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706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提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020149155. 9名称为《移动升降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为包括由水平支撑架和垂直支撑架构成的机架、吊篮、垂直轨道、 顶部滑轮、卷扬机,在所述的水平支撑架下设有移动轮和活动支撑腿。在所述的垂直支撑架上设有升降杆,所述的顶部滑轮设在所述的升降杆上。在所述的垂直支撑架上设有上下梯。 所述的垂直轨道设在所述的垂直支撑架的相对外侧,所述的吊篮上的小滑轮相对抱卡在所述的垂直轨道内。该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在搬运场地内移动,搬运方便,能实现物品的立体搬运,工作范围大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移动升降机。但其缺点是这种结构体积较大,对于空间有限的鱼仓来说使用不方便,还有更重要的是提升效率不高,每次提升只能是一次,不能连续将货物箱向上提送。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且能连续将货物向上提送的提升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提升机,包括有机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架、提升传动带、传动装置,所述机架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将货物箱从机架内腔底部提升至顶部的出口,而在机架(1)底部设置有能将货物箱放入内腔的进口,所述提升传动带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分别设置于机架内腔的左右两边上,所述提升传动带以同步转动的结构设置,并在提升传动带上分别设置有能将机架内腔中的货物箱运送至机架顶部的提升结构,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提升传动带联动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提升传动带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选择为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上转动轮,所述上转动轮固定于上轮轴上,上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下转动轮,所述下转动轮固定于下轮轴上,下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下轮轴通过所述的传动装置与电机的变速轴联动在一起,而所述提升传动带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上。再改进,所述提升传动带可优选为传动链条,在机架内腔的每一侧至少设置有两条传动链条,每条传动链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设置在一起,在机架内腔每一侧的上转动轮固定于同一根上轮轴上,在机架内腔每一侧的下转动轮固定于同一根下轮轴上。再改进,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有托架,所述托架以上下间隔分布固定于提升传动带的外周面上,在不同提升传动带上相邻的托架位于同一高度上。再改进,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机架的底部,传动装置包括有电机驱动其转动的变速机构、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固定于变速机构输出轴上的输出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于机架底部的下轮轴上,第一传动轮与输出轮通过第一传动带相互联动在一起,而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于机架另一侧底部的下轮轴上,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输出轮通过第二传动带相互联动在一起。再改进,所述机架出口的两侧面上还可分别开有能伸入手臂而方便提拎货物箱的缺口。再改进,所述机架的出口处设置有货物箱脱离托架后能自动将货物箱托住的托住
直O再改进,所述托住装置包括有托板,所述托板分布于机架内腔前后部等高位置,托板的后端能向上翻转90度的结构设置于机架的横杆上,在托板的后端通过拉簧使托板保持展平状态,在托板取于展平状态时位于前后部的相向端之间的距离要小于货物箱前后的宽度,而当托板各自向上翻转90度而变为竖向时,所述托板相向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货物箱前后的宽度,且托板的高度要低于提升传动带顶端的高度。再改进,所述机架的进口处还可脱卸式设置有便于将货物箱放入进口的进料斗。再改进,所述机架的左右外侧面上还可分别设置有上下间隔能穿插支撑杆的横管,左右两边的横管以对称设置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提升传动带及其设置于提升传动带上的提升结构,能将货物箱(如船仓中装鱼箱)连续从提升机的底部运送到顶部,每分钟可以垂直向上搬运15 20箱,有效降低了劳动力,不仅搬运货物箱效率高,时间短,而且本提升机体积小、重量轻,重量只有125 150公斤,搬运提升机十分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鱼船中装鱼箱搬运所不可缺少的工具。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图1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图2在脱去进料斗后的立体分解图;[0019]图5是图1在提升货物箱时的立体图;[0020]图6是图5不同角度的立体图;[0021]图7是图6在脱去进料斗后的立体图;[0022]图8是图1的正面投影图;[0023]图9是图8右视图;[0024]图10是图8俯视图;[0025]图11是图4中I部放大图;[0026]图12是图1中进料斗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提升机,包括有机体和电机。机体包括机架1、提升传动带2、传动装置。在机架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将货物箱4从机架1内腔底部提升至顶部的出口 11,在机架1出口 11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缺口 14,以便手臂经缺口 14伸入而方便提拎货物箱4。在机架1的左右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下间隔能穿插支撑杆的横管10, 左右两边的横管10以对称设置在一起。而在机架1底部设置有能将货物箱4放入内腔的进口 12,并在进口 12处脱卸式设置有便于将货物箱4放入进口 12的进料斗6。该进料斗 6的外端设置有能放置货物箱4的框架61,而进料斗6的内端通过两根插杆62横向插置于位于机架1内腔侧边上的插孔13中,在位于两根插杆62内端的下方焊接有底板63。所述提升传动带2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分别设置于机架1内腔的左右两边上,并以同步转动。 所述提升传动带2为传动链条,在提升传动带2上分别设置有能将机架1内腔中的货物箱 4运送至机架1顶部的提升结构。本提升结构包括有托架25,所述托架25以上下间隔分布固定于提升传动带2的外周面上,在不同提升传动带2上相邻的托架25位于同一高度上。 电机3通过传动装置与提升传动带2联动在一起。上述提升传动带2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为在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上转动轮21,所述上转动轮21固定于上轮轴22上,上轮轴22 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下转动轮23,所述下转动轮23固定于下轮轴M上,下轮轴M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下轮轴M通过所述的传动装置与电机3的变速轴联动在一起,而所述提升传动带2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 21和下转动轮23上。在机架1内腔的每一侧至少设置有两条传动链条,每条传动链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21和下转动轮23设置在一起,在机架1内腔每一侧的上转动轮 21固定于同一根上轮轴22上,在机架1内腔每一侧的下转动轮23固定于同一根下轮轴M 上。在机架1出口 11处还设置有货物箱4脱离托架25后能自动将货物箱4托住的托住装置。托住装置包括有托板5,托板5分布于机架1内腔前后部等高位置,托板5的后端能向上翻转90度的结构设置于机架1的横杆51上,在托板5的前端上表面还设置有缓冲块53, 在托板5的后端通过拉簧52使托板5保持展平状态,在托板5取于展平状态时位于前后部的相向端之间的距离H要小于货物箱4前后的宽度P,而当托板5各自向上翻转90度而变为竖向时,所述托板5相向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货物箱4前后的宽度P,且托板5的高度要低于提升传动带2顶端的高度。本实施例的提升传动带2为四条,也就是说,在四条传动链上的等高位置位置,即分别固定有一个托架25,四个托架25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搬运货物箱如装有鲜鱼的箱体时四个托架25同时扣住货物箱4的底部,然后随提升传动链向提升,而将货物提升至机架1的顶部出口 11。 上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机架1的底部,传动装置包括有电机3驱动其转动的变速机构、第一传动带31、第二传动带38、第一传动轮32、第二传动轮39、固定于变速机构输出轴 30上的输出轮33、所述第一传动轮32固定于机架1底部的下轮轴M上,第一传动轮32与输出轮33通过第一传动带31相互联动在一起,而所述第二传动轮39固定于机架1另一侧底部的下轮轴M上,第二传动轮39通过传动机构与输出轮33通过第二传动带38相互联动在一起。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轮35、第二从动轮、第一传动齿轮36、第二传动齿轮 37,所述第一从动轮35和第一传动齿轮36固定于第一从动轴361上,而第一从动轴361的两端能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的底座上,所述第二从动轮372和第二传动齿轮37固定于第二从动轴371上,而第二从动轴371的两端能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的底座上,所述第一从动轮 35通过第一从动带34与输出轮33联动在一起,而第一从动齿轮36与第二从动齿轮37相互为啮合在一起,而第二从动轮372通过第二传动带38与第二传动轮39相互联动在一起。[0030]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机,在机架1的底部当然还可设置有移动轮,能更方便移动提升机。上述的变速机构可采用变速箱等公知技术,在这里不再长细描述。以下对鱼船中鱼仓的鱼箱进行提货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选将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机放置于鱼船的鱼仓中,再将进料斗插置于机架的货物箱进口处,并将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接,开启电机开关,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四条提升传动带以垂直同步作上下循环转动,此时固定于提升传动上的托架,以四个为一个平面单元作循环移动,当鱼箱放入进料斗后,鱼箱从进料斗的外侧的框架滑入机架内腔的进料斗内侧,由于托架随着提升传动带的循环转动,当托架运动至鱼箱底部时,固定于四条传动链条上的托架组成同一平面的四个托架扣住于鱼箱的底部,鱼箱随托架的上升而被提升至机架顶部的出口处,位于机架顶部位置的船面上的人从机架的鱼箱出口将鱼箱提出。当鱼箱随托架的上升而到达鱼箱出口时,鱼箱随托架的上升会碰触位于机架两边的托板,托板通过铰轴向上翻转,因翻转后相对的两块托板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鱼箱的宽度P,所以鱼箱能顺利上升而到达机架的鱼箱出口处,由于托板的高度要低于提升传动带顶部的高度,当托架随提升传动带移动至上转动轮时,鱼箱已穿过托板的平面,托板因弹簧而自动展开,又因展开后的托板两边距离H要小于鱼箱的宽度P,所以在托架25绕过上转动轮而向下移动时,鱼箱就自动搁置于机架出口处的托板上而不会从机架内腔下掉。由于提升传动带上的托架为间隔分布的多组托架(即每为四个托架),所以可以将鱼箱连续往上搬运,因此搬运速度及快。又由于每次位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托架只搬运一箱鱼箱,所以上下鱼箱不会产生相互挤压而挤坏鱼箱内的鱼体。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搬运时间短,且搬运时不会压坏或挤坏箱体内的物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值得提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提升机,包括有机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架(1)、提升传动带 O)、传动装置,所述机架⑴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将货物箱⑷从机架⑴内腔底部提升至顶部的出口(11),而在机架(1)底部设置有能将货物箱(4)放入内腔的进口(12),所述提升传动带O)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分别设置于机架(1)内腔的左右两边上,所述提升传动带O)以同步转动的结构设置,并在提升传动带(2)上分别设置有能将机架(1)内腔中的货物箱(4)运送至机架(1)顶部的提升结构,所述电机C3)通过传动装置与提升传动带 (2)联动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传动带O)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为在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上转动轮(21),所述上转动轮固定于上轮轴02) 上,上轮轴0 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下转动轮 (23),所述下转动轮固定于下轮轴04)上,下轮轴04)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 ⑴上,下轮轴04)通过所述的传动装置与电机(3)的变速轴联动在一起,而所述提升传动带(2)分别设置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传动带( 为传动链条,在机架(1)内腔的每一侧至少设置有两条传动链条,每条传动链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上转动轮 (21)和下转动轮设置在一起,在机架(1)内腔每一侧的上转动轮固定于同一根上轮轴0 上,在机架(1)内腔每一侧的下转动轮固定于同一根下轮轴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有托架(25),所述托架0 以上下间隔分布固定于提升传动带( 的外周面上,在不同提升传动带( 上相邻的托架05)位于同一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机架⑴的底部, 传动装置包括有电机C3)驱动其转动的变速机构、第一传动带(31)、第二传动带(38)、第一传动轮(32)、第二传动轮(39)、固定于变速机构输出轴(30)上的输出轮(33)、所述第一传动轮(3 固定于机架(1)底部的下轮轴04)上,第一传动轮(3 与输出轮(3 通过第一传动带(31)相互联动在一起,而所述第二传动轮(39)固定于机架(1)另一侧底部的下轮轴04)上,第二传动轮(39)通过传动机构与输出轮(3 通过第二传动带(38)相互联动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出口(11)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能伸入手臂而方便提拎货物箱的缺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出口(11) 处设置有货物箱(4)脱离托架05)后能自动将货物箱(4)托住的托住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住装置包括有托板(5),所述托板(5)分布于机架(1)内腔前后部等高位置,托板(5)的后端能向上翻转90度的结构设置于机架(1)的横杆(51)上,在托板( 的后端通过拉簧(5 使托板( 保持展平状态,在托板(5)取于展平状态时位于前后部的相向端之间的距离(H)要小于货物箱(4)前后的宽度(P),而当托板( 各自向上翻转90度而变为竖向时,所述托板( 相向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货物箱(4)前后的宽度(P),且托板(5)的高度要低于提升传动带(2)顶端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进口(12) 处脱卸式设置有便于将货物箱(4)放入进口(12)的进料斗(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右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下间隔能穿插支撑杆的横管(10),左右两边的横管(10)以对称设置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提升机,包括有机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架(1)、提升传动带(2)、传动装置,所述机架(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出口(11),而在机架(1)底部设置有进口(12),所述提升传动带(2)以竖向上下循环的结构分别设置于机架(1)内腔的左右两边上,并在提升传动带(2)上分别设置有提升结构,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装置与提升传动带(2)联动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提升传动带及其设置于传动带上的提升结构,能将货物箱(如船仓中装鱼箱)连续从提升机的底部运送到顶部,每分钟可以垂直向上搬运15~20箱,有效降低了劳动力,不仅搬运货物箱效率高,时间短,而且本提升机体积小、重量轻,重量只有125~150公斤,搬运十分方便,特别是鱼船中装鱼箱搬运所不可缺少的工具。
文档编号B66F7/02GK201999685SQ2011201079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兆军 申请人:陈兆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