矩阵的多值抖动方法来将图像数据转换为4比特网屏数据。利用抖动矩阵的多值抖动方法是已知技术,因此省略说明。
[0149]在步骤S1202中,网屏处理单元305将在步骤S1201获得的网屏数据输出到图像组合单元307。
[0150]以上是网屏处理单元305中的网屏处理的内容。
[0151]〈相位偏移的网屏处理〉
[0152]接着,详细说明由相位偏移网屏处理单元306进行的相位被偏移的网屏处理。由于该处理,使得能够在图像组合单元307中的后续处理中将边缘部分中的网点偏移到对象的内侧。相位偏移网屏处理单元306中的网屏处理的流程与网屏处理单元305中的上述网屏处理的流程相同,因此,在下文中,仅说明不同点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