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94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间数据存储器具有相同的大小,因此两个方向上的传输时间均为对称常量,从而使得每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均具有恒定的延迟以及相同的传输时间。如此,即可将所述通信装置例如插入以上结合图1至图3所述的通信网络中,而不影响所述时钟之间的同步过程。
[0017]此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输入端,用于输出数据的输出端,具有预设大小的中间数据存储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经所述输入端接收数据,并将其临时存储于所述中间存储器内。此外,所述控制装置可经所述输出端输出临时存储于所述中间数据存储器内的数据。另外,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所述中间数据存储器内未由所接收的所述数据使用的数据区域的大小,并将其他数据经所述输出端以取决于所述中间数据存储器内所确定的未使用数据区域的大小的方式输出。所述通信装置设置为对上述方法或其实施方式之一进行实施,并从而具有以上结合所述方法所描述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以下,将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0019]图1为具有两个可通过时间同步方法实现彼此同步的时钟的通信网络示意图。
[0020]图2所示为具有连入通信连接线内的装置的图1通信网络。
[0021]图3所示为图2通信网络,其中,所述连入装置由远程控制装置控制。
[0022]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经由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4所示为通信装置100,该通信装置100例如可用作图3中通信网络的装置100。通信装置100包括连接于通信连接线500的两个双向端口 A和B O如图3所示,端口 A例如可通过通信连接线500与交换机501相连,端口 B可通过通信连接线500与交换机502相连,从而使得通信装置100可在交换机501和502之间双向转发数据,尤其是数据包。因此,端口 A和B也称为内联端口。端口A包括接收部分Rx以及发送部分Tx。接收部分Rx连接于接收缓冲器或中间存储器110。中间存储器110与控制单元120相连接,该控制单元120与端口 B的发送部分Tx相连接。此外,中间存储器110还与通信装置100的功能单元190相连接。功能单元190用于实现并控制通信装置100的功能。例如,功能单元190可对连接线500上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并生成带有该监控结果的数据包。此外,可通过图3中计算机系统300的数据包对功能单元190进行控制或配置。为了实现从计算机系统300接收数据包的目的,功能单元190连接于接收缓冲器110,而且可通过发送缓冲器或中间存储器130将其自身生成的数据包输出至控制单元 120。
[0025]通信装置100包括用于实现相反方向上数据传输的相应部件。在端口B内,通信装置100包括接收部分Rx和发送部分Tx。接收部分Rx与接收缓冲器或中间存储器111相连接。中间存储器111与控制单元121相连接,该控制单元121与端口 A的发送部分Tx相连接。此外,中间存储器111与功能单元190相连接,功能单元190与用于数据包输出且连接于控制单元121的另一发送缓冲器或中间存储器131相连接。
[0026]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具有预设尺寸。由接收部分Rx接收的数据例如以时间同步方式录入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内,而且在过渡存储后,以时间同步方式读出并输入至对应控制单元120和121。其后,控制单元120和121进一步将该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发送部分Tx。如此,经通信装置100从端口 A至端口 B以及在相反方向上从端口 B转发至端口 A的数据转发即被延迟一设定时间,该时间取决于中间存储器110和111的大小以及数据存入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内的数据速率。通过此定时延迟方式,可实现数据包经由通信装置100的传输时间的明确设定及常量化,从而使得图3中时钟901和902之间的同步方法易于例如按照标准IEEE 1588实施。
[0027]经端口A或B接收且待转发至功能单元190的数据包可以相同方式先临时存储于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内,然后转发至功能单元190。待由功能单元190经端口A和B中的一个或全部可选发送的数据包首先存储于中间存储器130或131内。控制单元120或121对相应中间存储器110或111中未使用数据区域的大小进行监控。换句话说,针对分配至控制单元120或121的中间存储器110或111来说,控制单元对存于中间存储器内的待传输数据是否存在数据间隙进行监控。当控制单元120或121发现相应中间存储器110或111内存在合适的数据间隙时,则该间隙即被用于发送来自中间存储器130或131的数据。
[0028]以下,参考图5所示流程图600,对通信装置100的操作模式进行总体描述。在步骤601中,对内联端口A和B处的输入数据包进行接收。在步骤602中,将该数据包缓冲入分配至该端口的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如此,所述输入数据包必须在经过此中间存储器之后,才能被发送于另一内联端口,以实现重新传输。在步骤603中,对所述中间存储器或缓冲器110或111是否存在数据间隙进行检验。如无数据间隙存在,则在步骤604中将缓冲于中间存储器110和111内的所述数据经所述输出端输出。如果在步骤603中发现数据间隙,则在步骤605中确定该数据间隙的大小。此过程例如可通过检验中间存储器110或111是否为空实现。在为空情况下,所述数据流内存在至少与中间存储器110或111同样大小的数据间隙。举例而言,当中间存储器110为空时,则可确定在所述中间存储器由经端口A输入的另一数据包填满之前,不存在待从端口 A转发至端口 B的数据包。如此,则可将由功能单元190生成的数据包在端口 B发送。为实现此目的,必须保证在接收缓冲器110被再次充满前,来自功能单元190的数据包的发送已完成。换句话说,由功能单元190生成的数据包的可允许大小最多与所述数据流内的间隙大小相等,或当中间存储器110为空时与中间存储器110的大小相等。这一条件例如可由功能单元190确保。或者,所述中间存储器110或111内的数据间隙也可由控制单元120和121例如以精确至字节的方式确定。如果在步骤606中已确定所述数据间隙大至足以容纳功能单元190的所述数据,则在步骤607中将功能单元190的数据经端口 B输出。如果在步骤606中确定所述数据间隙不够大,则不输出功能单元190的数据,而所述方法返回步骤601,以从输入端A和B接收其他数据。
[0029]通过上述通信装置100,可实现待转发数据包的恒定传输时间。从交换机501和502的观点来看,或者从包含时钟901和902的系统的观点来看,此恒定传输时间可视为较明显的线长。所述经由通信装置100的传输时间与来自功能单元190的数据包是否被馈入交换机501和502之间的连接线500内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