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水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256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水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方便及时有效地在钓鱼或者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水产养殖、海洋作业等活动时,能够实时的掌握水下的情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传统的水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都是有线式,即通过数据线将采集到的各类信号传输到船舶或海上平台上的显示装置上,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较大,无法实现操作者在远程进行监控的目的。然而无线网络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必要的方式,如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的“3G无线网络远程水下监控系统(公开号:CN 202750171 U,公开日:2013.02.20) ”,其记载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水下监控系统包括浮子,在浮子下部设置有透明密封罩和水下照明灯,在透明密封罩内设置有摄像头,在浮子上部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浮子上部还设置有3G控制模块,上述的摄像头、水下照明灯和3G控制模块通过蓄电池供电,摄像头和水下照明灯通过3G控制模块控制,在远端设置有与3G控制模块相配的服务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现有的3G无线网络作为数据传输载体,将在水面以下拍摄到的画面传送到远端的服务器上,并由服务器或通过有线数据传送的方式传送给计算机,或通过3G网络将数据传送给手机用户和通过3G网络上网的计算机用户。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者对水面下面情况的实时掌握。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水下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其摄像头是与浮子为一体,即摄像头是设置在浮子本体上的,由于浮子在水中由于水的浮力,其只能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导致摄像头不能够深入到被监控的水域深水处,如采用增加浮子的质量,从而增加其重力使其能够深入到被监控的水域深水处,但由于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浮子只能在被监控的水域某深水处漂浮,无法自行返回水面,只能靠人工打捞,从而导致浮子长时间的被置于深水处,无法对浮子进行保养或维修,且由于浮子在水中会随着水流的流向而移动,不便于打捞。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首先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处于被监控水域水面上又能够监控到被监控水域深水处且拍摄效果好的监控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包括无线监控主机、摄像头和用户终端,所述无线监控主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无线监控主机之间通过无线网络(WIFI或4G/3G网络)通信连接。通过采用无线监控主机和摄像头,使其能够单独的放置于被监控的水域内,对水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和记录,并将拍摄和记录的信息通过数据线回传至无线监控主机,无线监控主机通过无线网络将接收到的回传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对水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0006]由于无线监控主机与摄像头之间采用数据线连接,当摄像头深入到深水处进行拍摄时,无线监控主机可以放置于岸边或集成在漂浮于水面上的遥控漂浮器内,待拍摄完成或需要对摄像头进行维修或需要对摄像头进行保养时,可以通过留置在岸边或水上设备将摄像头拉出水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摄像头无法自动回到水面而需要人工打捞的问题;同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用户终端遥控漂浮器在被监控水域范围内任意移动,也可以遥控摄像头深入水下不同深度。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监控主机还包括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为整个无线监控主机提供工作电压,从而实现边充电边工作,极大地延长主板的工作时间。
[0007]为了能够使水下拍摄效果更佳、图片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摄像头包括白光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和/或广角摄像头,采用白光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即使在可见度很低的环境下也能够拍摄出清楚的画面,且红外摄像头的穿透力更强,能够拍摄到被监控水域的更深处。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摄像头,2-漂浮器,3-用户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1]【实施例一】
[0012]图1中所示的水下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1、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I通信连接的无线监控主机和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监控主机通信连接的用户终端3。所述摄像头I包括信号处理器、分别与信号处理器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的图像传感器及音频传感器和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驱动器及光源模块。
[0013]所述无线监控主机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处理模块(3G、4G和WIFI信号收发模块)和与无线信号收发处理模块通信连接的主处理器模块。
[0014]其工作原理为:图像传感器和音频传感器将拍摄的信息经信号处理器压缩后经数据线传送至无线监控主机的主处理模块,主处理模块将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压分离还原出由图像传感器和音频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信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根据被监控的水域情况可以对摄像头I发送控制信号,用户终端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监控主机传送至信号处理器经处理后将相应的控制信号传送转动驱动器,控制转动驱动器转动,从而控制摄像头的转动,从而采集不同方位的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监控主机可以单独放置在被监控的水域的岸边使用。
[0015]除此之外,信号处理器根据图像传感器传送的信息判断摄像头拍摄环境的光线照度强弱,在光线照度低于某个门限时,即工作环境光线照度不能满足摄像头拍摄要求,需要光源模块提供光源进行辅助时,信号处理器自动开启光源模块,或者由用户终端手动控制,即通过用户终端向摄像头I发送光源控制信号,用户终端发出的光源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监控主机传送至信号处理器经处理后将相应的控制信号传送至光源模块,从而控制光源模块的启动或者关闭。为了能够使水下拍摄效果更佳、图片效果更好,所述的光源模块为白光和/或红外,从而构成白光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为了能够使拍摄范围增大,所述的摄像头可以为白光广角摄像头、红外广角摄像头或者由白光广角摄像头和红外广角摄像头构成的复合广角摄像头。
[0016]【实施例二】
[0017]图1中所示的水下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1、漂浮器2和用户终端3,所述漂浮器2中集成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无线监控主机,摄像头通过数据线和集成在漂浮器2内的无线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用户终端3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所述漂浮器2和集成在漂浮器2内的无线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摄像头I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摄像头。
[0018]本实施例将无线监控主机集成于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器2内,所述的漂浮器2可以是微型遥控无人船或微型遥控水上电车等,其可以通过匹配的遥控器进行遥控,也可以通过将对应的遥控遥控系统安装于用户终端上通过用户终端对其进行遥控,从而使其在被监控的水域范围内任意移动。
[001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遥控的漂浮器这一技术特征,使其不需要拉数据线到岸上,且漂浮器可以遥控在水面上移动,可以方便的监控需要的水域。
[0020]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无线监控主机还包括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为整个无线监控主机提供工作电压,从而实现边充电边工作,极大地延长主板的工作时间。当将无线监控主机集成在漂浮器2上时需尽可能的将太阳能电池板面向光线的照射方向,使其能够充分的接收到光照,从而实现持续的供电。为了保证无线监控主机能够充分的处于工作状态,无线监控主机或漂浮器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相串联的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和所述锂电池之间可以通过正向的二极管串联,即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锂电池连接,从而防止倒放电情况;当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漂浮器上时,其输出端与无线监控主机的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提供给无线监控主机的工作电压。
[0021]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种所述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ipad或电脑等,无线网络可以是3G无线网络、4G无线网络、WIFI无线网络或其它无线网络。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监控主机、摄像头和用户终端,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和无线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无线监控主机之间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漂浮于水面的漂浮器,所述无线监控主机安装在所述漂浮器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器为微型遥控无人船或微型遥控水上电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监控主机还包括太阳能电池供电模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包括白光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和/或广角摄像头。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线水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包括白光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和/或广角摄像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水下监控系统,涉及水下监控系统,包括无线监控主机、摄像头和用户终端,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和无线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无线监控主机之间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线监控主机和摄像头,使其能够单独的放置于被监控的水域内,对水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和记录,并将拍摄和记录的信息通过数据线回传至无线监控主机,无线监控主机通过无线网络将接收到的回传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对水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IPC分类】H04N7/18
【公开号】CN204633937
【申请号】CN201520340021
【发明人】覃名富
【申请人】覃名富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