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5441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例如企业管理的应用场景下,常常需要针对诸如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事件进度等向相应的用户做出提示,那么可以向这些用户发送相应的提示消息。
[0003]为了便于用户对提示消息的查看,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将提示消息展示于用户的可穿戴设备上,使用户无需对移动设备进行解锁、开启应用程序等相对繁琐的操作,并且无需担心远离移动设备而无法及时查看提示消息。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使用户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上直接对接收到的提示消息进行接收确认,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0007]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发送的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由关联用户发送至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
[0008]所述可穿戴设备在展示所述提示消息时,若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则向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返回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告知所述关联用户。
[0009]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0010]移动设备接收到关联用户发送的提示消息,并将所述提示消息转发至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
[0011]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并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告知所述关联用户;其中,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由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时生成。
[0012]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0013]服务器将来自关联用户的提示消息推送至目标移动设备,以由所述目标移动设备转发至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
[0014]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移动设备返回的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并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关联用户;其中,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由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时生成。
[0015]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0016]当检测到当前穿戴用户对可穿戴设备执行预设触发操作时,启动联系人搜索功會K;
[0017]展示所述联系人搜索功能获得的搜索结果中包含的匹配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0018]将所述当前穿戴用户从所述搜索结果中选出的联系方式作为通讯目标,并将所述通讯目标发送至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以与所述通讯目标之间建立通讯。
[0019]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装置,包括:
[0020]搜索单元,当检测到当前穿戴用户对可穿戴设备执行预设触发操作时,启动联系人搜索功能;
[0021]展示单元,展示所述联系人搜索功能获得的搜索结果中包含的匹配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0022]通讯单元,将所述当前穿戴用户从所述搜索结果中选出的联系方式作为通讯目标,并将所述通讯目标发送至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以与所述通讯目标之间建立通讯。
[002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检测可穿戴设备上产生的用户触发操作,可以准确了解用户对接收到的提示消息的查看情况,并通过可穿戴设备直接发起相应的接收确认(即返回接收确认消息),而无需对移动设备进行解锁、查找应用程序等繁复的操作过程,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同时,通过对接收到的提示消息进行接收确认,使得提示消息的发送方能够有序开展后续的处理事项,避免造成延误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侧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侧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侧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5A-5C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提示消息进行接收确认的智能手表的界面示意图;
[0029]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进行提醒的流程图;
[0030]图7A-7B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为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设置提醒时间的智能手表的界面示意图;
[0031]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通讯的流程图;
[0032I图9A-9C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过智能手表实现通讯的界面示意图;
[0033]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过智能手表实现二维码展示的界面示意图;
[0034]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装置的框图;
[0036]图13是一不例性实施例不出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不意图;
[0037]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装置的框图;
[0038]图1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装置的框图;
[0040]图1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侧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41]图1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侧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当用户A向用户B发送提示消息后,用户A希望了解用户B是否已经接收并查看该提示消息的内容,以便于执行后续的事务处理。虽然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对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但该方案仅适用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并且用户B必须打开并进入相应APP的消息展示页面后,才认为用户B完成了消息查看并返回接收确认。
[0044]然而,由于移动设备的性能限制,使其往往不能够迅速打开并进入APP的消息展示页面;同时,由于移动设备具有大尺寸的显示屏幕,使得用户B在很多情况下直接通过该显示屏幕上对提示消息的预览窗口,即可了解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因而尤其在非空闲时刻,往往并不愿意打开并进入APP的消息展示页面,导致用户A无法接收到相应的接收确认,可能需要通过单独向用户B打电话等方式,才能够确认其对提示消息的接收和查看情况。
[0045]但是,在诸如企业管理等应用场景下,用户A可能同时向若干员工发送会议通知等提示消息,在未接收到相应的接收确认的员工数量过多的情况下,用户A很难一一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每一员工进行确认,但如果不加以确认,就可能影响到企业事务的后续执行。
[0046]因此,本申请通过利用可穿戴设备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应用于对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以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0047]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48]步骤102,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发送的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由关联用户发送至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
[0049]步骤104,所述可穿戴设备在展示所述提示消息时,若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则向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返回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告知所述关联用户。
[0050]相应地,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1]步骤202,移动设备接收到关联用户发送的提示消息,并将所述提示消息转发至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
[0052]步骤204,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返回的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并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告知所述关联用户;其中,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由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时生成。
[0053]相应地,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服务器侧的可穿戴设备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4]步骤302,服务器将来自关联用户的提示消息推送至目标移动设备,以由所述目标移动设备转发至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
[0055]步骤304,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移动设备返回的对所述提示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并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关联用户;其中,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由所述相关联的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预定义的用户触发操作时生成。
[0056]在上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
[0057]I)可穿戴设备可以为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便携式设备。举例而言,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项链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58]2)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预先的配对和连接操作,与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起关联关系。比如,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之间完成配对和连接操作。其中,智能手表上预配置有匹配验证码(由生产方添加,也可以由用户编辑配置),则手机在通过蓝牙扫描到智能手表后,可以通过在相应的对话框内输入上述的匹配验证码,以实现与智能手表之间的配对操作;进一步地,只要智能手表位于手机的蓝牙扫描范围内,智能手表与手机之间即可保持蓝牙连接,从而确保智能手表与手机之间维持关联关系。
[0059]同时,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通过诸如上述的蓝牙连接,实现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移动设备将提示消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将接收确认消息发送至移动设备等。
[0060]3)移动设备上登录有当前穿戴用户(即当前穿戴着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注册账号。关联用户可以为当前穿戴用户的好友或同事等存在关联关系的用户。关联用户只需要将当前穿戴用户的注册账号配置为提示消息的推送目标,并将该提示消息发送至服务器,即可由服务器通过确定该注册账号当前登录于上述的移动设备后,将提示消息推送至该移动设备;类似地,当前穿戴用户也只需要将关联用户的注册账号配置为接收确认消息的推送目标,并将该接收确认消息发送至服务器,即可由服务器通过确定该注册账号当前登录于某一电子设备后,将接收确认消息推送至该电子设备。
[0061]4)当前穿戴用户执行的用户触发操作可以为任意形式,该形式可以为默认或由该当前穿戴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进行配置,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62]5)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上均应当安装有相应的APP,使得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后,可以通过该APP实现提示消息和接收确认消息的传输,以及本申请中的其他功能。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也应当对应于该APP,以承载相应的消息转发等功能。
[0063]其中,上述APP可以为即时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