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臂架及设有该臂架的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588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强型臂架及设有该臂架的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起重机的臂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臂架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国内石油、石化、核电、风电、钢铁等大型工程项目中对超大设备的吊装需求,起重机越来越向超大型发展,其起升高度更高、工作幅度更大、起重能力更强,与此同时,也给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及使用等过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1是现有履带起重机的臂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 1所示臂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臂架的单节中间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中间臂的端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臂架是起重机的重要构件之一,履带起重机的臂架一般采用由主弦杆 4和腹杆5组成的桁架式结构,包括底节臂1、中间臂2、顶节臂3,各节之间采用销轴连接, 通过增减中间臂2的数量来实现不同的臂长组合,考虑到组装的方便性以及不同的工况需要,中间臂长度L 一般较长,如6m、9m或12m。从受力方面来讲,臂架属于双向压弯构件,即起重机吊载工作时,臂架在变幅平面和回转平面内都承受轴向力和弯矩的作用,因此从臂架截面分析,需要足够的截面积,以保证臂架截面强度,从而抵抗轴向力的作用,需要足够的截面宽度B和高度H以保证两个平面内的惯性矩,从而抵抗弯矩的作用。为了提高臂架的承载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大臂架的截面尺寸,而运输车辆和过路涵洞的高度限制又严重制约着截面的增大。为了实现超大吨位设备的吊装,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采用多机协同作业,即用多台中小型起重机来同时起吊,共同完成超大设备的吊装任务。这种情况下,对多台起重机的同步性要求很高,由于每台起重机都配有单独的控制系统,再加上载荷分配的问题,现场多机协同作业的安全预度很难保证,危险性很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发挥起重机起吊能力的60% 80%,性能利用率低。第二种方案,使用各种非标型起重机,即单纯为了获得大的起重能力,而专门设计的起重机,通常这种起重机设置在圆形轨道上,超起配重固定不动,具有超强的起重力矩, 但是整车只能以超起配重为中心,在轨道上回转变幅,不能带载行走,而且这种起重机只能在施工现场组装,装配拆卸周期长,影响施工进度。另外,圆形轨道对地面的承载力要求极高,通常需要事先对地面进行特殊处理,从而支付额外的附加费用。第三种方案,大量运用拆分装配技术,将一个超出运输要求的部件拆分成若干个小部件,再通过装配连接起来。例如现有方案中的装配式臂架,即将臂架的主弦杆与腹杆拆分,以满足运输要求,转场就位后再将腹杆与主弦杆通过销轴装配成一体。通常情况下,大吨位的臂架长度会达到一百多米,几百根的腹杆现场装配,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并且大大增加组装周期,降低使用效率,同时大量装配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生产难度以及设计成本的增加。[0010]因此,如何保证臂架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满足运输尺寸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臂架。该臂架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又能满足运输尺寸要求,为起重机向超大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上述臂架的起重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臂架,包括底节臂、顶节臂以及位于所述底节臂和顶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各所述中间臂为桁架式结构,包括主弦杆以及位于主弦杆之间的腹杆,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至少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三根平行布置的弦杆,其中第一弦杆在横截面上位于角点处,第二弦杆与所述第一弦杆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第三弦杆与所述第一弦杆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四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分两行横向排列。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的弦杆之间通过肋板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底节臂与其相邻的中间臂之间、中间臂之间以及顶节臂与其相邻的中间臂之间通过螺栓或销轴连接。优选地,各所述主弦杆的弦杆在横截面上呈圆形、正方形或矩形。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下车总成、超起配重、臂架以及超起桅杆,所述臂架的底节臂与所述下车总成的转台相铰接,所述臂架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臂架。优选地,具体为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加强型臂架结构,所述臂架采用复合式主弦杆,即各主弦杆分别由两根、三根、四根甚至更多的弦杆组合而成,以此来代替现有的一根主弦杆,通过复合式主弦杆的规格与臂架截面尺寸的优化组合,在满足运输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可极大地提高臂架的承载能力,同时复合式主弦杆中的单根弦杆规格,比现有的一根主弦杆规格减小,其下料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此外,与现有装配式臂架相比,其生产及装配难度大大降低,组装和实用性能大大提高。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臂架各节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其重量大大减轻,更加利于臂架工作时各节之间载荷的传递,符合构件实际的受力状态;而采用销轴连接,技术成熟稳定,可提高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起重机设有上述加强型臂架,由于上述加强型臂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加强型臂架的起重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图1是现有履带起重机的臂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臂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臂架的单节中间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中间臂的端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加强型臂架的俯视图;图7为图5所示加强型臂架的A-A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1.底节臂2.中间臂3.顶节臂4.主弦杆5.腹杆图5至图11中10.底节臂 20.中间臂 20-1.主弦杆 20_1_1.第一弦杆 20_1_2.第二弦杆20-1-3.第三弦杆20-2.腹杆20-2-1.上下腹杆20-2-2.左右腹杆30.顶节臂 40.下车总成50.超起配重60.臂架70.超起桅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臂架。该臂架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满足运输尺寸要求,为起重机向超大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上述臂架的起重机。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中的“上、下、左、右”等表示方位的用语是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不应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此外,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请参考图5、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加强型臂架的俯视图。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臂架属于桁架结构,主要由底节臂10、多节中间臂20以及顶节臂30等部件组成,各中间臂20的横截面尺寸相等。各中间臂20均由主弦杆20-1以及位于主弦杆之间的若干腹杆20-2组成,其中, 第一中间臂、第二中间臂、第三中间臂、第四中间臂在横截面上呈矩形,具有相同的空间截面尺寸,底节臂10、顶节臂30为变截面的四弦杆空间桁架。上述底节臂10、中间臂20以及顶节臂30的主弦杆端部均设有连接法兰,两两之间经法兰对接后,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其重量大大减轻,更加利于臂架工作时各节之间载荷的传递,符合构件实际的受力状态。当然,除了通过法兰结构和螺栓进行连接之外,各节臂之间还可以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与螺栓连接相比,销轴连接的技术成熟稳定,可提高装配效率。请参考图7,图7为图5所示加强型臂架的A-A视图。如图所示,该加强型臂架的各主弦杆20-1分别由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复合而成, 两根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并通过横向的肋板焊接连接,由于弦杆数量增加,因此承载能力也随之显著提升。由于主弦杆包含了两根弦杆,因此腹杆20-2的布局也需要作出调整,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中间臂上下腹杆20-2-1(即水平面内的腹杆)的两端与主弦杆20-1的第二弦杆20-1-2连接,而左右腹杆20-2-2(即竖平面内的腹杆)的两端与主弦杆20-1的第一弦杆20-1-1连接,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横截面尺寸。第二种是中间臂上下腹杆20-2-1的两端与主弦杆20-1的第二弦杆20_1_2连接, 而左右腹杆分为两层,第一层的两端与第一弦杆20-1-1连接,第二层的两端与第二弦杆 20-1-2连接,由于存在两层腹杆,因此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要高于上一种方式,但过多的腹杆不仅会增加制造难度和材料成本,而且会导致臂架自重过大,因此,综合来讲,第一种方式更为适宜。此外,弦杆之间不仅可以通过肋板进行连接,也可以保持适当间距仅在两端由连接部件进行连接。请参考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与上述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该加强型臂架的各主弦杆20-1也分别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不同之处就在于,两根弦杆在横截面上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 并通过纵向的肋板焊接连接,由于弦杆数量增加,因此承载能力也随之显著提升,其腹杆的布置方式具体可参考上文的描述。请参考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加强型臂架的各主弦杆20-1分别包括三根平行布置的弦杆,其中第一弦杆20-1-1在横截面上位于角点处;第二弦杆20-1-2与第一弦杆20-1-1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并通过纵向的肋板焊接连接;第三弦杆20-1-3与第一弦杆20-1-1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并通过横向的肋板焊接连接;第二弦杆20-1-2与第三弦杆20-1-3之间通过斜向的肋板焊接连接。中间臂左右腹杆20-2-2的两端与第二弦杆20-1-2连接,上下腹杆20-2-1的两端与第三弦杆20-1-3连接,三根弦杆的圆心连线呈三角形,具有十分牢固的稳定性。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加强型臂架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加强型臂架的各主弦杆20-1分别包括四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四根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分两行横向排列(也可以理解为分两列纵向排列),中间臂的左右腹杆和上下腹杆均位于外侧弦杆之间,具体可参考上文的描述。上述中间臂各主弦杆的弦杆采用无缝钢管制造,可以是圆管、方管、矩形管或其它异型管,其中圆弦杆件抵抗屈曲能力强、风阻力小,且杆件接头处力的传递更加稳定。[0063]当然,除了中间臂20,底节臂10和顶节臂30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加强,由于底节臂10和顶节臂30为变截面的四弦杆空间桁架,因此在具体结构上会有些细微的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结构进行设计。从臂架截面分析,通过复合式主弦杆的规格与臂架截面尺寸的优化组合,在满足运输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可极大地提高臂架的承载能力,同时复合式主弦杆中的单根弦杆规格,比现有的一根主弦杆规格减小,其下料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此外,与现有装配式臂架相比,其生产及装配难度大大降低,组装和实用性能大大提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主弦杆有多根弦杆复合而成的臂架,其各弦杆的实际尺寸与起重机额定负载等因素相关,设计人员可按照臂架设计流程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控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此外,本文对臂架中间臂的数量也不做限定,根据起重机负载能力的不同,可进一步增加或减小。上述四种主弦杆的复合方式仅是优选方案,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加强型臂架。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为节约篇幅,本文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请参考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除了上述整体式臂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下车总成40、超起配重50、臂架60以及超起桅杆70,所述臂架60的底节臂与所述下车总成40的转台相铰接, 所述臂架60具体采用上文所述的加强型臂架结构,可以实现起升、变幅、回转和带载行走全部动作,最大程度体现其实用性能,其余结构请参阅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上述起重机具体可以为超大吨位起重机,采用技术成熟稳定的履带或轮胎式行走装置,不仅控制性能和安全性能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而且接地比压小,地面环境适应性极强,不会增加额外的设计和使用费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起重机及加强型臂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加强型臂架,包括底节臂、顶节臂以及位于所述底节臂和顶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各所述中间臂为桁架式结构,包括主弦杆以及位于主弦杆之间的腹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至少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三根平行布置的弦杆,其中第一弦杆在横截面上位于角点处,第二弦杆与所述第一弦杆沿高度方向纵向排列,第三弦杆与所述第一弦杆沿宽度方向横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四根平行布置的弦杆,且所述弦杆在横截面上沿宽度方向分两行横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的弦杆之间通过肋板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节臂与其相邻的中间臂之间、中间臂之间以及顶节臂与其相邻的中间臂之间通过螺栓或销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型臂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弦杆的弦杆在横截面上呈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9.一种起重机,包括下车总成、超起配重、臂架以及超起桅杆,所述臂架的底节臂与所述下车总成的转台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具体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臂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具体为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臂架,包括底节臂、顶节臂以及位于所述底节臂和顶节臂之间的至少一节中间臂,各所述中间臂为桁架式结构,包括主弦杆以及位于主弦杆之间的腹杆,各所述主弦杆分别包括至少两根平行布置的弦杆。该臂架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满足运输尺寸要求,为起重机向超大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设有上述加强型臂架的起重机。
文档编号B66C23/70GK201999659SQ2011200684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余钦伟, 孙丽, 崔丹丹, 陈卫东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