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0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事件,还可以是其他调用了提醒事件服务的应用程序中的提醒事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0042]103、若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存在关联,则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43]移动终端在获取到未接来电彳目息和提醒事件彳目息后,判断未接来电?目息和提醒事件信息是否存在关联,若存在关联,则发出提醒提醒用户。
[0044]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获取提醒事件信息,再判断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是否存在关联,若存在关联,则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因此,能够将未接来电提醒与用户的自身记录的提醒事件相结合,智能提醒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0045]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移动终端获取的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未接来电号码和/或匹配的通讯录中的未接来电姓名,若未接来电号码或未接来电姓名在提醒事件中,则确定该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存在关联,则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46]第一提醒模式具体可以是短信提醒、响铃提醒、语音提醒、振动提醒、指示灯持续闪烁提醒、邮件通知提醒、即时通信提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7]进一步,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在获取未接来电记录之后,对未接来电信息进行整理,整理之后才判断与提醒事件是否存在关联。具体是先通过过滤条件过滤掉未接来电信息中的非法的呼叫,过滤条件可以是来电号码属于用户已保存的黑名单号码,或者同时满足来电号码不属于用户已保存的号码且来电号码响铃不超过两声;之后,再对没有被过滤的未接来电按照电话号码、归属地、来电次数、最后来电时间进行整理。
[0048]若未接来电信息与用户的提醒事件不存在关联,则通过其他的规则进行智能提醒,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0049]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未接来电方法,包括:
[0050]201、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
[0051]移动终端每隔预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来电记录信息,再判断这些来电记录信息中是否存在未接来电记录,若存在未接来电记录,则获取此时间间隔内的未接来电信息,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未接来电号码和未接来电姓名。
[0052]其中,该预置时间可以由用户任意设定,也可以采用出厂默认设置,优选的,上述预置时间间隔为10分钟。
[0053]202、获取提醒事件信息;
[0054]在获取到未接来电信息后,移动终端再检测预置的时间内是否有提醒事件,若有,则获取该段时间内的提醒事件信息。
[0055]此处的预置时间可以是获取提醒事件的当天的24小时内,或以获取提醒事件的时间点基准的过去和将来N个小时内,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0056]提醒事件可以是日历中的日程提醒事件,也可以提醒事项中的提醒事件,还可以是其他调用了提醒事件服务的应用程序中的提醒事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0057]203、判断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是否存在关联;
[0058]移动终端在获取到未接来电信息和提醒事件信息后,判断未接来电信息中的未接来电号码和匹配的通讯录中的未接来电姓名是否在提醒事件中,若未接来电号码或未接来电姓名在提醒事件中,则确定该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存在关联,则执行步骤204,若确定确定该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不存在关联,则执行步骤205。
[0059]204、通过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60]当移动终端确定该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存在关联时,则通过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提醒用户,第一提醒模式具体可以为短信提醒、响铃提醒、语音提醒、振动提醒、指示灯持续闪烁提醒、邮件通知提醒、即时通信提醒中的一种或多种。之后,再执行步骤207。
[0061]205、判断未接来电信息是否满足预置条件;
[0062]若移动终端确定未接来电信息和提醒事件信息不存在关联,则判断未接来电信息是否满足系统预置的提醒条件。
[0063]系统预置的提醒条件具体可以是以下其中一种:
[0064]1、未接来电号码属于用户的通讯录中创建的特殊群组中的号码,特殊群组可以是家人、领导、客户中的一种。
[0065]2、未接来电号码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未接来电中某一个电话号码的来电次数超过预设的阈值。
[0066]206、若确定满足预置条件,则以第二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67]若移动终端确定未接来电信息满足系统预置的提醒条件,则以通过第二提醒模式提醒用户,第二提醒模式与第一提醒模式不相同,以便于用户区分当前提醒的未接来电是否与提醒事件相关联。具体的第二提醒模式也可以是和包括:短信提醒、响铃提醒、语音提醒、振动提醒、指示灯持续闪烁提醒、邮件通知提醒、即时通信提醒中的一种或多种,但必须与第一提醒模式不相同。之后,再执行步骤207。
[0068]207、检测未接来电信息是否被处理;
[0069]移动终端在向用户发出未接来电提醒后,在超过预设值时间后,检测未接来电是否被处理,判断未接来电是否被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用户是否查看该未接来电或用户是否回拨该未接来电。
[0070]208、若未被处理,则通过第一提醒模式或第二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71]若没有被处理,则再一次发出提醒,具体的提醒方式可以与上一次采用的提醒模式相同,即再一次使用步骤203中使用的第一提醒模式提醒,或再一次使用步骤206中使用的第二提醒模式提醒,还可以是从短信提醒、响铃提醒、语音提醒、振动提醒、指示灯持续闪烁提醒、邮件通知提醒、即时通信提醒中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提醒方式进行提醒。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0072]209、若已经处理,则结束提醒流程。
[0073]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若确认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不相关联,则通过以判断未接来电次数是否超过阈值或未接来电是否是特殊群组中的联系人的方式来进行提醒,以确保重要的未接来电能够及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提高了用户体验。
[0074]以上是对未接来电提醒方法的介绍,下面从功能模块化角度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进行介绍。
[0075]结合图3,本发明是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3包括:
[0076]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
[0077]第二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提醒事件信息;
[0078]提醒模块303,用于当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存在关联时,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79]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3的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阅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交互过程,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0080]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301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第二获取模块302获取提醒事件彳目息,提醒模块303在未接来电彳目息与提醒事件彳目息存在关联时,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因此,能够将未接来电提醒与用户的自身记录的提醒事件相结合,智能提醒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0081]结合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4包括:
[0082]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
[0083]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提醒事件信息;
[0084]提醒模块403,用于当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存在关联时,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85]其中,第一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获取预置时间内的未接来电信息,未接来电信息包括未接来电号码和未接来电姓名;
[0086]提醒模块403,具体用于当未接来电号码或未接来电姓名在提醒事件信息中时,以第一提醒模式发出提醒。
[0087]移动终端4还包括:
[0088]判断模块404,用于当未接来电信息与提醒事件信息不存在关联时,判断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