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和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44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和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和业务流程标识;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程标识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在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异常业务流程。通过对每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多种特征维度的用户感知度量,使得基于该用户感知指标定位的异常业务流程更加准确,有助于提高用户感知体验。
【专利说明】
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设及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 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的日趋复杂化,移动网络已从单一的语音业务应用时代 发展成为数据业务大流量应用时代,数据网络优化的方向已从传统关键性能指标化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简称KPI)优化转移到更能反映用户真实感知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简称Q0E)的投诉及用户满意度指标的优化。
[0003] 在传统语音业务时代,网络质量好坏主要靠接通率、掉话率、短信接通率等网络 KPI来评价,KPI好了,客户感知也好。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络数据业务大流量应用时代的背 景下,靠单一的网络KPI指标已经不能直观、真实反映网络质量,尤其是不能反映用户的真 实业务感受,因此需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网络业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W及时发现影响 用户感知的环节,为优化网络性能、定位网络问题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 和设备,通过对用户进行网络业务的各业务流程中特征信息的监测、度量,能够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便于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用户感知。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包括:
[0006] 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和业务流程标识,所 述各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息;所述特征标识包 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0007] 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程标识间的第 一对应关系W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计算各用户感知指 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000引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0009] 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在异常用 户感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异常业务流 程,其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用户感知指标。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识;
[0012] 针对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所述各特征标识对应的异常指标值;
[0013] 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所述异常特征标 识包括异常指标值劣于所述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
[0014] 其中,所述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包括:
[0015] 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数量占对应特征 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0016] 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为所述异 常特征标识。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 确定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所述业务节点。
[0019] 具体地,所述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括反映了网络接入成功性和网络接入及时性 的第一感知指标类型W及反映了业务流杨性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所述第二感知指标类型 包括反映业务大小和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指标。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包括:
[0021 ]采集解析模块,用于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 和业务流程标识,所述各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 息;所述特征标识包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0022]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 务流程标识间的第一对应关系W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0023] 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0024]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比较结 果确定存在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 应的异常业务流程,其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 用户感知指标。
[00巧]进一步地,该监测设备还包括:
[0026]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 征标识;
[0027]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所述各特征标识对应 的异常指标值;
[0028] 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 识,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包括异常指标值劣于所述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
[0029] 其中,所述第=确定模块包括:
[0030]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 标识数量占对应特征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0031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 的特征标识为所述异常特征标识。
[0032] 进一步地,该监测设备还包括:
[0033]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所述业务节点。
[0034]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和设备,通过对进行网络业务时 设及到的各业务流程进行特征标识的解析,W针对每个业务流程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根 据该业务流程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值即从多个特征维度度量同一用 户感知指标。进而基于用户感知指标值进行异常业务流程的定位处理。由于用户感知指标 体系中包含的各用户感知指标设及到了各个业务流程,并且对每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多种特 征维度的用户感知度量,即对网络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度量,使得基于该用户感知指标 定位的异常业务流程更加准确、可靠,从而基于该定位结果可W对异常业务流程设及到业 务节点等进行优化,可W显著提高用户的业务感知体验。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0036] 图2为业务流程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 该方法由一监测设备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步骤101、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和业务流程 标识,其中,各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息。
[0042] 其中,特征标识包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0043] 步骤102、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程标 识间的第一对应关系W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计算各用 户感知指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0044] 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0045] 步骤103、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 在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异常 业务流程。
[0046] 其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用户感知指 标。
[0047]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方法可W适用于第S代移动通信网络(3rd-Generation, 简称3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长期演进化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项目等无 线通信网络中。
[0048] 上述信令消息的采集的实现可W是将上述监测设备接到网络的采集接口处。举例 来说,3G网络的IUPS口和4G网络的Sl 口可跟踪用户上网的全流程,即从手机附着到数据传 输过程。但4G网络在S1 口无法获取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 1 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IMSI)信息,为了填充用户IMSI信息,4G网络需 增加 Sl 1和S6a接口 W用于信令采集。对于3G网络,采集接口为IUPS;对于4G网络,采集接口 主要为 Sl、Sll、S6a。
[0049] 要想直接客观有效的评价用户真实感知,就必须对用户上网的业务流程、遍历网 元进行研究分析,下面首先对用户业务所经历的各业务流程进行简单介绍,用户开机后,流 程如下:
[0050] I)附着(ATTACH):用户通过ATTACH流程附着到网络上完成注册过程,网络侧此时 能感知用户设备化ser Equipment,简称肥)的存在;
[0化1] 2)PDP激活:手机附着后并不能访问Internet运些外部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化twork,简称PDN)网络,也就是肥需要在核屯、网建立一条通往外部PDN网络的会话连接,即 3G网络为PDP上下文激活流程,4G网络为默认承载激活流程;
[0化2] 3)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RAB)建立:肥业务请求被网络接收 后,核屯、网将根据业务情况分配RAB;
[0化3] 4)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简称DNS)查询解析:如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 sina. com. cn,但IP网络不认识,因此需将网站转换成IP地址告知手机,手机才能在IP 网络中进行业务;
[0054] 5)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hol Protocol,简称TCP)S握手连接:手机 在得到访问业务的IP后,需要与业务IP建立链路并协商网络相关参数,等链路才能进行业 务;
[0055] 6)有效数据传输:手机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链路建立完成后可与服务器(server) 之间互相通信,即上传与下载数据。
[0056]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业务流程示意图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将业务流 程建立为"端-管-云"业务流程模型,将用户上网流程分为接入阶段和业务阶段。
[0057] 从而,将监测设备连接在采集接口处,通过上述采集接口可W采集到大量用户进 行网络业务时设及到的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息。通过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能够得 到对应的业务流程标识和特征标识。其中,特征标识包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 的至少一种。
[0058] 下面结合图2,对上述各特征标识的获取进行说明:
[0059] 要实现对用户在任一时间任一位置所发生的任一业务感知进行评估和分析,就必 须将用户的所有业务流程串联起来和获取所历经的网元位置信息。本实施例基于用户标 识、网元标识和业务标识为关键字段,W信令消息发生的时间点和业务流程发生顺序为基 准,将各特征标识与各业务流程关联起来。
[0060] 用户标识、网元标识和业务标识的信令关联法共分4步实现,分别为端-用户标识 获取、管-网元标识获取和用户、云-业务标识获取、"端-管-云"特征标识关系表输出,如下: [0061 ]步骤一:端-用户标识获取
[0062] 在控制面消息可直接解析获取用户的IMSI消息,且在PDP激活后得到唯一标识用 户的信息,即用户IP地址信息,业务面消息自身携带用户IP地址信息,通过用户IP地址信息 可W关联到用户IMSI信息。
[0063] 步骤二:管-网元标识获取
[0064] 在控制面消息除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d Node,简称GGSN)网 元信息外,可直接解析获取用户的小区信息,比如跟踪区(Tracking Area Identity简称 TAC),位置区码(location area code,简称LAC),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简称Cl), W及 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GPRS业务支持节点(Service GPRS S叫port Node,简称SGSN)、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 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SGW)网元信息;而在业务面消息除小区(TAC/LAC, Cl)和GGSN网元消息外,可直接获取RNC、SGSN、MME、SGW网元信息,因此控制面和业务面均需 通过用户在PDP激活过程中获得的用户IP地址信息关联得到GGSN网元信息,业务面需通过 用户在RAB建立流程中分配的TEID关联小区信息。运些网元信息都作为网元标识的具体体 现。
[00化]步骤S:云-业务标识获取
[0066] 服务提供方(ServiCe Provider,简称SP)业务访问属于业务面控制消息,在业务 面消息流程中,可直接解析获取得到业务的DNS解析域名、IP地址、域名URI_MAIN、内容大 小、类型等业务标识关键字段。
[0067] 步骤四:"端-管-云"特征标识关系表输出
[0068] 经过步骤一到步骤=,可建立用户在任一时间任一位置所发生的任一业务的明细 关系表,如下表1所示:
[0069] 表1:
[0070]
[0071 ]其中/\r"表示可获取相关信息,"V'该业务流程无需经历该节点。
[0072] 可W理解的是,即使是同一业务流程,设及到的网元等特征标识也可能是多种,因 此,通过对采集到的各信令消息进行解析,最终可W统计得到如上表1中所示出的业务流程 与特征标识间的对应关系。上述表1中描述了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对应 关系,即上述第二对应关系。从中可W看出,每个业务流程对应有多种不同的特征标识。
[0073] 在建立了上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计算表征用户感 知的用户感知指标,将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0074] 本实施例中,预先构建了用户感知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包含多种不同的用户感知 指标,而且,该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也是根据各业务流程建立的,即每个用户感知指标与业务 流程具有对应关系,即上述第一对应关系。
[0075] 结合图2对该用户感知指标体系进行说明:
[0076] 从图2可W看出,本实施例对用户上网的过程进行了业务流程层次的划分,运些业 务流程主要设及到接入阶段和业务阶段,从而,该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括了与接入阶段 对应的第一感知指标类型和与业务阶段对应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其中,第一感知指标类 型反映了网络接入成功性和网络接入及时性,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反映了业务流杨性。具体 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包括反映业务大小和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指标。
[0077] 下面分别对第一感知指标类型中包含的各用户感知指标W及第二感知指标类型 中包含的用户感知指标进行举例说明:
[0078] 针对第一感知指标类型:
[0079] 该类型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现了用户能否入网W及入网及时性如何。针对能否入网 即网络接入成功性方面,可W包括如下用户感知指标:附着(ATTACH)成功率、默认承载激活 成功率、E-RAB成功率、IU RAB成功率、PDP激活成功率、DNS查询成功率、页面响应成功率。针 对入网及时性方面,可W包括如下用户感知指标:E-RAB时延、IU RAB时延、DNS查询时延、 TCP建立+2000K返回时延。
[0080] 上述各用户感知指标的含义W及计算方式如下表2和表3所示。
[0081] 表2针对网络接入成功性的各用户感知指标,表3针对网络接入及时性的各用户感 知指标。
[0082] 表2:
[0083]
[0084]
[0087]
[008引针对第二感知指标类型:
[0089] 该类型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现了用户的业务流杨性。实际上,对内容大小和类型不 同的业务来说,用户上网的感知体验不同,用户的忍耐度也是不一样的。
[0090] 比如:从数据包的大小分布的角度来看,小包业务因数据传输部分较少,速率影响 不大,用户感知主要取决于业务的响应时长;大包业务则主要影响在数据传输过程,下载速 率起主要影响。从访问内容的业务类型的角度来看,浏览类业务时延更关注页面的显示时 延,视频类业务更关注观看是否流杨,有无卡顿现象。
[0091] 因此,本实施例按照用户访问的业务类型,划分为通用业务和特定类型业务,其 中,特定类型业务是指包括浏览类业务、视频类业务的业务,通用业务是指除了特定类型业 务之外的其他业务。
[0092] 同时,按照数据包大小,划分为小包业务和大包业务,具体的数据包大小划分依据 可W参照如下表4。
[0093] 表4中示意出了通用业务和特定类型业务的用户感知指标。
[0094] 表4:
[0096]
[0097]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感知指标系统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全面评价了各业务流 程中可能设及到的指标类型。
[0098] 另外,可W理解的是,由于上述各用户感知指标分别针对了不同的业务流程,因此 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程标识间存在对应关系,即上述第一对应关系。
[0099] 从而,通过对一定时间内大量用户的上网过程进行信令采集,基于上述第一对应 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W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对应的指标值。具体来说,当采集并解析出 各业务流程标识和特征标识后,可W建立业务流程与特征标识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并基于 业务流程与用户感知指标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可W从多种不同的特征标识的维度计算同一 用户感知指标的指标值。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 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举例来说,当前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 LAC,比如1^\01、1^\〔2、1^〇,那么在从1^\(:维度计算某用户感知指标比如附着成功率时,分子 和分母是运S个具体的LAC对应的相关信令消息的总次数,即是针对LAC维度来计算的,不 是单独针对每个解析到的具体LAC计算的。
[0100] 通过如下表5,举例说明从多种不同的特征维度计算同一用户感知指标的情况。表 5中W计算附着成功率为例,针对某个用户某次上网时,采集到的IMSI、LAC、CI等特征维度 进行了附着成功率的计算。
[0101] 表5:
[0102]
[0103] 表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应特征标识的取值。
[0104] 值得说明的是,表5仅是针对某个用户的某次上网业务来进行的,实际中,上述特 征维度是特征标识类型的含义,不是某个具体的特征标识,前述已经说明,不再寶述。
[0105] 本实施例中,在针对每个用户感知指标,从其对应的业务流程所关联的多个不同 特征标识类型的维度,分别计算获得了每个特征维度的指标值之后,可W将各指标值与对 应的用户感知指标阔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异常业务流程。
[0106] 其中,每种特征维度的用户感知指标值可W分别对应有一个阔值,该阔值可W是 对应指标的全网均值或者经验设置的值。如果实际计算得到的某个用户感知指标值劣于其 对应的阔值,确定该用户感知指标为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其对应的业务流程为异常业务流 程。其中,劣于,举例来说,针对时延来说,计算获得的时延大于时延阔值,则是劣于,针对附 着成功率来说,计算获得的附着成功率小于附着成功率阔值,则是劣于。
[0107] 当定位出哪个业务流程为异常业务流程时,由于每个业务流程所设及到的网元种 类或者说业务节点种类有限,可W使得网络优化者基于该异常业务流程的定位结果,后续 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的网元进行维护、优化。
[0108]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进行网络业务时设及到的各业务流程进行特征标识的解析, W针对每个业务流程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根据该业务流程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各 用户感知指标值即从多个特征维度度量同一用户感知指标。进而基于用户感知指标值进行 异常业务流程的定位处理。由于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含的各用户感知指标设及到了各个 业务流程,并且对每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多种特征维度的用户感知度量,即对网络业务进行 了全面的性能度量,使得基于该用户感知指标定位的异常业务流程更加准确、可靠,从而基 于该定位结果可W对异常业务流程设及到业务节点等进行优化,可W显著提高用户的业务 感知体验。
[0109] 图3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 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步骤103之后,可选的还可W包括如下步骤:
[0110] 步骤201、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识。
[0111] 步骤202、针对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各特征标识对应的异常指标值。
[0112] 步骤203、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异常特 征标识包括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
[0113] 步骤204、确定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业务节点。
[0114]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更为精确地定位出在异常业务流程设及到的各种类 型的网元或者说各种业务节点中,对用户感知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业务节点,还进一步提 供了通过在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识中确定异常特征标识,W定位异常特征标识所 对应的业务节点为影响用户感知严重的业务节点的方案,W通过优化该业务节点来提高用 户感知体验。
[0115] 具体来说,基于各业务流程与各特征标识间的对应关系即第二对应关系,可W确 定出异常业务流程所对应的各特征标识,比如附着过程为异常业务流程,该附着过程设及 到的特征标识类型如表5所示。其中,每种特征标识类型下对应有多个不同的特征标识,比 如LAC类型下对应有LACl,LAC2,LAC3。具体对应的各特征标识可W基于步骤101的解析结果 获取。
[0116] 进而,针对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各特征标识对应的异常指标值。W附着过 程为例,异常用户感知指标为附着成功率。图1所述实施例中在计算附着成功率时,针对LAC 维度,相当于是计算了由LACl,LAC2,LAC3整体所反映的成功率。本实施例中,上述异常指标 值的计算是针对每个特征标识来说的,即针对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各特征标识,分 别计算各特征标识自己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称为异常指标值。仍W上述举例来说,此时 是分别针对LACl,LAC2,LAC3,计算各自对应的附着成功率。W针对LACl为例,其对应的附着 成功率的计算为:(LAC1接收到的ATTACH REQUEST消息次数)/化AC 1接收到的ATTA畑 ACCEPT消息次数)。
[0117] 进而,将上述每个特征标识对应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进行比较,确定异常特 征标识。其中,该阔值与图1所述实施例的阔值不同,该预设阔值可W劣于上述用户感知指 标阔值。
[0118] 本实施例中,既可W简单地认为异常指标值劣于对应的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为异 常特征标识,也可W基于如下的性能质差集中性原则确定异常特征标识。
[0119] 其中,性能质差集中性中,性能质差是用于确定异常业务流程的,即上述用户感知 指标值劣于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业务流程,即为性能质差业 务流程。在性能质差业务流程,亦即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识中,进一步基于集中性 分析,确定异常特征标识。
[0120] 具体来说,集中性分析过程如下:
[0121] 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数量占对应特征 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0122] 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为异常特 征标识。
[0123] 举例来说,异常用户感知指标为附着成功率,附着成功率对应的特征标识包括LAC 维度。针对LAC特征标识类型,其对应的LACl,LAC2,LAC3S个具体的特征标识,分别计算获 得异常指标值之后,将异常指标值与对应的阔值比较,假设LACl对应的异常指标值劣于阔 值,那么在LAC特征标识类型下即在LAC维度,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数量占 对应特征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为1/3。如果设定的预设比值为1/2,则由 于1/3小于1/2,此时确定性能质差在LAC维度上存在集中性,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 的特征标识LACl为异常特征标识。
[0124] 对于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每个类型的特征标识,针对每个类型下的各特征 标识分别进行上述计算处理,最终能够得到各异常特征标识,从而对异常特征标识所对应 的业务节点进行优化,可W准确定位影响用户感知的业务节点,提高用户感知。
[0125] 本实施例,基于对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异常特征标识的确定,可W准确定位出影 响用户感知的业务节点,通过对该业务节点的优化,可W显著提高用户感知。
[0126] 图4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该监测设备包括:采集解析模块11、第一计算模块12、第一确定模块13。
[0127] 采集解析模块11,用于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 识和业务流程标识,所述各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 消息;所述特征标识包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0128] 第一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 业务流程标识间的第一对应关系W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 系,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0129] 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0130] 第一确定模块13,用于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的比较 结果确定存在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 对应的异常业务流程,其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阔值 的用户感知指标。
[0131] 其中,所述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括反映了网络接入成功性和网络接入及时性的 第一感知指标类型W及反映了业务流杨性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所述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包 括反映业务大小和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指标。
[0132] 本实施例的监测设备可W用于执行W上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 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寶述。
[0133] 图5为本发明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监测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21、第二计算模块22、第=确 定模块23。
[0134] 第二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 特征标识。
[0135] 第二计算模块22,用于针对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所述各特征标识对 应的异常指标值。
[0136] 第=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阔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 标识,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包括异常指标值劣于所述预设阔值的特征标识。
[0137] 具体地,所述第=确定模块23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31、第二确定单元232。
[0138] 第一确定单元231,用于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值的特 征标识数量占对应特征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0139] 第二确定单元232,用于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阔 值的特征标识为所述异常特征标识。
[0140] 可选的,该监测设备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24。
[0141] 第四确定模块24,用于确定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所述业务节 点。
[0142] 本实施例的监测设备可W用于执行W上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 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寶述。
[014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W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W通过 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W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 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〇M、RAM、磁碟或者光 盘等各种可W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44] 最后应说明的是:W上各实施例仅用W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W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运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和业务流程标识,所述各 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息;所述特征标识包括用 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程标识间的第一对 应关系以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计算各用户感知指标对 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在异常用户感 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异常业务流程,其 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阈值的用户感知指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识; 针对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所述各特征标识对应的异常指标值; 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包 括异常指标值劣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特征标识。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 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包括: 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阈值的特征标识数量占对应特征标识 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阈值的特征标识为所述异常特 征标识。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所述业务节点。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 括反映了网络接入成功性和网络接入及时性的第一感知指标类型以及反映了业务流畅性 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所述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包括反映业务大小和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指 标。6. -种基于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解析模块,用于采集并解析各信令消息,获得每个信令消息对应的特征标识和业 务流程标识,所述各信令消息中包括各用户触发的业务中各业务流程所对应的信令消息; 所述特征标识包括用户标识、网元标识、业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各用户感知指标与各业务流 程标识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各业务流程标识与各特征标识类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计算 各用户感知指标对应的用户感知指标值; 其中,每个用户感知指标值由根据对应的每类特征标识计算得到的指标值组成;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各用户感知指标值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阈值的比较结果确 定存在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所对应的 异常业务流程,其中,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是指标值劣于对应用户感知指标阈值的用户 感知指标。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异常业务流程对应的各特征标 识;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异常用户感知指标,分别计算所述各特征标识对应的异 常指标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异常指标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异常特征标识,所 述异常特征标识包括异常指标值劣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特征标识。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同一特征标识类型下,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阈值的特征标识 数量占对应特征标识类型中包含的特征标识总数的比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比例低于预设比值时,确定异常指标值劣于预设阈值的特 征标识为所述异常特征标识。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异常特征标识对应的业务节点,优化所述业务节点。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知指标体系中包 括反映了网络接入成功性和网络接入及时性的第一感知指标类型以及反映了业务流畅性 的第二感知指标类型;所述第二感知指标类型包括反映业务大小和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指 标。
【文档编号】H04W24/08GK105828376SQ201610304725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发明人】杨秀平, 张哲 , 冯军, 吴奇, 章力, 刘文华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