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49376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小区#0和小区#1标识 为小区边缘用户和小区中必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定网络拓扑结构和用户分布的情况 下,口限值T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小区中必用户和小区边缘用户的划分结果,进而影响基于 送一划分结果的方法性能。口限值T的大小,可W通过网络系统的长期统计信息进行静态 或准静态配置;也可W通过用户终端的即时反馈信息,由网络侧动态配置。本申请不限制确 定口限值T的具体方法,也不限制比较用户上报的测量值与口限值T的具体方法。
[0107] 下面结合附图和附表,举一个例子对步骤302中虚拟小区建立的方法进行说明: [010引基站在对小区内用户终端分类完成后,将小区边缘用户的信息和其可协作基站集 合信息等,发送给其可协作基站集合中的所有基站。W图5和表2所示的分类结果为例,小 区#0将用户#A的信息及其可协作基站集合信息发给小区#1 ;类似地,小区#1将用户#B的 信息及其可协作基站集合信息发给小区#0。信息交互完成后,小区#0和小区#1明确它们 同为用户#A和用户#B的协作基站;同时,建立起包含用户#A和用户#B的虚拟小区,如图 5所示。基站#0和基站#1同为该虚拟小区的协作基站,如表3所示:
[0109] 表3;虚拟小区建立结果
[0110]
[0111] 下面结合附图6,对步骤303中虚拟小区上下行资源的配置方法、调度及传输方式 进行说明:
[0112] 步骤601 ;虚拟小区中的用户终端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SI,化annelState In化rmation),并反馈至其当前服务基站;另外,虚拟小区中的用户终端报告其当前的BSR 至其当前服务基站。
[0113] 步骤602;虚拟小区的协作基站在获取用户终端反馈的信息后,与协作基站集合 中的其他基站交互必要的系统配置信息和系统统计信息。送些信息包括:用户CSI、用户 BSR、小区负载信息、小区上下行配置信息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协作基站间的信息交 互方式可通过基站间的X2接口实现,也可通过集中式处理的方式实现。
[0114] 步骤603 ;虚拟小区的协作基站在获取交互信息后,联合确定虚拟小区的上下行 资源配置、调度及传输方式。在此过程中,虚拟小区中用户终端的目标基站被确定。同时, 目标基站为虚拟小区中的相应用户预留上下行传输资源。
[0115] 步骤604 ;根据确定的虚拟小区上下行资源分配、调度及传输方式,协作基站间为 虚拟小区中的相关用户终端建立切换请求与应答过程。具体地,虚拟小区中相关用户终端 的当前服务基站向其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切换请求中包含该用户终端当前时刻的传输 方向信息。目标基站根据切换请求信息和其上下行配置信息、负载信息等与当前服务基站 建立切换请求与应答。
[0116] 步骤605 ;虚拟小区中相关用户的当前服务基站与目标基站建立切换请求与应答 完毕后,系统重新配置虚拟小区中相关用户与其目标基站的通信链路。同时,当前服务基站 将虚拟小区中相关用户的数据与控制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协作基站间的数据与控制信息 发送可W通过基站间X2接口实现,也可通过集中式处理的方式实现。
[0117] 步骤606;虚拟小区的协作基站为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分配上下行资源,进行上下 行传输。其中,上下行传输方式可W为单小区传输模式,也可为多小区协作传输模式。保 证在同一传输时刻,虚拟小区中用户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一致,避免了虚拟小区中用户间的 Type-IV干扰。
[0118] 在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之前,本申请首先定义虚拟小区的 上下行配置图样、同构子顿和异构子顿。
[0119] 虚拟小区的各协作基站根据其采用的上下行配置,确定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 样,并且根据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的干扰图样,将上下行配置图样分为同构子顿和 异构子顿。
[0120] 下面结合附图,对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同构子顿和异构子顿进行说明:
[0121] 如图7所示,用户#A和用户#8组成虚拟小区;小区#0和小区#1同为该虚拟小区 的协作小区。小区#0和小区#1分别采用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进行上下行传输。 郝么,该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的组合。上下行配置 图样中同一传输时刻传输方向完全相同的子顿为同构子顿,传输方向不同的子顿为异构子 顿。
[0122] 下面通过几个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123] 实施例一
[0124] 如图8A所示,用户#A和用户#B组成虚拟小区。小区#0和小区#1同为该虚拟小 区的协作小区。小区#0和小区#1分别采用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进行上下行传输, 则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的组合。虚拟小区的上下行 资源由其协作基站#0和协作基站#1进行统一配置。也就是,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可灵活复 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
[0125] 其中,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同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可W按照 传统传输方式,复用其服务小区的上下行资源。例如图8A中,虚拟小区上下行配置图样的 第1个子顿为同构下行子顿,则用户#A可W直接复用其服务小区#0的下行资源;同样地, 用户#B也可W直接复用其服务小区#1的下行资源,完成下行子顿的传输。另外,当虚拟小 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同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也可W按照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的方式传输,复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例如图8A中,用户#八可 W同时复用其协作小区#0和小区#1的下行资源,采用CoMP联合处理(JointProcessing, JP)和 / 或协同调度 / 波束赋型(Coordinated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传输模 式。从虚拟小区的角度来看,其在同构子顿时刻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与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 传输方向一致。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虚拟小区同构子顿为同构上行子顿的场景。
[0126] 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异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按照指定模式, 复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同时保证在同一传输时刻,虚拟小区内所有用户的上下行 传输方向一致。例如图8B中,虚拟小区上下行配置图样的第4个子顿为异构上/下行子 顿。此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A和用户#B按照指定模式,同时复用其协作小区#1的上行 资源,进行上行传输。类似地,如图8C所示,虚拟小区上下行配置图样的第5个子顿为异构 上/下行子顿。此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A和用户#B按照指定模式,同时复用其协作小区 #0的下行资源,进行下行传输。从虚拟小区的角度来看,其在异构子顿时刻的上下行传输方 向与其协作小区集合中至少一个协作小区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一致。
[0127] 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协作小区数多于两个的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在送种场景下, 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异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可按照指定模式,同时复 用其协作小区中一个小区的上下行资源;另外,虚拟小区中的用户也可按照指定模式,采用 CoMP方式,复用上下行传输方向一致的多个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为避免赏述,本申请没 有另外撰写一个实施例对此进行说明。
[0128] 通过本实施例可W看到,通过统一配置虚拟小区的上下行子顿,保证在同一传输 时刻虚拟小区中所有用户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一致,虚拟小区中用户间的交叉时隙干扰可W 被完全避免。
[0129] 另外,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申请所提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系 统级仿真结果。在本实施例的系统级仿真参数设置中,网络拓扑结构包含有19个覆盖区域 呈六边形的站点,其中,站间距被设定为500米。每个站点包含有3个扇区,在每个扇区的 覆盖范围内,采用随机撒点的方式建立4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被设定为40米,每个小区 内均匀分布10个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小区基站的最小距离被设定为10米。数据业务模 型为3GPPTR36. 814中定义的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FT巧业务模型1。 其中,数据包的大小固定为〇.5Mbytes,下行数据包的到达率Adl与上行业务数据包的到达 率Aul的比值为2:1,即Ad^Au, = 2:1。数据包到达后,被等概率地随机分配给一个用户 终端。其它的仿真假设和系统参数参照3GPPTR36. 828中的相关设定与描述。
[0130] 本实施例的系统级仿真提供了四种现有技术的仿真结果,其中,四种现有技术分 别为;方法一:静态上下行配置;方法二:小区级上下行动态配置;方法H;小区簇级上下 行动态配置;方法四;多点频域协同调度。具体地,在方法一中,所有小区都采用相同的上 下行配置1,不做动态调整。在方法二中,每个小区独立动态地调整本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所 述动态调整的周期为10ms。在方法H中,互干扰水平较强的小区被划分到同一个小区簇中, 每个小区簇独立动态地调整本小区簇的上下行配置,所述动态调整的周期为10ms。在方法 四中,每个小区独立动态地调整本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所述动态调整的周期为IOms;互干 扰水平较强的小区被划分到同一个小区簇中,小区簇中的小区通过协作的方式,将交叉时 隙干扰较强的用户终端在频域调度过程中隔开,即将交叉时隙干扰较强的用户终端尽可能 地调度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另外,本实施例的系统级仿真也提供了本申请所提方法的仿 真结果。在本申请所提发法中,每个小区独立动态地调整本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所述动态调 整的周期为IOms;虚拟小区中的用户灵活复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保证在同一传输 时刻,虚拟小区中所有用户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一致。
[0131] 图8D和图8E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小区下行和上行边缘吞吐量的系统级 仿真结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定义为所有小区用户平均吞吐量 CDF(CumulativeDensity化nction)曲线的第5个百分点的值。从仿真结果可W得出,本 申请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在上行和下行小区边缘吞吐量的性能指标上都有着显著的 提升。特别地,所述性能指标增益在业务负载较低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例如,当Ad, = 2 时,与方法一和方法二相比,本申请所提方法能够分别提供25%和31 %的上行小区边缘吞 吐量增益。
[0132] 实施例二
[0133] 如图9所示,用户#A和用户#B组成虚拟小区。小区#0和小区#1同为该虚拟小区 的协作小区。小区#0和小区#1分别采用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进行上下行传输, 则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上下行配置5和上下行配置3的组合。虚拟小区的上下行 资源由其协作基站#0和协作基站#1进行统一配置。也就是,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可灵活复 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
[0134] 其中,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同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可W按照 传统传输方式,复用其服务小区的上下行资源。另外,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同构 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也可W按照CoMP方式传输,复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从 虚拟小区的角度来看,其在同构子顿时刻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与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传输方 向一致。
[0135] 当虚拟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图样为异构子顿时,虚拟小区中的用户按照指定模式, 复用其协作小区的上下行资源,同时保证在同一传输时刻虚拟小区内所有用户的上下行传 输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虚拟小区的各协作小区,按照虚拟小区总的上下行资源需求,为 虚拟小区分配较佳的上下行子顿进行传输。
[0136] 如图9所示,虚拟小区中用户#A的下行资源需求为其上行资源需求的两倍;相反 地,虚拟小区中用户#B的上行资源需求为其下行资源需求的两倍;并且,用户#A和用户#B的上下行资源需求总量一致。郝么,从虚拟小区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