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792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实现社交交互的方式包括:手机通讯与社交软件两种方式。手机通讯主要是指手机通话与手机短信两个方面,而社交软件则是针对手机短信收费以及内容丰富度等方面的不足而产生的网络信息交互。
[0003]其中,现有手机通讯录为手机自带功能,或者市场上较为普遍的360免费电话本、微信电话本和通讯录等通讯录工具,其基本的实现原理是基于手机内存的手机联系人信息存储与应用。现有手机通讯录的基本特点为:联系人存储采用手机单方内部存储;对联系人的存储采取手机内存存储的方式,以及在其基础上的通话、信息为主要功能;应用移动通信而不是互联网网络;用手机系统内存解决存储问题,用移动通信实现通话与信息交互、对手机通讯录的智能管理仍以单方存储为基础的号码去重等功能。而当前社交软件技术特点包括: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为特点的好友管理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双方稳定的连接关系;其技术主要应用于互联网,而并没有深入应用到手机通讯过程。其中,名片管理与应用工具是通过信息识别技术实现工作名片与通讯录系统的结合。
[0004]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0005]1、现有手机通讯录存在的问题:a、联系人信息输入、存储、更改过程繁琐,需要手动输入、存储与更改,不能实现自动化;b、包括对方手机号码在内的存储信息易失真,不能与对方信息保持实时同步,造成通讯录维护成本加大,且对方身份不能自动确定,准确率下降,影响通讯效率,且带来众多连锁反应;C、通过备份与更新过程解决通讯录的不同终端迀移与联系人丢失问题,过程较为繁琐;d、紧急通话难以跨过短信跳转到免费信息交互页面,且无法实现通讯通道实时畅通;e、通讯状态无法实时反馈,使得通讯有效性大大降低;f、工作名片与通讯录不能形成有机整体,且不能实现实时更新;g、当前对手机联系人的智能管理仅仅限于以单方存储属性基础上的手机号码去重、联系人合并等功能上,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手机联系人稳定性、实时性等众多问题。
[0006]2、现有好友管理平台存在的问题:a、偏向网络连接,受网络影响较大,不具紧急联系最佳选择特征;b、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不能保证其有效接通性,加之信息交互的接通问题,使得此处作为社交平台,不具直接通讯特性;c、未能有效向手机通讯转移。
[0007]3、现有名片工具存在的问题:a、仅仅实现工作名片向手机通讯信息的转变,却未形成统一整体;b、无法实现工作名片的实时更新。

【发明内容】

[0008]传统手机通讯录应用的是移动通信网络而非互联网网络,并且采用单一、可变的手机号码作为对外通讯身份,因此,决定了原有手机通讯录不同于好友管理与应用平台,众多信息都需要单方手动输入、存储、修改与完善,而非双方交互完成,因此无法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传统手机通讯录对手机的依赖性决定通讯录难以离开手机而独立存在,而针对通讯录的不同终端应用以及联系人存储问题,出现比较繁琐的备份与更新过程。由于单方存储特性以及网络通信特征,未能实现操作的互动性智能化,以此使得工作名片未能与手机通讯录形成统一整体,不能实现工作名片的实时更新。
[0009]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形成新一代手机通讯录,该手机通讯录将独立于手机号码而存在,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机通讯录维护的繁琐和低效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双方实时互动更新相关联系人
?目息O
[0010]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0011]基于用户请求为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唯一个人标识号码;
[0012]将用户信息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绑定形成个人通讯录账户并实时更新上传至管理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原手机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或者交互信息;
[0013]基于用户提交的指令管理个人通讯录账户;
[0014]基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生成单一固定的对外通讯通道;
[0015]基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绑定的用户信息生成对外实时更新的个人名片。
[0016]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用户提交的指令管理个人通讯录账户包括:
[0017]若用户提交联系人查找指令,则基于提交的个人标识号码或者个人标识号码下绑定的手机号码查找到对方个人信息,并选择将对方个人信息存储到我方个人通讯录账户,或者选择存储并添加对方为好友,若对方同意,则将针对不同好友分组设置的公开的双方个人信息存储到对方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中;或者,
[0018]若用户提交个人信息修改指令,则相关联系人、拥有我方个人名片的联系人或相关第三方平台同步更新用户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中的好友联系人信息;
[0019]其中,所述第三方平台包括:邮箱平台或者用手机验证的企业平台。
[°02°]进一步地,还包括:拨错预警、状态提醒、自动转接或者关系显示;
[0021]其中,所述拨错预警为,若用户拨打的手机号码在管理端存储的姓名与用户个人通讯录账户存储的姓名不符,则显示拨错预警提示;
[0022]所述状态提醒为,用户拨号时显示对方联系人状态,用户根据对方联系人状态决定下一步拨号、信息或者状态提醒,以达到通讯预期最大化;
[0023]所述自动转接为,若应用本系统用户绑定的手机号码无法接通,则应用本系统用户再呼叫此号码时,将呼叫自动转接至当前设置的对外联系方式;
[0024]所述关系显示为,系统内部识别用户与对方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并在呼叫时显示以便用户参考。
[0025]上述方法中,还包括:用户所有手机共用同一所述个人通讯录账户,在所有手机上产生的通讯数据将同步上传至该用户个人标识号码对应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中。
[0026]其中,单个所述个人标识号码对应预设数量的手机号码和邮箱,所述手机号码和邮箱能够根据需要修改和更换,以此形成对外单一固定的对外通讯通道,所述通道不仅包括与个人之间的通话、信息交互、邮件交互单一通道,也包括与第三方手机号码验证企业的单一对接通道。
[0027]其中,基于不同好友分组选择不同程度公开用户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信息。
[0028]其中,所述个人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姓名、手机号码、邮箱、单位或者其他相关信息;除个人标识号码和姓名之外,其他个人信息可实时修改与更新。
[0029]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
[0030]所述客户端,用于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管理端分配的个人标识号码,基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提交用户信息,并将用户提交的指令上传至管理端;
[0031]所述管理端,用于基于用户请求为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唯一的个人标识号码,将用户信息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绑定形成个人通讯录账户并存储,基于用户提交的指令管理个人通讯录账户;基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生成单一固定的对外通讯通道;基于所述个人标识号码绑定的用户信息生成对外实时更新的个人名片;
[0032]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原手机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或者交互信息。
[0033]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端包括:拨错预警模块、状态提醒模块、自动转接模块或者关系显不t旲块;
[0034]其中,所述拨错预警模块,用于若用户拨打的手机号码在管理端存储的姓名与用户个人通讯录账户存储的姓名不符,则显示拨错预警提示;
[0035]所述状态提醒模块,用于用户拨号时显示对方联系人状态,用户根据对方联系人状态进一步决定下一步行为;
[0036]所述自动转接模块,若应用本系统用户绑定的手机号码无法接通,则应用本系统用户再呼叫此号码时,将呼叫自动转接至当前设置的对外联系方式;
[0037]所述关系显示模块,用于识别用户与对方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实现联系人的自动标识,并在呼叫时显示以便用户参考。
[0038]更进一步地,用户所有手机共用同一所述个人通讯录账户,在所有手机上产生的通讯数据将同步上传至该用户个人标识号码对应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中。
[0039]上述系统中,基于不同好友分组选择不同程度公开用户的个人通讯录账户信息。
[0040]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手机联系人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结合的方式解决通讯过程中的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