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91771阅读:来源:国知局
传备份数据包;第二移动 终端20用于向服务器30发送数据还原请求,请求所述备份数据包;服务器30用于接收第一 移动终端10上传的备份数据包,并根据第一移动终端10使用的数据格式,从备份数据包中 提取备份的数据,然后按照第二移动终端20使用的数据格式,重写提取的备份的数据,得到 还原数据包,将还原数据包返回给第二移动终端20,第二移动终端20接收服务器30返回的 还原数据包。即在本实施例中,还原数据包中的数据与备份数据包的数据一样,不同的只是 数据格式。
[0027]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服务器30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10上传的备份数据包 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10使用的数据格式,从备份数据包中提取备份的数据,在向第二移动 终端20发送还原数据包时,将提取的数据按照第二移动终端20使用的数据格式进行重写, 将重写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20,从而使用第二移动终端20可W识别下载的备份 数据,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跨移动终端备份还原存在的还原的数据不可识别的问题,保 证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0028]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服务器30可W是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 10上传的备份数据包之后,即从备份数据包中提取备份的数据,也可W是在接收到第二移 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之后,再从备份数据包中提取备份的数据,具体本实施例不 作限定。
[0029] 另外,如果服务器30是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10上传的备份数据包之后,即从备 份数据包中提取备份的数据,则服务器30可W将提取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格式保存,例如,月良 务器30可W将提取的备份的数据按照服务器30所在的系统的格式保存,例如,360手机助手 的服务器可W将提取的备份的数据按照360手机助手使用的格式保存。在接收到第二移动 终端20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之后,获取第二移动终端20使用的数据格式,将提取的备份的 数据转换为第二移动终端20使用的数据格式。
[0030] 例如,假设第一移动终端10使用的通讯录格式如表1所示,第二移动终端20使用的 通讯录格式如表2所示。第一移动终端10上传的备份数据包为W华为手机的通讯录格式保 存的联系人信息,服务器30接收到该备份数据包之后,按照表1所示的通讯录格式,去掉包 头,从各个联系的姓名、电话、W及地址对应字段中提取备份的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及地 址,然后将运些信息填写到表2所示的通讯录格式的对应字段,加上表2所示的包头和包尾, 得到还原数据包。
[0035]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10在上传备份数据包时, 需要先登录服务器30,在登录服务器30之前,为了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避免恶意攻击,月良 务器30可W向第一移动终端10发送验证码,第一移动终端10在登录时携带该验证码,服务 器30对该验证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允许第一移动终端10登录。因此,在该可选实施方 式中,第一移动终端10还用于向服务器30发送验证码获取请求,其中,验证码获取请求中携 带有用户标识化ID),例如,可W在客户端的登录界面设置一个获取验证码的按钮,用户在 输入用户标识之后,点击该按钮,即向服务器30发送验证码获取请求。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 该验证码获取请求,根据验证码获取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一验证码并将所述第 一验证码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10;第一移动终端10还用于接收并获取第一验证码,然 后向服务器30发送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验证码和所述用户标 识;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对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的所 述第一验证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登录成功响应。通过该可选 实施方式,可W确保上传备份数据包的用户的身份,并且方便对用户上传的备份数据包进 行管理。
[0036] 相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二移动终端20在发送数据还 原请求之前,也需要先登录服务器30,在登录服务器30时,为了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避免 恶意攻击,服务器30可W向第二移动终端20发送验证码,第二移动终端20在登录时携带该 验证码,服务器30对该验证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允许第二移动终端20登录。因此,在该 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终端20还用于向服务器30发送验证码获取请求,其中,验证码获 取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化ID),例如,可W在客户端的登录界面设置一个获取验证码的按 钮,用户在输入用户标识之后,点击该按钮,即向服务器30发送验证码获取请求。服务器30 还用于接收该验证码获取请求,根据验证码获取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验证码 并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20;第二移动终端20还用于接收并获取第二 验证码,然后向服务器30发送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验证码和所 述用户标识;服务器3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对所述登录请求中 携带的所述第二验证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返回登录成功响应。通 过该可选实施方式,可W确保请求还原的用户与上传备份数据包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确保 用户上传的备份数据的安全。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服务器30可W通过短消息向第一移动终 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发送验证码,即服务器30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向所述第一移动终 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发送短消息,其中,所述短消息中携带有所述验证码。第一移动 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可W自动获取短信中的验证码。具体地,第一移动终端10和/ 或第二移动终端20可W通过W下步骤自动获取短信中的验证码:
[0038] 步骤1,获取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的操作系统的平台签名。例如, 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可W运行预先在操作系统的系统服务 (SystemServer)组件中注入的可执行文件,获取平台签名,即在操作系统的SystemServer 组件中注入可执行文件,通过运行该可执行文件,可W获取到操作系统的平台签名。或者,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 二移动终端20也可W通过刷入恢复(recovery)分区,通过分区的一些程序获取高权限,具 体可W为在ramdisk中设置一个模块,用于扫描操作系统分区,扫描后查看操作系统的平台 签名。
[0039] 步骤2,基于获取的平台签名,获取读取短消息内容的权限。在获取到平台签名之 后,可W利用获取到的操作系统的平台签名对应用进行重新签名,从而使得应用获取操作 系统相应的权限,在本实施例中,相应的权限是指获取读取短消息内容的权限)。
[0040] 步骤3,基于获取的读取短消息内容的权限,获取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 终端20接收到的短消息中的验证码。在具体应用中,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 可W基于获取的权限,调用获取短消息内容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从第一移动终端10和/ 或第二移动终端20的数据库中读取到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接收到的短消 息的内容,然后从短消息的内容中获取到所述验证码。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短消息内容的 API属于高级别的API,必须是具有系统权限的应用才能调用运类API,因此,本实施例中,通 过平台签名获取对应的权限,W调用该API获取短消息的内容。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 移动终端20在获取到验证码之后,还可W将获取的验证码输入到需要填写该验证码的对话 框中,从而实现短信验证码的自动填写,提高用户体验。
[004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可选实施方案中,服务器30在对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 移动终端20发送的验证码验证通过之后,可W向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返 回登录成功响应。具体地,服务器30可W向第一移动终端10和/或第二移动终端20推送显示 界面。例如,推送给第一移动终端10可W是该用户在服务器30开通的某些功能的显示界面, 还可W包括该用户在服务器30保存的设置,具体可W根据实际应用的系统确定;推送给第 二移动终端20的显示界面可W显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备份数据的相关信息,用户可W 选择需要还原的备份数据,并向服务器30提交数据还原请求,请求需要还原的备份数据。通 过运种可选实施方式,可W方便用户上传备份数据W及选择需要还原的数据。
[0042] 需要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