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955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灯装置,尤其是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微波雷达控制自动灯由于微波雷达传感器的体积所限只能做到传感、控制电路外置,传感和控制电路无法嵌入自动灯内部,生产和安装均有多不便,实际应用难以推鉴于上述原因,微波雷达控制自动灯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采用微型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使探测和控制电路占用的体积大幅减小,外置电路元器件均嵌入自动灯内部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生产和安装,容易推广。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是由市电,连接线,检测控制电路板,雷达传感器,电源转换电路板,发光器件,灯体构成;密封容器灯体的端部设置连接线,连接线的外端设置市电;灯体内的连接线端设置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下端设置检测控制电路板,检测控制电路板的下端设置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下部设置雷达传感器;连接线、检测控制电路板、雷达传感器、电源转换电路板、发光器件都设置在灯体内。所述的灯体的形状是球形。所述的灯体的形状是椭圆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市电由引入,经连接线连接至电源转换电路,由电源转换电路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给检测控制电路以及雷达传感器和发光器件供电。雷达传感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工作的,当探测范围内有物体移动时,雷达传感器输出与移动物体大小、速度等参数相关的电信号,该信号传至检测控制电路,由检测控制电路处理后与预设值进行比对,比对结果用于控制发光器件是否点亮工作,点亮时间长度达到预设值时关断。 由此达到“人入灯亮、人走灯灭”节能效果。多普勒效应简述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对移动时,观察者观察到波频被压缩,相反, 波频被拉伸。移动物体雷达探测器向外发射一个固定频率电磁波,遇到物体时被反射到雷达接收装置。当物体静止时,发射和反射波频率相等,当物体有移动时,反射波的频率被压缩或拉伸。雷达探测器内的检测器可以检测到这种频率变化并把频率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反应了该移动物体的移动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生产容易,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推广。有效的节约了用电量,从而节约了能源,达到环保的目的。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市电1,连接线2,检测控制电路板3,雷达传感器4,电源转换电路板5,发光器件6,灯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密封容器灯体7的端部设置连接线2,连接线2的外端设置市电1 ;灯体 7内的连接线2端设置电源转换电路板5,电源转换电路板5的下端设置检测控制电路板3, 检测控制电路板3的下端设置发光器件6,发光器件6的下部设置雷达传感器4 ;连接线2、 检测控制电路板3、雷达传感器4、电源转换电路板5、发光器件6都设置在灯体7内。所述的灯体7的形状是球形。所述的灯体7的形状是椭圆形。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是由市电(1),连接线(2),检测控制电路板 (3),雷达传感器(4),电源转换电路板(5),发光器件(6),灯体(7)构成;其特征在于密封容器灯体(7)的端部设置连接线(2),连接线(2)的外端设置市电(1);灯体(7)内的连接线⑵端设置电源转换电路板(5),电源转换电路板(5)的下端设置检测控制电路板(3), 检测控制电路板(3)的下端设置发光器件(6),发光器件(6)的下部设置雷达传感器(4); 连接线(2)、检测控制电路板(3)、雷达传感器(4)、电源转换电路板(5)、发光器件(6)都设置在灯体(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7)的形状是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7)的形状是椭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灯嵌入多普勒微波雷达装置,采用微型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使探测和控制电路占用的体积大幅减小,外置电路元器件均嵌入自动灯内部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生产和安装,容易推广;是由市电,连接线,检测控制电路板,雷达传感器,电源转换电路板,发光器件,灯体构成;密封容器灯体的端部设置连接线,连接线的外端设置市电;灯体内的连接线端设置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下端设置检测控制电路板,检测控制电路板的下端设置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下部设置雷达传感器;连接线、检测控制电路板、雷达传感器、电源转换电路板、发光器件都设置在灯体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节约了能源,达到环保的目的。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166738SQ2011201812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洪盛国 申请人:洪盛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