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545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盖连动机构,特别是一种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应用于滑盖连动的结构亦随之不断创新, 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1208031号专利“滑盖装置”、公告第M297113号专利“滑动式枢钮器”、 公告第M379940号专利“滑盖装置之弹性单元改良结构”等专利案所公开的结构。但是其驱动该滑盖的结构大多只在考虑如何简便推移滑盖产生半自动开启或关闭状态,对于位移末端的缓冲或减速设计则较少见,即便是相关的设计都只是在末端设置弹性挡止组件,但这些组件的缓冲行程都极为短浅,致使该滑盖于开启或关闭过程的末端,容易产生较剧烈的滑动减速变化,造成该滑盖装置的反复冲击,进而影响相关组件的组装稳固性,甚至造成相关部品的损坏。为此,中国台湾专利200950462 “具有缓冲式滑盖功能之电子装置”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主要包含一本体及一可于该本体上滑动的滑盖,且于该本体与滑盖之间设有一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可于滑盖相对于本体滑动时产生一阻力,以减缓该滑盖的滑动速度; 然而,此种结构虽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滑盖因高速滑动及瞬间停止而造成的对产品的不良冲击,但却同时对推动滑盖的驱动力形成阻碍,造成使用者必须以较大的施力(同时驱动该滑盖并克服该缓冲单元的阻力)操作该装置,如此一来,不但影响其使用上的轻便性,也形成应用上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适用于大型电子产品的滑盖驱动,能有效避免过大的驱动力瞬间变化造成滑盖开启或关闭时的冲击,从而降低相关组件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其能产生滑顺的开启与关闭操作手感,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包括一座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第一导滑部,于该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第二导滑部,且于该第二导滑部中段设有一弯曲部;一滑座,其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上,且该滑座具有至少一与所述第一导滑部相组合的结合部,以使该滑座得以沿第一导滑部而于所述容置空间上形成滑移,另于该滑座上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至少一第一弹性件,其以一端枢结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接近弯曲部的部位,而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则枢结于该滑座的中段,藉以产生驱动该滑座向第二导滑部二端部滑动的力;至少一第二弹性件,其于操作过程中产生小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其以一端定位于所述容置凹部内,而其另一端则连结一于第三导滑部内滑动的导滑件,且于该导滑件上另枢接一于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0006]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座体于容置空间的二旁侧设有二平行延伸的第一导滑部。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容置空间内于对应该二第一导滑部的部位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二导滑部。依上述结构,其中所述滑座于接近二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分别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二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各组合件上则分别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本实用新型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适用于大型电子产品的滑盖驱动,能有效避免过大的驱动力瞬间变化造成该滑盖开启或关闭时的冲击,从而降低相关组件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其能产生滑顺的开启与关闭操作手感,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弹性件与滑座等部分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座体部分镂空以便于观视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动作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动作图(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动作图(三);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动作图(四);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动作图(五);图9为本实用新型于操作时的相关作用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座体1、滑座2、第一弹性件3及第二弹性件4。其中所述座体1上具有一容置空间11及至少一第一导滑部13,另于该容置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第二导滑部1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于该容置空间11的二旁侧设有平行延伸的第一导滑部13 (或为一凹陷的滑槽),且于容置空间11的二旁侧分别设有第二导滑部12 (或为一横设的侧导轨),于至少一第二导滑部12中段设有一弯曲部123 (图示中为逐渐扩张部的型式),弯曲部123能够逐渐改变二第二导滑部12的间距,而于二第二导滑部12朝二端部121、125与扩张部123之间分别形成一衔接的斜部122、124,且于该二端部 121,125上则分别设有定位凹部1211、1251,滑座2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上,于该滑座2 上设有至少一与该第一导滑部13相组合的结合部23,图示中为于滑座2 二旁对应于第一导滑部13 (滑槽)的部位设有二结合部23 (或为配合该滑槽的钩部),以供伸入该第一导滑部 13内形成结合,使该滑座2得以沿该第一导滑部13而于该容置空间11上形成滑移,另于该滑座2上接近第二导滑部12(侧导轨)旁侧的部位分别设有一容置凹部21,于各容置凹部 21内分别结合一由二片盖体相对结合的组合件22,且于各组合件22上设有一朝向该弯曲部123延伸的第三导滑部221 (或为一镂空的导槽),第一弹性件3于该图标中由多个弹簧 33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31、32上所组成,该第一弹性件3以一端(具弹性支架31的一端)枢结于所述容置空间11内接近扩张部123旁侧的部位,而该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具弹性支架32的一端)则枢结于所述滑座2的中段,第二弹性件4为一能够产生小于第一弹性件3弹力的弹性体,于该图标中由多个弹簧44分别以一端固定于组合件22内部,且各弹簧44的另一端结合于一 T形的导滑支架41上,且该导滑支架41并结合一于第三导滑部221 (导槽)内滑动的导滑件42,且该导滑件42另枢接一于第二导滑部12 上移动的移动件43 (或为一滚轮)。 如图4至8图,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应用时,将所述座体1结合于一电子产品的基座(或壳座)上,而将所述滑座2与该电子产品的滑盖相结合。操作时,当使用者推动开启滑盖时,连动该滑座2于所述容置空间11上滑移;滑座2由起始的端部121开始向另一端部125位移时,逐渐压缩该初始为伸展状态的第一弹性件3以储存能量,同时,该初始为拉伸状态的第二弹性件4随其逐渐收缩(释放能量),并带动所述导滑件42沿第三导滑部 221 (导槽)滑动,且驱动该移动件43 (滚轮)由起始的端部121脱离定位凹部1211,并经由斜部122滚动至弯曲部123内(如图4至图6所示),在此处,该第一弹性件3处于一最大被压缩(储存能量)状态,而第二弹性件4则处于一最大收缩(释放能量)状态,在此过程中,由于导滑件42受到第二弹性件4的收缩拉力而朝向弯曲部123方向滑移,因此会对滑座2形成一相同于滑移方向的推动,如此,能有效产生一协助压缩第一弹性件3的力量, 节省操作者推动开启滑盖(滑座幻时的施力;而当所述移动件43 (滚轮)滚动超过该弯曲部123位置之后,第一弹性件3即开始逐渐反向伸展(释放能量),以对滑座2 (滑盖)形成一推力,进而驱使该滑座2 (滑盖)持续滑动,此时,该斜部IM会对移动件43 (滚轮)的滚动形成一阻挡,并驱使导滑件42沿第三导滑部221 (导槽)逐渐反向拉伸该第二弹性件 4(如图7所示)以储存能量,进而对该滑座2 (滑盖)的滑移形成一逐渐增加的阻尼效果, 以减缓该滑座2 (滑盖)的滑动速度,且随着该移动件43 (滚轮)移至斜部IM末端时(第一弹性件3最大伸展位置),该阻尼效果为最大(第二弹性件4最大拉伸位置),藉此,使得该滑盖(滑座幻于完全开启(移动件43移至端部125的定位凹部1251内)前,藉此产生一极佳的末端缓冲效果(如图8所示),以避免该滑盖因在开启行程末端,产生过大的瞬间速度造成相关组件的不良冲击,进而降低相关组件因此的损坏现象。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于操作时的相关作用力曲线图,其中该纵轴为作用力F,横轴为行程D,F1曲线为滑盖于二斜部122、1 及弯曲部123内移动(克服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 时所需的原始操作施力曲线,F2曲线为第二弹性件4作用于滑盖(滑座2)的作用力曲线, 而F3曲线则为该Fl曲线与F2曲线相互抵消后的实际操作施力曲线。在实际应用时,依原始操作施力曲线Fl (不考虑第二弹性件4的作用力),在开启滑盖的前半段(即A至B点) 过程中,由于必须推动该滑盖(滑座2)并压缩该第一弹性件3以储存能量,因此其施力系逐渐增加,当该滑盖滑移至中段部位(即B点)时,其操作施力为最大值(re),而当滑盖通过中段部位进入开启滑盖的后半段(B至C点)过程,由于第一弹性件3逐渐伸展(释放能量)而辅助推动该滑盖(滑座2),且该操作施力逐渐下降,直至该滑盖完全开启(即C点) 后,该操作施力为整个单向行程的最低(图中以零表示),反之,当该滑盖反向进行关闭行程(即C至F点)时,于关闭滑盖(滑座2)的前半段过程(C至E点)中,反向的操作施力逐渐增加,当该滑盖滑移至中段部位(即E点)时,其操作施力为最大值,而当滑盖通过中段部位(即E点)进入关闭滑盖的后半段(即E至F点)过程,由于第一弹性件3逐渐伸展(释放能量)而辅助推动该滑盖(滑座2),因此该操作施力逐渐下降,直至该滑盖完全关闭(即F点)后,该操作施力为零,此即为一完整的滑盖开启与关闭行程;而依第二弹性件作用力曲线F2所示,该第二弹性件4依第一弹性件3的伸缩而产生一较小的反向作用力 (例如于B点产生一反向力FI,而于E点产生一反向力FJ),以抵消部分原始操作施力曲线Fl的作用力,如此即形成了如实际操作施力曲线F3所示的净作用力;藉此使该滑盖由关闭状态开启,或由开启状态关闭时,皆能产生一极佳的缓冲效果(最大阻尼效果),以避免因过大的速度造成滑盖的冲击,进而减少相关组件的损坏情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所述滑座2的弯曲部123除了为图示实施例中所示的向二旁外侧扩张的型态(使第二弹性件4收缩变形)外,其亦可为向内侧中央内缩的型态(使该第二弹性件4伸展变形),又或将二第二导滑部12对移动件43的作用力方向改变,且第二弹性件4的推拉方向亦配合变更时,均经由第二弹性件4产生辅助驱动或抑制滑座2所需的弹力,进而达到与前述需求相同的功效。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确能达成推动省力,且具有滑动缓冲保护的功效。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说明,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皆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座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第一导滑部,于该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第二导滑部,且于该第二导滑部中段设有一弯曲部;一滑座,其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上,且该滑座具有至少一与所述第一导滑部相组合的结合部,该滑座沿第一导滑部而于所述容置空间上形成滑移,另于该滑座上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至少一第一弹性件,其以一端枢结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接近弯曲部的部位,而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则枢结于所述滑座的中段;至少一第二弹性件,其以一端定位于所述容置凹部内,而其另一端则连结一于第三导滑部内滑动的导滑件,且于该导滑件上另枢接一于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座体的外旁侧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座体的内侧中央弯曲。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于容置空间的二旁侧设有二平行延伸的第一导滑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间内于对应所述二第一导滑部的部位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二导滑部。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导滑部于二端侧分别设一具有定位凹部的端部,且于二端部与弯曲部之间分别形成一衔接的斜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第二导滑部于二端侧分别设一具有定位凹部的端部,且于二端部与弯曲部之间分别形成一衔接的斜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第二导滑部于二端侧分别设一具有定位凹部的端部,且于二端部与弯曲部之间分别形成一衔接的斜部。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滑座于接近第二导滑部的旁侧部位设有一容置凹部,于该容置凹部内并结合一组合件,于该组合件上设有一朝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三导滑部。
1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该于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该导滑件另枢结在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所述在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该导滑件另枢结在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所述在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该导滑件另枢结在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所述于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并使该导滑件另枢结于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所述于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该导滑件另枢结于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多个弹簧的一端结合于滑座上,且其另一端结合于一导滑支架上,且该导滑支架结合所述于第三导滑部内滑移的导滑件,该导滑件另枢结于第二导滑部上移动的移动件。
21.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系由多个弹簧以二端分别结合于二相套合的弹性支架上所组成。
2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滑部为一滑槽。
3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3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3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3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4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部为一侧导轨。
41.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4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4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4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4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4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滑部为一镂空的导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辅助推动及末端缓冲效果的滑盖连动机构,其于一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第一导滑部,于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中段弯曲的第二导滑部,一滑座沿第一导滑部于容置空间上滑移,于滑座上设有至少一容置凹部,于容置凹部上设有一朝向第二导滑部中段弯曲部位延伸的第三导滑部,至少一第一弹性件以二端分别枢结于容置空间内与滑座上,至少一第二弹性件以一端结合于容置凹部内,其另一端则连结一于第三导滑部内滑动的导滑件,且导滑件另枢接一于第二导滑部上滚动的移动件。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过大的驱动力瞬间变化造成滑盖冲击,降低相关组件损坏的可能性;其具有滑顺的操作手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976373SQ20112005814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买健诚, 戴伟翰, 蔡健男 申请人: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