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246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天线是用户终端(如智能手机)实现无线通信的必要组成部分,用户终端可以利用天线来接收基站发射的信号,同时,用户终端也可以利用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
[0003]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用户终端中通常只配置一根天线,这根天线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时比较灵敏。但是,如果用户通过将用户终端贴近耳朵的方式来接听来电时,由于人体阻抗的干扰,会导致该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下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可以提高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
[0005]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适用于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所述用户终端默认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0006]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移动至距离人体为目标距离时的途经轨迹数据;
[0007]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0008]若是,则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集合包括预先学习的所述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
[0009]若存在,则将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
[0010]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适用于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所述用户终端默认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0011]轨迹传感器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移动至距离人体为目标距离时的途经轨迹数据;
[0012]第一处理器部件,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0013]第二处理器部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处理器部件判断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集合包括预先学习的所述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
[0014]天线切换开关,用于当所述第二处理器部件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存在与所述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时,将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
[0015]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该第一天线适用于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该第二天线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该用户终端默认使用第一天线。用户终端可以检测用户终端移动至距离人体为目标距离时的途经轨迹数据,并判断目标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进一步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是否存在与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若存在,则将第一天线切换到第二天线。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在判断用户终端接近人体后,又判断用户终端的运行轨迹数据为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的特征数据时,用户终端可以初步确定用户可能通过将用户终端贴近该人体局部位置的方式来收听信号,此时,将默认使用的第一天线切换到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的第二天线后,就可以提高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可以提高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各类用户终端。其中,该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1S操作系统、Symbian (塞班)操作系统、Black Berry (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0027]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该第一天线适用于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该第二天线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用户终端默认使用第一天线。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01、检测用户终端移动至距离人体为目标距离时的途经轨迹数据。
[0029]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自由空间和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接近人体时,人体对天线的发射功率有吸收作用,导致用户终端发射功率衰减。用户终端的天线需要既满足自由空间的指标要求,又要满足接近人体时的指标要求,仅通过单一天线或天线匹配是难以实现两者兼顾的情况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终端内部配置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天线匹配电路和第二天线匹配电路。具体地,可以为第一天线匹配电路和第二天线匹配电路设计不同的参数,以使得该第一天线匹配电路适用于在自由空间中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该第二天线匹配电路适用于在接近人体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其中,该用户终端默认使用第一天线匹配电路。
[0030]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实时检测用户终端移动至距离人体为目标距离时的途经轨迹数据,其中,该目标距离可以为用户终端内置的距离传感器测量到的实时距离,该途经轨迹数据可以为轨迹传感器(如重力传感器、陀螺仪)实时检测到的途经轨迹数据,该途经轨迹数据用于表征用户终端移动的轨迹,比如:移动过程中的轨迹(直线,弧线等)、加速度、倾斜角度等。
[0031]S102、判断目标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若否,结束本流程。
[0032]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判断目标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其中,该预设距离可以为用户预先在用户终端上设定的距离,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出厂时默认的距离,比如:5cm,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0033]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判断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终端接近于人体,当用户终端判断目标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终端远离人体。
[0034]S103、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是否存在与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结束本流程。
[0035]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判断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终端接近于人体。由于用户终端接近人体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可能,比如:接近耳朵、接近胸部、接近头部等等,因此,用户终端需要进一步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是否存在与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以进一步确定用户终端移动到接近人体的具体位置以及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先设计的。其中,该特征数据集合包括预先学习的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该人体局部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耳朵、胸部、头部等等。
[0036]举例来说,该预先学习的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可以为用户终端接到来电时,移动至人耳的途经轨迹,或者,用户终端收听广播时,移动至胸前的途经轨迹。
[0037]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用户来说,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比如接听电话),用户将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一般是固定的,因此,用户终端可以预先学习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手动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智能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用户终端移动至人体局部位置的途经轨迹的特征数据。
[00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用户终端判断预存储的特征数据集合中不存在与途经轨迹数据匹配的特征数据时,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正在接收信号(比如接听来电、收听广播),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