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输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488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控制端将数据传输至输出终端所用的时长。且用户可以在控制端上预设需要同时播放的多个输出终端,例如,输出终端分别为A、B、C以及D,且对应的网络延时时长分别为200ms、350ms、300ms以及400ms,且当前控制端的时间点为tl,则对应的输出时间点大于tl+400ms。
[0119]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为保证各个输出终端之间数据输出的同步性,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在侦测到与输出终端的网络连接时以及之后每隔预设的时间间隔,进行控制端与各个输出终端之前的时钟同步以及网络延时时长的确定,该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以及各个输出终端之间的时钟同步过程以及网络延时时长的确定如下: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向输出终端发送对时包,并在侦测到输出终端基于所述对时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基于其向输出终端发送的时间点T1以及接收到响应数据包的时间点T 2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网络延时时长,该网络延时时长为T = (Τ2-Τ1)/2,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将网络延时时长以及其当前时间点发送至输出终端,以供输出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时间点以及网络延时时长进行时钟校准,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的确定以及时钟的校准,在完成时钟的校准之后,将各个输出终端的参数信息与网络延时时长关联保存,该参数信息可包括输出终端的地址信息及/或标识信息等。
[0120]第一发送模块20,用于将待输出数据以及确定的输出时间点分别对应发送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以供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所述输出时间点到达时,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
[012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个输出终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时钟故障与第一确定模块10所在的控制端当前时钟不对应的状况,故为提高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0还用于将确定的输出时间点分别对应发送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有输出终端反馈的成功应答信息时,同时停止所有输出终端的数据输出。或者,第一发送模块20将确定的输出时间点分别对应发送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输出终端反馈的应答失败信息时,第一发送模块20所在的控制端基于所述应答失败信息重新进行控制端与发送应答失败信息输出终端之间的时钟同步,在进行时钟同步之后,重新确定输出时间点,第一发送模块20将输出时间点重新发送给各个输出终端,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终端可在接收到的播放时间晚于其系统时钟当前时间,则向控制端发送应答失败消息。
[0122]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控制端基于预存的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确定所述待输出数据的输出时间点,其中,所述输出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最大的网络延时时长;所述控制端将待输出数据以及所述输出时间点分别发送各个所述输出终端,以供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所述输出时间点到达时,播放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以保证在各个输出终端之间的网络延时不同时,实现各个终端的对待输出数据的同步输出。
[0123]进一步地,为避免待输出数据过多占用输出终端的缓存空间,以节省成本,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0包括:
[0124]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确定发送待输出数据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其中,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发送时间点之间或者第一等待时长的时间差,等于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之间的时间差;
[0125]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输出时间点发送至所述输出终端,并根据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对应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依次向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发送所述待输出数据,以供所述输出终端在输出时间点到达时,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
[0126]进一步地,为提高各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参照图7,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0127]第一接收模块30,用于在向所述输出终端发送待输出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输出终端基于当前发送的待输出数据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
[0128]第一处理模块40,用于在未接收到任一输出终端反馈的所述响应数据包时,控制所有输出终端停止数据输出。
[012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网络出现滞后,则第一处理模块40包括:
[0130]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未接收到任一输出终端反馈的所述响应数据包时,向所述输出终端重新发送当前发送的待输出数据包,并记录重传次数;
[0131]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重传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控制所有输出终端停止数据输出。
[0132]进一步地,为提高各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参照图8,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出控制系统还包括:
[0133]第一设定模块50,用于在设定模块50所在的控制端与所述未反馈响应数据包的输出终端重新建立网络连接时,重新设定输出时间点;
[0134]第一发送模块20还用于将所述重新设定输出时间点以及所述待输出数据包发送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以供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所述输出时间点到达时,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包。
[0135]上述模块具体的实现过程与对应的数据输出的控制方法中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0136]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
[0137]参照图9,图9为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138]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包括:
[0139]第二确定模块60,用于在侦测到数据输出指令时,根据预存的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确定发送待输出数据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其中,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之间的时间差,等于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之间的时间差;
[0140]第二发送模块70,用于根据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对应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等待时长,依次向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发送所述待输出数据,以供所述输出终端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
[0141]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的为发送时间点时,第二发送模块70实时获取其时钟的当前时间点,在有发送时间点到达时,将对应的待输出数据发送至输出终端,直至向所有的输出终端均发送待输出数据为止;在获取到的为第一等待时长时,第二发送模块70所在的控制端控制其时钟开始计时,在有第一等待时长到达时,将对应的待输出数据发送至输出终端,直至向所有的输出终端均发送待输出数据为止。
[014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各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所述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向所述输出终端发送待输出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输出终端基于当前发送的待输出数据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所述输出终端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控制所述输出终端停止数据输出。进一步地,为避免网络出现滞后出现错判,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所述输出终端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所述控制端向所述输出终端重新发送当前发送的待输出数据包;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重传次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重传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控制所述输出终端停止数据输出。
[014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对数据输出的控制的灵活性,在所述重传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70所在的控制端可显示当前终端的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暂停当前输出终端的数据输出;在接收到暂停当前输出终端的数据输出的指令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70向所述输出终端发送停止输出指令,以保证其它终端的正常输出。
[0144]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直接基于各个控制终端对应的网络延时时长。确定待输出数据的发送时间或者等待时间,以保证各个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而不用对各个终端的时钟进行对时,输出数据同步的过程非常简便且准确。
[0145]进一步地,为提高各输出终端数据输出的同步性,所述数据输出控制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0所在的控制端与所述未反馈响应数据包的输出终端重新建立网络连接时,重新确定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第二发送模块70还用于基于确定的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将所述待输出数据包依次发送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以供各个所述输出终端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包。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异常输出终端(即未反馈响应数据包的输出终端)重新建立网络连接是指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异常输出发送的对时数据包或者其它心跳数据包。
[0146]在侦测到重传次数超过预设阀值的输出终端发送的对时数据包时,第二发送模块70所在控制端可重新进行与该重传次数超过预设阀值的输出终端的时钟同步,以重新确定网络延时时长,第二确定模块60基于确定的网络延时时长以及其它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重新确定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或者,在侦测到重传次数超过预设阀值的输出终端发送的对时数据包时,第二确定模块60所在控制端可重新进行与所有输出终端的时钟同步,以重新确定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基于确定的网络延时时长,重新确定发送时间点或者第一等待时长。
[0147]上述模块具体的实现过程与对应的数据输出的控制方法中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0148]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
[0149]参照图10,图10为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第五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150]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输出的控制系统,包括:
[0151]第三确定模块80,用于在侦测到数据输出指令时,根据预存的各个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确定发送待输出数据至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第二等待时长,其中,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第二等待时长之间的时间差,等于各个所述输出终端的网络延时时长之间的时间差;
[0152]在本实施例中,网络延时时长是指控制端将待输出数据发送至输出终端所需要的时间间隔,第二等待时长是指输出终端接收到待输出数据后输出其接收到的待输出数据所需要等待的时间间隔,即输出终端在第二等待时长后输出接收到的待输出数据。该第三确定模块90所在的控制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控制器以及服务器等终端。
[0153]第三发送模块90,用于将所述待输出数据以及确定的所述第二等待时长发送至对应的输出终端,以供各个所述输出终端在接收到的第二等待时长到达时,输出接收到的所述待输出数据。<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