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876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包括:耳塞套(1)、带导声管前盖(2)、壳体(3)、拾音传感器(4)、音频传输线(5)和接插件(6);所述壳体(3)内置拾音传感器(4)、拾音传感器(4)的安装座基、接线空腔和热塑套管(52),所述热塑套管(52)内设置音频传输线(5)。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噪声、防啸叫、装戴小巧、方便、舒适和隐蔽的优点。
【专利说明】
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话筒,具体设及一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本实用新型属 于利用人体五官内管腔传输实现声电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是采用密封型耳塞内置电容式驻 极体拾音传感器,通过人体五官内管道接受声带和口腔产生的声音,W此实现良好的防止 环境噪声、有效的避免声回授啸叫、装戴隐蔽和使用方便的佩戴式话筒应用性设计。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国内外各个品牌随人体携带的话筒有手持式,领夹式、头戴式、喉振式、骨传 导式和耳麦挂线式等种类。运类话筒应用十分普遍.主要用于语音类拾音,它们往往和腰挂 式或肩挂式小型扩音机、手机、对讲机、无线发射器连接使用;其共性是便于携带,应用灵 活。所W使用较为广泛,深受市场欢迎。上述各类话筒在实际使用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具 体分析如下:
[0003] 手持式无线话筒:运是一种将发射器和拾音头设计为一体的话筒,实际应用时必 须用手握话筒并且近距离凑到嘴前使用,拾音效果好,抗噪效果一般,较不容易啸叫,传递 十分方便。但话筒网罩较大,摄影时会遮挡部分脸部,而且一只手需握住话筒保持一定的距 离;
[0004] 领夹式无线话筒:运是一种由腰包发射器通过连线和小型领夹咪头组成的话筒。 实际应用时将话筒佩戴在衣领上,由于话筒不能够直接对向嘴口部分,并且咪头距离嘴口 较远。因此拾音效果较手持式差,语音拾音效果尚可,但抗环境噪音效果不好,容易引起啸 口 y。如果穿着宽领服装时W上问题尤为突出;
[0005] 头戴式无线话筒:运是一种由腰包发射器通过连线和挂架咪头组成的话筒。通常 为头戴或耳挂方式通过连杆将咪头送到嘴口部位。拾音效果较好,抗噪和防啸叫效果一 般,但话筒挂架在实际应用时往往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会影响发型,脸部连杆会影响形 象,佩戴使用一段时间后咪头位移产生音量和音质的变化(我们经常会看到使用者会不断 的用手矫正咪头的位置),挂架的长时间装戴会产生不舒服感等。虽然头戴式无线话筒较手 持式无线话筒是能够把一只手解放出来,但鉴于上述原因一些使用者还是不喜欢使用头戴 式无线话筒;
[0006] 喉振式话筒:运种话筒主要应用于和无线对讲机配套,或用于环境噪声较大的场 合。它是由一个弹性的开口环将二个拾音器压靠在喉颈的声带附近部位,通过感应声带的 振动进行机电转换拾取声音。其特点是抗噪声能力很强,不容易产生啸叫,但音质较差,使 用者装戴喉环对形象影响很大,也会感到很不舒服;
[0007] 骨传导话筒:运种话筒与喉振式话筒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直接把机械信号转化为 电子信号。骨传导话筒被用于手机耳麦,蓝牙耳麦,对讲机等。骨传导麦克风是通过固体振 动传递声音而不是空气中的音频压强变化。所W,运种话筒抗外界噪声能力很强,不容易啸 口 y,音质一般,有些脸颊装戴式也会影响到外观形象,运种话筒由于是接触式采集通过固体 传递来的音频振动,使用时间长了必然会感到不舒服。
[0008] 耳麦挂线式:运是和耳机通过连线组成的挂接话筒,统称耳麦。目前大多是用于手 机配套。由于话筒是组合在耳机的连线中,所W没有具体固定的位置,使用时随线摆动,往 往要用手握着凑近嘴口讲话,运种话筒抗噪效果差,拾音频带窄,如果不是与耳机合用十分 容易啸叫,其它具有现场扩声的场合几乎没有被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W克服现有技术所存 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在方便、美观和习惯装戴,抗噪声和防 止啸叫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探索创新利用人体五官管腔内的声音传输和压强变化,W声电 转换技术开发成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实用新型产品。
[001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式及效果
[0012] 从人们普遍的对人体器官中耳朵的认知。运是一个纯碎听音的器官。根本不会去 想到它还可W被用作其它的功能。所W,人们不断的针对耳朵研究及开发各种性能和款式 的听音设备,如封闭式,半开放式头戴耳机,耳挂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等等。
[0013] 我们不妨再对人体自身的听音作一个分析,当人体内声带振动发声时,自己感受 到的声音其实主要来自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感受到的是来自自己嘴己发出的直达声;第二 部分听到的是通过建筑面及地面的反射声(包括存在音箱的扩声);第Ξ部分是通过人体脸 部骨骼传递到耳朵内的听觉神经感受到的声音,即骨传导;第四部分则是通过人体五官从 内部管腔传递到耳朵的声音。
[0014] 关于通过人体五官从内部管腔传递到耳朵获得声音的机理是:当人们讲话时,随 着声带和张闭嘴的运动,使得咽鼓管形成涨缩,导致内部的气流压强产生同步变化传递至 中耳,从内部导致鼓膜振动而感受到声音。由此,如果外耳道处于相对密闭的条件下,鼓膜 的振动形成的压强变化就能够使拾音传感器获得信号,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中,声音传 输路径,来自咽鼓管口、经过咽鼓管、鼓膜,再经过外耳道到达外耳。图3B中,声音传输路径, 声带经过喉口、再经过咽鼓管、咽鼓管喉口、至中耳,不经过口腔。
[0015] 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了人体五官从内部管腔传递声音的途径,通过逆向思维的方 法,在耳朵中采用拾音传感器接收自身声带的发声,同时避免外界各种其它声音的影响,实 现制成耳塞式话筒在人体自身耳朵内拾音的创新。
[0016] 本实用新型运用的技术和达到的目的
[0017] 拾音话筒要十分有效的抗噪声,就是能够接收采集所需要的语音并同时隔离任何 其它不相关的声音。讯噪比越大,抗噪效果就越好;对于抗噪性能的要求主要是在军事,工 业、交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0018] 拾音话筒要十分有效的避免啸叫,运对于同时使用话筒又作现场扩声的场所,至 今始终是一个不能够完全彻底解决的难题。同样,当拾音传感器只采集到原始声或一次直 达声,同时能够有效地隔离来自音箱扩声及声学环境产生的各次反射声,那么,就可W使得 整个音频系统不形成闭环产生声反馈,从而避免啸叫。
[0019]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在各种场合戴着耳塞欣赏音乐,收听电台和进行语音通话。 运不仅是装戴的隐蔽和方便。耳塞的音质和极好的隔音效果也是能够被普遍使用的关键因 素。此外,乘车船飞机旅行途中,为了能够免受噪声干扰休息睡眠,采用抗噪耳塞可w起到 很好的隔音效果。
[0020] 受到"声带发声有一部分是通过人体五官从内部管腔传递到耳朵及"耳塞式耳 机有着很好的抗噪隔音效果和装戴隐蔽,使用方便习惯"的启发,如果制作一种耳塞式的话 筒,使用时塞在耳朵里,既可W采集通过人体五官从内部管腔传递来的声音,又能够非常好 的隔离外界的声音。那么,运种耳塞式的话筒在二种条件下使用可W获得根本性的提升和 突破。
[0021] A.在高声压级的环境噪音场合采集语音可W达到良好的可懂度及清晰度;
[0022] B.在具有扩声的场合将话筒音量加大,或走到音箱的前面不会产生啸叫。
[0023]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W通过W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4] -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套、带导声管前盖、壳体、拾 音传感器、音频传输线和接插件;所述壳体内置拾音传感器、拾音传感器的安装座基、接线 空腔和热塑套管,所述热塑套管内设置音频传输线。
[0025] 其中,所述耳塞套采用抗噪声慢回弹耳塞,连接话筒与耳朵,与耳道贴合。
[0026] 其中,所述带导声管前盖、壳体采用卡口方式装配,所述带导声管前盖由导声管和 透声滤网组成。
[0027] 其中,所述拾音传感器采用驻极体电容咪,外形尺寸是:直径9.70mm,高度 4.50mm,采集人体五官中从内部管腔传递来声音的元件,通过拾音传感器作声机电转换获 得音频电信号。
[0028] 其中,所述拾音传感器的安装座基上设置一圈封闭胶。
[0029] 其中,所述音频传输线一端与拾音传感器焊接,另一端和接插件焊接。
[0030] 其中,所述耳塞式话筒与无线话筒发射器连接,所述无线话筒发射器包括:红外、 蓝牙、调频或者对讲机。
[0031] 进一步,所述无线话筒发射器与对应的无线话筒接收器无线连接。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33] 通过W上的分析可W得出,如果我们制作一款类似于耳塞型耳机款式的拾音话筒 产品,就能够达到抗噪声和防止啸叫的功效。在该创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应具有并满足 如下几个方面:
[0034] A.-个能够小巧、方便、舒适并隐蔽装戴在人体外耳管内的耳塞型产品;
[0035] B.在耳塞型外壳内设置高灵敏度的无方向压强式拾音传感器;
[0036] C.拾音传感器和音频传输线在壳体内要安装牢固,避免产生位移的振动;
[0037] D.耳塞入耳部分要具有很好的回弹性能,W确保与外界的隔音和装戴稳定性;
[0038] E.整个耳塞式话筒的音频传输线引出端,安装接缝都必须完全密封;
[0039] F.拾音传感器的音频信号由柔软的屏蔽音频传输线引出;
[0040] G.屏蔽音频传输线的另一端可W安装不同种类的接插件,W便于连接各种音频设 备。
【附图说明】
[0041] 图1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外形图。
[0042] 图2A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剖面图。
[0043] 图2B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剖面图。
[0044] 图3A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接收声音途径示意图。
[0045] 图3B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接收声音途径示意图。
[0046] 图4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安装示意图。
[0047] 图5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应用系统原理图。
[0048] 图6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与领夹话筒频谱测试原理图。
[0049] 图7A-图7F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与领夹话筒对比语音频谱图。
[0050] 图7A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你"。
[0051 ]图7B领夹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你"。
[0052] 图7E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好"。
[0053] 图7F领夹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好"。
[0054] 左侧(蓝色)频谱为耳塞式话筒测得,右侧(绿色)频谱为领夹式话筒测得。发音者 为女生。
[0055] 图8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抗噪性能测试原理图。
[0056] 图9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抗噪性能测试频谱图。
[0化7] 附图标记:
[005引耳塞套1、带导声管前盖2、透声滤网22、壳体3、拾音传感器4、驻极体电容咪41、封 闭胶42。音频传输线5、热塑套管52。和接插件6。
[0059] 无线话筒发射器7、无线话筒发射器A 71、无线话筒发射器B 72……无线话筒发射 器η 7η。
[0060] 无线话筒接收器8、调音台9、耳塞式话筒10、领夹式话筒20。话筒线A 1001、话筒线 B 1002。
[0061 ] 耳塞式话筒A 101、耳塞式话筒B 102……耳塞式话筒η lOn。
[0062] 功放11、音箱12、数字声卡13、USB连接线14、测试电脑15、音源电脑16、粉红噪音17 和数字音频处理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W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W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64] 实施例1
[0065]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一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包括:耳塞套1、带导声管 前盖2、壳体3、拾音传感器4、音频传输线5和接插件6;所述壳体3内置拾音传感器4、拾音传 感器4的安装座基、接线空腔和热塑套管52,所述热塑套管52内设置音频传输线5。
[0066] 音频传输线5-端与拾音传感器4焊接,另一端和接插件6焊接。
[0067] 耳塞式话筒与无线话筒发射器7连接,所述无线话筒发射器7包括:红外、蓝牙、调 频或者对讲机。无线话筒发射器7与对应的无线话筒接收器8无线连接。
[0068] 开发该话筒主要是与无线话筒发射器7比如无线话筒腰包发射机连接配套使用, 发明人W下对话筒的各种试验,连接W及测试也是结合无线话筒腰包发射机进行的。所W 对于驻极体话筒的放大电路w及无线发射器等将不进行探究。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耳塞式话 筒与腰包发射器连接即可方便使用。当然采用此项技术也适用于制作成其它同类的话筒产 品。
[0069] 耳塞式话筒的组件介绍:
[0070] 耳塞套:作为耳塞式话筒的一部分,耳塞套1采用抗噪声慢回弹耳塞,连接话筒与 耳朵,与耳道贴合。同时也是对耳塞式话筒抗噪声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创新产品 中,设计采用抗噪声慢回弹耳塞套,俗称记忆耳棉。运种耳塞套具有装戴柔软舒适,其回弹 记忆性能可与耳道紧密贴合,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0071] 拾音传感器:运是采集人体五官中从内部管腔传递来声音的元件,通过拾音传感 器作声机电转换获得音频电信号。发明人选用了高灵敏度无方向压强式驻极体电容咪头 41,外形尺寸是:直径9.70mm,高度4.50mm。其它技术参数如下: 频率范围 20Hz~16kHz 灵敏度 -4MB: 信噪比 60狐
[0072] 阻抗 3千欧 电压 额定1.5V-10V 苗流 300μΑ;,
[0073] 带导声管前盖2、壳体3采用卡口方式装配,所述带导声管前盖2由导声管和透声滤 网22组成。
[0074] 壳体与带导声管前盖:耳塞式话筒的外壳由壳体与带导声管前盖组成,分别通过 注塑成型,二者采用卡口方式装配。内置拾音传感器及其接线空腔。其中壳体部分的结构包 括热塑套管52和拾音传感器4的安装座基。
[0075] 带导声管前盖部分由导声管21和透声滤网22等组成,透声滤网是为了防止杂物掉 入而设置。在导声管外口前端设计有耳塞套1阻退环,W免使用后取出话筒时耳塞套1产生 位移或与带导声管前盖2分离。
[0076] 音频传输线:用于耳塞式话筒与接插件的连接。选用超细单忍屏蔽线,音频传输线 的外径1.8mm,屏蔽层为缠绕或编织方式,屏蔽线及线忍均为锻锡铜丝,锻锡的优点方便焊 接,抗铜表面氧化,线忍结构7/0.12MM,音频传输线长度一般为1米左右,表面护套材料:PVC 塑料,颜色:黑色。
[0077] 接插件6:用于与无线话筒发射器或携带式扩声器的连接。插头通常有Ξ种:MINI 4忍卡依插头、MINI 3忍卡依插头和φ3.5螺旋插头,本创新产品试验时采用的是MINI 4忍 卡依插头。关键是取决于所连接的设备接口。
[0078] W下是与部分主流无线话筒发射器连接话筒接口统计:
[0079] MINI 4忍卡依插头可适用于化11'6,6676'(1711日1111。,041;18,885,]\〇?1?0和115等品牌 产品。
[0080] MINI 3忍卡依插头可适用于Audio化chnia,AKG等品牌产品。
[0081 ]巧3.5螺旋插头可适用于5611]11161361',了41(5了41?等品牌产品。
[0082] 在完成了所有构成本实用新型产品组件的选配后,按照图4所示安装示意图进行 耳塞式话筒的组装。耳塞式话筒组装的工艺流程是:
[0083] A.将音频传输线5穿入壳体3,在壳体3内一端套上一段5mm热塑套管52,然后将音 频传输线5与驻极体电容咪头焊接;
[0084] B.在焊接点后8mm处加热把热塑套管52与音频传输线5固定,W防使用时拉动音频 传输线5会影响到焊点处受力;
[0085] C.在壳体内驻极体电容咪头41的基座上打一圈封闭胶42,将驻极体电容咪头41 固定在基座上;
[0086] D.在壳体3与带导声管前盖2的结合处均匀打一圈封闭胶42,通过卡口盖上带导声 管前盖2;
[0087] W上二处采用柔性封闭胶主要是为了防止漏气透声,运对于隔声效果的影响会较 大,必须予W重视。
[0088] E.将耳塞套1W旋转的方式安装到带导声管前盖2上,要求完全套入套紧。
[0089] F.最后在音频传输线5的另一端焊上所需的接插件6,同样,音频传输线5在接插件 6内需进行巧紧,W免焊点受力。
[0090] 在完成了本项实用新型的安装后,必定要了解该项实用新型产品的性能和效果。 由于运款耳塞式话筒具有其实际应用状态的特殊性,需要装戴在人耳上,其工作状态又要 依赖于声带和管腔运些人体五官器官的协调配合。因此如果采用通常话筒的测试方法并不 适合于运款话筒,或者说不能够如实反映该话筒的真实性能。所W,从目前的试验来说,只 能够对该话筒进行二项主要性能方面的对比测试。
[0091 ]第一项是在噪声环境条件下测试话筒在装戴前后的抗噪声能力,同时也能够说明 其防啸叫的效果。
[0092] 第二项是将该话筒与一款领夹式话筒同时在实际应用状态对多个单音节语音频 谱进行记录,通过相对比较分析可W得出一些基本性能特征,如拾音信号的大小,拾音频率 特性等。
[0093] 下面就运二项性能测试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0094] A.抗噪声能力的测试
[00M]如图8所示,耳塞式话筒10,测试一话筒放在领口位置(图8中上部),测试二话筒塞 入外耳道使用位置(图8中中部)。按照图8构建耳塞式话筒抗噪性能测试系统,采用粉红噪 音17作为测试音源,并最好测试噪声比环境噪音声压级大于30dBW上。测试噪声由音源电 脑16的音频输出经功放11到音箱12扩声;被测话筒连接无线话筒发射器7,比如腰包发射 机,经UHF频段无线传递到无线话筒接收器8连接数字声卡13输入测试电脑15后,由SMAART 声学测试软件A计权方式进行测量。
[0096] 发明人采用同一款耳塞式话筒,在W上同等的测试条件下,比较该话筒在通常领 夹话筒的装戴位置,W及将话筒装戴在外耳道处的实际使用位置对噪声的频谱区别,来分 析和判断该话筒在应用状态对噪声的隔离性能。
[0097] 图9是测得的耳塞式话筒抗噪性能频谱图。其中上部的±黄色频谱是在通常领夹 话筒的装戴位置所测得,下部的红色频谱是将话筒装戴在外耳道处的实际使用位置时测得 的结果。从二条噪声频谱特性的比较可W发现,耳塞式话筒对环境噪音的隔离性能是很好 的。尤其在500-lOKHz可W达到30地或W上的隔离度,其它显示频率也有明显的衰减。其中 高频段的抗噪能力要优于低频段。由此还能够得出,当该话筒在高声压级扩声场合作语音 拾音使用时,具有极好的防止啸叫能力。
[0098] B.语音频谱的对比测试
[0099] 按照图6构建领夹式话筒20及耳塞式话筒10频谱的测试系统,二个被测话筒分别 连接到各自的腰包发射机无线话筒发射器A 71、无线话筒发射器B 72,经UHF不同的二个频 段无线传递到双路无线话筒接收器8,然后分别经过话筒线A 1001、话筒线B 1002输入数字 声卡13的1和2输入口,数字声卡13的输出经USB连接线14接入测试电脑15,同时打开SMAART 声学测试软件的二个窗口,采用A计权方式对二个话筒的拾音频谱进行同步测量。
[0100] 此项测试的音源采用的是女声发音,二个拾音话筒分别装戴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领夹式话筒装戴在外衣领口位置,耳塞式话筒塞入一个耳朵的外耳道处。在运种条件下分 别作了 W下Ξ次同步对比测试。
[0101 ]第一至第Ξ次是分别对"你"、"们"、"好"3个单音节字的语音频谱测试。
[0102] 虽然在运种条件下,还没有发声时,领夹式话筒会接收较多的环境噪声,而耳塞式 话筒会隔离许多的本底噪音。但由于噪音声压级相对实际发声的音量较低,所W在语音频 谱的对比中对于噪声的影响可W忽略不计。
[0103] 图7A-图7F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与领夹话筒对比语音频谱图。Ξ个音节的频谱 对比可W得到:
[0104] 图7A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你"。
[0105] 图7B领夹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你"。
[0106] 图7E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好"。
[0107] 图7F领夹话筒的语音频谱图,单音节发声"好"。
[0108] 左侧蓝色频谱为耳塞式话筒测得,右侧绿色频谱为领夹式话筒测得。发音者为女 生。
[0109] 耳塞式话筒在人体耳道内的拾音信号并不弱,但二者的频谱有较大的差异;
[0110] 耳塞式话筒拾得的低频分量明显较多,并且在250Hz附近应该是装戴位置内管腔 的共鸣点;
[0111] 二种拾音方式对发音基频的反映是一致的;
[0112] 耳塞式话筒在人体耳道内拾得的2000化W上频率成分较少;
[0113] 耳塞式话筒很明显在中高频泛音部分衰减较多;
[0114] 耳塞式话筒几乎难W获得齿音信号,运也是中高频分量缺乏的因数之一。
[0115] 总之,W上的测试结果完全是拾音位置的不同所致,因为二种话筒采用的拾音咪 头是相同的,也反映了二种话筒拾音效果的区别。由于耳塞式话筒是通过人体五官内部拾 取声音,相对于在嘴前拾音的领夹话筒来说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W耳塞式话筒在实际 使用中,当接入到音频系统时,经过调音台或数字音频处理器对缺陷频段的修补如对250Hz W下频率作衰减或切除,对2000化-6300Hz进行提升补偿,将能获得一定的改善。
[0116] 为了便于本发明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应用系统原理 图,如图5所示,运种话筒实际应用时就像领夹式驻极体电容话筒一样,只要耳塞式话筒A 101、耳塞式话筒B 102……耳塞式话筒η lOn接入无线话筒接收器8无线发射腰包机或肩 挂、腰带扩音机就能够使用。在音频扩声系统中,可w针对该话筒频响方面的不足,在调音 台9或数字音频处理器18通道、功放11、音箱12中进行弥补和修饰,由于其具有很好的防啸 叫性能,所W进行音频调节和处理的余地是相当大的。
[0117] 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是一种适用于语音类拾音的产品。
[0118] 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产品适用于W下各个方面用作语言拾音:
[0119] 按话筒连接方式:连接无线话筒发射器包括红外,蓝牙,调频,对讲等各类发射器; 连接腰挂或肩挂扩音器等进行语言拾音,如图6所示。
[0120] 按使用场合:环境噪声较大或很大的场合包括军事、航天、矿产、工业、交通、工地 等;具有现场扩声并容易啸叫的场合包括舞台表演、报告演讲、教学授课、临场指挥、导览解 说等。
[0121]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产品具有W下特点:
[0122] 优点:抗噪声、防啸叫、装戴小巧、方便、舒适和隐蔽。
[0123] 缺点:齿音成分缺乏、高频分量较少需作补尚、低频分量较多需作衰减。
[0124] 本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创新技术同样适用于W此技术和方式设计制作的其它 拾音类话筒产品及其应用。比如可W制成一个耳朵中是放音耳塞,另一个耳朵中是拾音耳 塞的新型耳麦产品等。
[0125] W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W此为限,只 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W有各种变化。
【主权项】
1. 一种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套(1)、带导声管前盖(2)、壳体 (3)、拾音传感器(4)、音频传输线(5)和接插件(6);所述壳体(3)内置拾音传感器(4)、拾音 传感器(4)的安装座基、接线空腔和热塑套管(52),所述热塑套管(52)内设置音频传输线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套(1)采用抗 噪声慢回弹耳塞,连接话筒与耳朵,与耳道贴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导声管前盖(2)、 壳体(3)采用卡口方式装配,所述带导声管前盖(2)由导声管和透声滤网(22)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传感器(4)采 用驻极体电容咪(41 ),外形尺寸是:直径9.70mm,高度4.50mm,采集人体五官中从内部管腔 传递来声音的元件,通过拾音传感器作声机电转换获得音频电信号。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传感器(4)的 安装座基上设置一圈封闭胶(42)。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传输线(5) - 端与拾音传感器(4)焊接,另一端和接插件(6)焊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式话筒与无线 话筒发射器(7)连接,所述无线话筒发射器(7)包括:红外、蓝牙、调频或者对讲机。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话筒发射器 (7)与对应的无线话筒接收器(8)无线连接。
【文档编号】H04R1/08GK205430534SQ20152045957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发明人】唐由豫
【申请人】唐由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