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296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扳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ATCA(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高级电信计算平台)的扳键。
背景技术
ATCA采用了先进的点对点高速串行通信结构,支持多种高速串行通信技术。ATCA 板卡面积较大,宽度较宽,可以容纳多个大容量CPU。随着ATCA的发展,其所需要的各种配 件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扳键作为结构件的关键元件在ATCA的需求以及应用中尤其突出,扳 键在ATCA系统中既要实现在其转动时给板卡提供足够的插拔力,同时也要实现固定以及 对微动开关的压縮。 参见图1A和图1B,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应用于ATCA的扳键,其中,图IA为现有扳 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IB为现有扳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这种扳键由扳键前体101、扳 键后体102、扳键压体103和扳键弹簧104组成,扳键前体101的后部从扳键压体103中插 入,并与扳键后体102连接,弹簧104套在扳键后体102的凸起上,扳键后体102将扳键弹 簧104压縮到扳键压体103内,扳键压体103可以沿图IB中左右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扳键 压体可以勾住ATCA的面板,或者从ATCA面板上脱离,实现扳键功能。 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扳键压体横向移动实现扳键功 能,因此需要占用较大的活动空间,且容易在拨动扳键压体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用力不准而 造成扳键压体卡死的情况;并且,由于扳键前体和扳键后体之间通过装配连成一体,因此增 加了扳键制造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ATCA的扳键,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的扳键压体横向移动占用较大空间且容易卡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种扳键,应用于高级电信计算平台ATCA,包括扳键主体、扳键压体和扳键弹 簧,所述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所述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扳键弹簧套接在所 述扳键凸起上,所述扳键主体和所述扳键压体通过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
在一起。 所述连接凸起为一圆柱形卡销,所述连接孔为一圆形卡销孔,所述卡销插入所述 卡销孔后,所述卡销头部固定在所述扳键主体上。 所述扳键主体由扳键头部和扳键后部组成。 所述卡销孔开在所述扳键后部的中心位置。 所述扳键头部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扳键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柱的配合连接在所 述ATCA的面板上。 所述扳键压体的头部压住所述ATCA的微动开关的侧边上设置凸起的卡勾。
3[0013]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键由扳键主 体、扳键压体和扳键弹簧组成,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扳键 弹簧套接在扳键凸起上,扳键主体和扳键压体通过连接凸起与连接孔的配合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键在使用过程中,扳键压体通过扳键弹簧的配合,可以以连接孔为中 心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实现扳键的闭合和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由于 不必横向移动而是旋转操作,因此占用的活动空间较小,更加省力,且不易因为用力不准造 成扳键卡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扳键主体为一体成型,因此组成部件 的数量少于现有扳键,由此节省了扳键的制造成本。

图1A是现有扳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IB为现有扳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扳键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扳键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扳键与面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ATCA的扳键,包括扳键主体、扳键压体和扳键弹 簧,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扳键弹簧套接在扳键凸起上,扳 键主体和扳键压体通过连接凸起与连接孔的配合固定在一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加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扳键包括扳键主体201、扳键 压体202和扳键弹簧203,图2中以扳键主体201和扳键压体202之间通过卡销连接为例示 出。 其中,扳键主体201的头部2011为一不规则形状,在头部2011上开有固定孔 2014,扳键通过该固定孔2014与螺钉的配合可以与ATCA的面板进行连接;扳键主体201的 后部2012的中心位置开有一个卡销孔2013。扳键头部2011和扳键后部2012可以由锌合 金压铸成一体。 扳键压体202上设置有一个凸起的圆柱形卡销204,在卡销204上套接有一段扳 键弹簧203,卡销204插入扳键主体201上的卡销孔2013后,卡销204的头部从该卡销孔 2013上伸出,通过压紧该头部即可将扳键压体202与扳键主体201固定在一起。扳键压体 202也可以由锌合金压铸而成,与现有技术的塑料相比,当扳键压体202插入ATCA面板时不 会造成扳键压体刮伤,且不易断裂,提高了扳键的可靠性。 参见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扳键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 本实用新型扳键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扳键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中,扳键主体201的头部2011开有固定孔2014,扳键主体201的后部2012的中心位置开有一个卡销孔(图3A和图3B中未示出)。扳键压体202上设置有 一个凸起的圆柱形卡销204,在卡销204上套接有一段扳键弹簧203,卡销204插入扳键主 体201上的卡销孔后,卡销204的头部从该卡销孔2013上伸出,通过压紧该头部即可将扳 键压体202与扳键主体201固定在一起,如图3A和3B中,扳键弹簧203和扳键压体202下 部被扳键主体201遮住的部分用虚线示出。扳键压体202的上部左侧设置有卡勾2021,该 卡勾2021用于当扳键处于闭合状态下,卡紧ATCA的面板。 图3A中,示出了以卡销孔为中心扳键压体202旋转到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在扳键 弹簧203的配合下拨动扳键压体202头部至与水平位置垂直时,扳键压体202上的卡勾 2021卡入面板的卡孔内,扳键与面板之间固定连接,扳键处入闭合状态。 图3B中,是出了以卡销孔为中心扳键压体202旋转到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在闭合 状态下,反向拨动扳键压体202的头部,使卡勾2021从面板的卡孔内脱离,在扳键弹簧203 的作用下,扳键压体202恢复到松开状态,扳键处于打开状态。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扳键与面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扳键210、面 板220和螺钉230。在扳键210扳键主体头部上开有固定孔,螺钉230插入该固定孔后,旋 入面板220内,由此实现扳键210与面板220之间的固定连接。 当扳键210插入到面板220时,扳键压体顶住面板220上的开孔处,扳键弹簧扭动 使扳键压体进入面板220内部,这时扳键压体头部压住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产生一定的压 縮从而实现告警;同时扳键压体的卡勾部分钩住面板220内侧,从而使扳键210相对于面板 220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打开扳键210时,推动扳键210外侧的扳键压体头部使压体产生 转动,使扳键210脱出面板220而产生扳力,同时扳键压体脱离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复位产 生告警。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键由扳键主体、扳 键压体和扳键弹簧组成,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扳键弹簧套 接在扳键凸起上,扳键主体和扳键压体通过连接凸起与连接孔的配合固定在一起。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扳键在使用过程中,扳键压体通过扳键弹簧的配合,可以以连接孔为中心进行 转动,转动过程中实现扳键的闭合和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由于不必横 向移动而是旋转操作,因此占用的活动空间较小,更加省力,且不易因为用力不准造成扳键 卡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扳键主体为一体成型,因此组成部件的数量 少于现有扳键,由此节省了扳键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扳键,应用于高级电信计算平台ATCA,其特征在于,包括扳键主体、扳键压体和扳键弹簧,所述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所述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扳键弹簧套接在所述扳键凸起上,所述扳键主体和所述扳键压体通过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为一圆柱形卡销,所述连接 孔为一圆形卡销孔,所述卡销插入所述卡销孔后,所述卡销头部固定在所述扳键主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键主体由扳键头部和扳键后部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键,其特征,所述卡销孔开在所述扳键后部的中心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键头部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扳键通 过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柱的配合连接在所述ATCA的面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键压体的头部压住所述ATCA的微 动开关的侧边上设置凸起的卡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键,应用于高级电信计算平台ATCA,包括扳键主体、扳键压体和扳键弹簧,所述扳键主体上开有连接孔,所述扳键压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扳键弹簧套接在所述扳键凸起上,所述扳键主体和所述扳键压体通过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键在使用过程中,扳键压体通过扳键弹簧的配合,可以以连接孔为中心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实现扳键的闭合和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由于不必横向移动而是旋转操作,因此占用的活动空间较小,更加省力,且不易因为用力不准造成扳键卡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扳键主体为一体成型,因此组成部件的数量少于现有扳键,由此节省了扳键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5K7/12GK201515577SQ20092021912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应红力, 祝轶伟, 胡扬忠, 邬伟琪 申请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