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区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286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信息,并获取该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同时记录获取到客户端的标识信息的时间或获取到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的时间作为获取到检测消息的时间。
[0072]方式二:消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标识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邻区检测装置连接的无线访问站点转发的上行消息,从该上行消息中提取出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并获取该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同时记录获取到客户端的标识信息的时间或获取到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的时间作为获取到检测消息的时间。
[0073]对于分布式检测,邻区检测装置设置于无线访问站点上,且每个无线访问站点上设置一个邻区检测装置,各无线访问站点之间也可以通过以太网等方式连接。此时邻区检测装置的消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消息获取模块和第二消息获取模块:第一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区检测装置所在无线访问站点的检测消息并发给其他无线访问站点上的邻区检测装置,第二消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无线访问站点上的邻区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消息。具体的,第一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区检测装置所在无线访问站点的检测消息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0074]方式一:第一消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三标识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邻区检测装置所在无线访问站点发送的从上行消息中提取的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并获取该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
[0075]方式二:第一消息获取模块包括第四标识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邻区检测装置所在无线访问站点转发的上行消息,从上行消息中提取出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并获取该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
[0076]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可为客户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和/或获取的无线访问站点的标识信息也可为无线访问站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标识信息并不局限于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只要是可以唯一标识客户端和无线访问站点且可被提取到的其他任意标识信息都适用。
[0077]客户端发送的上行消息到达无线访问站点的接收天线处是的功率应高于第一门限,只有高于该第一门限,无线访问站点才能正确解调该上行消息。此处的第一门限是无线访问站点能够正常解调802.11协议的无线帧的功率强度,一般为_85dbm。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访问站点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上行信息后,在从中提取出客户端的标识信息之前,或将该上行信息转发给邻区检测装置之前,判断该上行信息的接收信号功率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如否,丢弃该上行消息;是大于第一门限,才从中提取出客户端的标识信息之前,或将该上行信息转发给邻区检测装置。
[007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邻区检测装置,其具体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或接入控制器等通信设备,还可以使无线访问站点本身。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访问站点具体可以基站或手机等通信终端。
[0079]实施例三:
[008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一种具体的集中式检测示例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81]请参见图5所示,该图所示集中式检测系统包括客户端(STA),第一无线访问站点(API)、第二无线访问站点(AP2)以及路由器,其中路由器上设置有邻区检测装置。APl与AP2都与路由器连接。基于该集中式检测系统,其邻区检测过程请参见图6所示,包括:
[0082]步骤601 =APl和AP2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上行消息;
[0083]步骤602 =APl和AP2判断接收到的上行消息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高于第一门限,如是,转至步骤603;否则,结束;
[0084]步骤603:AP1和AP2将该上行消息中的客户端标识信息发送给路由器上的邻区检测装置;
[0085]客户端的标识信息一般选用客户端的MAC地址;
[0086]步骤604:邻区检测装置收到APl和AP2发送客户端标识信息,记录接收到的客户端标识信息,对应记录APl和AP2的标识信息,得到检测消息;并记录收到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
[0087]AP的标识信息一般也为AP的MAC地址;
[0088]步骤605:邻区检测装置判断APl和AP2的检测消息中的AP标识信息是否不同且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是相同,如是,转至步骤606 ;否则,结束;
[0089]步骤606:邻区检测装置计算收到APl发送的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与收到AP2发送的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时间差阈值,如是,执行步骤607;否则,结束;
[0090]步骤607:将APl和AP2所覆盖的区域相互配置为邻区。
[0091]下面以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进一步示例性的说明。
[0092]当MAC地址为MAC_sta的STA希望扫描所在区域存在的WLAN网络时,一方面会监听AP发送的Beacon巾贞,一方面会发送广播消息Probe Request ( 一种上行信息)。
[0093]STA 发送的 Probe Request 消息被 APl 和 AP2 接收。STA 发送的 Probe Request消息在APl和AP2的接收天线处的接收功率都高于正确解调该消息所需要的功率_85dBm。
[0094]API距离STA的距离为1000米,AP2距离STA的距离为2000米。由于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0000000米/秒,因此STA发送的Probe Request到达APl所需时间为3.33s,到达AP2所需时间为6.66us。
[0095]在本实施例中,APl和AP2的距离最远为3000米,因此STA的上行消息到达两个AP的时间差最大为10us。邻区检测装置(即路由器)和APl与AP2通过以太网连接,当采用百兆以太网时,传输最小巾贞64bytes需要5us,交换机时延一般为6_llus。一般来说STA发送Probe Request的时间间隔在1ms以上。总上分析,时间差阈值设置为Ims即可。
[0096]对于APl:当其接收到STA发送的Probe Request消息并正确解调时,APl将STA的MAC地址MAC_sta发送给邻区检测装置;对于AP2,当其接收到STA发送的Probe Request消息并正确解调时,AP2将STA的MAC地址MAC_sta发送给邻区检测装置。
[0097]由于APl先于AP2接收到STA发送的Probe Request,因此APl先于AP2将STA的MAC地址发给邻区检测装置。
[0098]当邻区检测装置收到APl发送的STA的MAC地址时,没有收到其他AP即AP2的消息,因此邻区检测装置没有为APl的覆盖区域配置任何邻区。
[0099]当邻区检测装置收到AP2发送的STA的MAC地址时,考虑到百兆以太网的传输时延和交换时延,邻区检测装置收到AP2的报告的时间与收到APl报告的时间差不会超过时间差阈值1ms,且两个AP都报告了相同的STA标志。因此邻区检测装置将APl覆盖区域和AP2覆盖区域互相配置为邻区。
[0100]实施例四:
[010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一种具体的分布式检测示例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102]请参见图7所示,该图所示分布式检测系统包括客户端(STA),第一无线访问站点(API)、第二无线访问站点(AP2)以及路由器,其中APl和AP2上都设置有邻区检测装置。APl和AP2之间通过百兆以太网连接;AP1与AP2都与路由器连接。基于该分布式检测系统,其邻区检测过程请参见图8所示,包括:
[0103]步骤801 =APl和AP2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上行消息;
[0104]步骤802 =APl和AP2判断接收到的上行消息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高于第一门限,如是,转至步骤803;否则,结束;
[0105]步骤803:AP1和AP2分别将接收到的上行消息中的客户端标识信息发送给自身上的邻区检测装置;
[0106]客户端的标识信息一般选用客户端的MAC地址;
[0107]步骤804:AP1上的邻区检测装置接收API发送的客户端标识信息,记录接收到的客户端标识信息,对应记录APl的标识信息,得到检测消息;并记录收到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AP2上的邻区检测装置接收AP2发送的客户端标识信息,记录接收到的客户端标识信息,对应记录AP2的标识信息,得到检测消息;并记录收到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
[0108]AP的标识信息一般也为AP的MAC地址;
[0109]步骤805 =APl上的邻区检测装置判断APl和AP2的检测消息中的AP标识信息是否不同且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是相同,如是,转至步骤806 ;否则,结束;
[0110]步骤806:AP1上的邻区检测装置计算收到APl发送的客户端标识信息的时间与收到AP2发送的检测消息的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时间差阈值,如是,执行步骤807 ;否则,结束;
[0111]步骤807 =APl上的邻区检测装置将APl和AP2所覆盖的区域相互配置为邻区。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