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路信号进行编码、解码的装置、方法和传输的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705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是对极性破坏点位置的极性反转,因此可以一次将所有需要设置极性破坏点的位置找出来并执行极性反转。
[0055]S303:在所述第三信号的低电平对应时间区间中,确定距离所述第三信号上升沿最近的所述双极性基准信号的第二脉冲,所述第二脉冲为极性破坏点,在所述第二脉冲处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具体为将所述第二脉冲位置的极性破坏点取消,以便在所述双极性基准信号中进一步混合了所述第三信号的信息。
[0056]因为第一信号的频率是第二信号频率的整数倍,第二信号的频率是第三信号频率的整数倍,所以第三信号上升沿位置一定存在第二信号的上升沿、以及第一信号的上升沿,因此第三信号上升沿位置一定存在第二信号设置的极性破坏点;该步骤中通过对基准信号在第三信号上升沿位置的极性破坏点做取消操作,即恢复基准信号正负脉冲交替出现的规律,破坏了极性破坏点周期出现的规律,从而携带了第三信号上升沿的信息。
[0057]具体的,当步骤S302中在第一脉冲处设置极性破坏点采用的是方法1:对第一脉冲及随后的所有脉冲做极性反转,则本步骤具体为对第二脉冲及随后的所有脉冲做极性反转;当步骤S302中在第一脉冲处设置极性破坏点采用的是方法2:将第一脉冲的极性反转,则本步骤具体为将第二脉冲的极性反转。
[0058]图7给出了当图6中采用方法1设置了极性破坏点的双极性基准信号,在本步骤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后的时序图。
[0059]图8给出了当图6中采用方法2设置了极性破坏点的双极性基准信号,在本步骤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后的时序图。
[006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对多路信号进行编码的方法,将第一信号转换成双极性基准信号,在第二信号的低电平对应时间区间中,确定距离所述第二信号上升沿最近的所述双极性基准信号的脉冲,称为第一脉冲,在第一脉冲处设置极性破坏点,在第三信号的低电平对应时间区间中,确定距离第三信号上升沿最近的所述双极性基准信号的脉冲,称为第二脉冲,在第二脉冲处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从而实现了在一个信号中混合编码了三个信号的信息,从而节省了走线资源,减少了设计成本和复杂度。
[0061]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混合信号进行解码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所述混合信号为混合了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的双极性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是所述第二信号频率的整数倍,所述第二信号的频率是所述第三信号频率的整数倍;并且所述混合信号为采用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对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混合编码所得。
[〇〇62]图4是本实施例中混合信号包含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的一个具体例子,即本实施中混合信号包含的三个信号例子和图3对应实施例用于混合编码的三个信号例子相同,其中,第一信号为频率是16.384MHz的时钟信号,第二信号为频率是2.048MHz的时钟信号,第三信号为频率是8KHz帧头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占空比都是50%,第三信号的占空比是0.39% (高脉冲宽度为488ns,一个周期时长为125uS),因此,第一信号的频率是第二时钟信号频率的8倍,第二时钟的频率是帧头信号的256倍。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解码的混合信号的具体例子和图7、图8中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后的双极性基准信号相同。
[〇〇63]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〇〇64]S901:从所述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第一信号。
[0065]因为通过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得到的混合信号,其频率和第一信号相同,脉冲出现位置相同,但既有正脉冲又有负脉冲,因此只需要转换成全部都是正脉冲即可获得第一信号。
[0066]具体的,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将所述混合信号分解成正脉冲子信号和负脉冲子信号,所述正脉冲子信号包含所述混合信号中的正脉冲,所述负脉冲子信号包含所述混合信号中的负脉冲;将所述负脉冲子信号的脉冲极性反转后和所述正脉冲子信号合并成所述第一信号。
[0067]或者,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将所述混合信号的负脉冲做极性反转,和所述混合信号的正脉冲组成所述第一信号。
[0068]S902:从所述混合信号中查找出极性破坏点,所述极性破坏点为出现连续相同极性的脉冲中的第二个脉冲,根据所述极性破坏点分离出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极性破坏点的下一脉冲周期的起始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信号的上升沿。
[0069]因为通过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通过对基准信号在第二信号上升沿部位的脉冲进行极性更改,即破坏正负脉冲交替出现的规律,从而携带了第二信号上升沿的信息,因此只需要找到极性破坏点,即可以找到第二信号上升沿的位置。根据连续两个第二信号上升沿的位置可以计算出第二信号的周期,再根据带外方式获取的第二信号的占空比,即可获得第二信号的下降沿位置。
[0070]在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中,当采用方法1进行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时,本实施例中需要解码的混合信号的具体例子如图7中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后的双极性基准信号所示;在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中,当采用方法2进行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时,本实施例中需要解码的混合信号的具体例子如图8中设置极性破坏丢失点后的双极性基准信号所示;当出现连续相同极性的脉冲时,第二个脉冲就是极性破坏点。
[0071]S903:从所述混合信号中查找出极性破坏丢失点,所述极性破坏丢失点为所述极性破坏点在其出现周期中丢失的位置,根据所述极性破坏点分离出所述第三信号,所述极性破坏丢失点的下一脉冲周期的起始位置对应所述第三信号的上升沿。
[0072]可选的,在所述从混合信号中查找出极性破坏丢失点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极性破坏点的出现周期。
[0073]极性破坏点对应第二信号的上升沿位置,其出现周期和第二信号的周期相同,因此获取极性破坏点的出现周期可以是以下三种方式:1、在S902步骤获取第二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位置后,以信号起点到该第一个上升沿位置的时长为该出现周期;2、在S902步骤查找出多个极性破坏点后,如果相邻极性破坏点的距离并不相等,则相邻极性破坏点的最小距离值为该出现周期;3、通过带外方式获取,即编码装置以带外方式将三个信号的周期发送给解码装置,第二信号的周期即该出现周期。
[〇〇74]因为通过图3对应实施例的编码方法,通过对基准信号在第三信号上升沿部位的脉冲进行极性破坏点取消,即恢复正负脉冲交替出现的规律,破坏了极性破坏点周期出现的规律,从而携带了第三信号上升沿的信息,因此只需要找到极性破坏丢失点,即可以找到第三信号上升沿的位置。根据连续两个第三信号上升沿的位置可以计算出第三信号的周期,再根据带外方式获取的第三信号的占空比,即可获得第三信号的下降沿位置。
[0075]在图7和图8对应的例子中,找到的极性破坏丢失点如图所示。
[0076]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对混合信号进行解码的方法,首先从所述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第一信号,然后从所述混合信号中查找出极性破坏点,所述极性破坏点为出现连续相同极性的脉冲中的第二个脉冲,根据所述极性破坏点分离出所述第二信号,最后从所述混合信号中查找出极性破坏丢失点,所述极性破坏丢失点为所述极性破坏点在其出现周期中丢失的位置,根据所述极性破坏点分离出所述第三信号;从而实现了从一个混合信号中解码出该信号携带的三个信号,从而节省了走线资源,减少了设计成本和复杂度。
[007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多路信号进行传输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系统1000包括:对多路信号进行编码的装置1001和对混合信号进行解码的装置1002,对编码装置1001的具体描述参见图1的实施例,可以执行图3的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对解码装置1002的描述参见图2对应的实施例,可以执行图9的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007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