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849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属于夹持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的墙板 从模具中抬出来都是用细的钢丝绳套住墙板,然后用人工或者机械将墙板移到指定的地方。由于钢丝绳与墙板接触的面积太小,容易将墙板勒出沟痕,抬之前需要把钢丝绳套在墙板上,到地方需要把钢丝绳摘下来,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使用钢丝绳抬墙板不方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轴、第一绳索环和第二绳索环,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臂的上端设有第二绳索环,第二夹持臂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臂的上端设有第一绳索环,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交叉设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通过轴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共同作用夹持住墙板,使原来钢丝绳的小面积接触变成夹持板的大面积接触,对墙板损害较小。抬吊时夹持板下降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住墙板,在钢丝绳向上的作用力下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紧墙板,然后将墙板从模具中吊出放到指定地点,墙板着地后钢丝绳放松即可将夹持板移走,吊装墙板方便快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3是图I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f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包括第一夹持板I、第二夹持板2、第一夹持臂3、第二夹持臂4、轴5、第一绳索环6和第二绳索环7,所述第一夹持臂3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板I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臂3的上端设有第二绳索环7,第二夹持臂4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臂4的上端设有第一绳索环6,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交叉设置,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之间通过轴5铰接。第一绳索环6和第二绳索环7内均连接有钢丝绳8。所述第一夹持板I和第二夹持板2的内侧板壁上均设有圆锥形凸起9,以增加夹持板对墙板的摩擦阻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
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包括第一夹持板(I)、第二夹持板(2)、第一夹持臂(3)、第二夹持臂(4)、轴(5)、第一绳索环(6)和第二绳索环(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3)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板(I)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臂(3)的上端设有第二绳索环(7),第二夹持臂(4)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臂(4)的上端设有第一绳索环(6),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交叉设置,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之间通过轴(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I)和第二夹持板(2 )的内侧板壁上均设有圆锥形凸起(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板抬吊夹持钳,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臂的上端设有第二绳索环,第二夹持臂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臂的上端设有第一绳索环,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交叉设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通过轴铰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共同作用夹持住墙板,使原来钢丝绳的小面积接触变成夹持板的大面积接触,对墙板损害较小。抬吊时夹持板下降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住墙板,在钢丝绳向上的作用力下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紧墙板,然后将墙板从模具中吊出放到指定地点,墙板着地后钢丝绳放松即可将夹持板移走,吊装墙板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6C1/44GK202687778SQ20122034877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于海涛, 于智凤 申请人:哈尔滨爱瑞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