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543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伸入转盘大补芯的吊孔内部分的尺寸与所述吊孔相配合,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一用于安装销轴的孔,下端的右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的下端左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下缘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凸起伸入吊孔内时所述下缘贴在转盘大补芯的上表面。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与转盘大补芯的吊孔配合,提高吊装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起吊井上转盘大补芯时均是将多个吊钩分别伸入大补芯的不同吊孔内,然后用绳索拴住吊钩,将大补芯吊起。
[0003]但是目前的吊钩存在以下问题:吊钩与吊孔匹配度太低,在吊装过程中受力不均可能滑脱,尤其在吊装方瓦瞬间提开拉力突然释放的情况下,吊钩极有可能滑脱,导致安全事故;因吊钩太小、吊孔太大,如果吊钩在大补心吊孔内的位置没有选择好,大补心将不能被吊平,不容易快速平稳的将大补心放入转盘内,作业效率低下。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吊钩,能够更好地与转盘大补芯的吊孔配合,提高吊装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吊钩,能够更好地与转盘大补芯的吊孔配合,提高吊装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伸入转盘大补芯的吊孔内部分的尺寸与所述吊孔相配合,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一用于安装销轴的孔,下端的右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的下端左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下缘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凸起伸入所述吊孔内时所述下缘贴在转盘大补芯的上表面。
[0007]本技术方案为一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设计的一种吊钩,其尺寸进行重新设计,与吊孔配合更佳,安全性更高;其形状进行重新设计,不同于通常使用的吊钩,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与吊孔紧密配合,第一凸起在吊孔内卡住,第二凸起的下缘抵住转盘上表面,从而能够保证在吊装过程中吊钩不会脱出吊孔,大大地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中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I伸入转盘大补芯的吊孔内部分的尺寸与所述吊孔相配合,所述本体I的上端设有一用于安装销轴的孔14,下端的右侧设有第一凸起12,所述第一凸起1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I的下端左侧设有第二凸起13,所述第二凸起13的下缘131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凸起12伸入吊孔内时所述下缘131贴在转盘大补芯的上表面。
[0012]本技术方案为一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设计的一种吊钩,其尺寸进行重新设计,与吊孔配合更佳,安全性更高;其形状进行重新设计,不同于通常使用的吊钩,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与吊孔紧密配合,第一凸起12在吊孔内卡住,第二凸起13的下缘131抵住转盘上表面,从而能够保证在吊装过程中吊钩不会脱出吊孔,大大地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0013]其中,第一凸起12为长方体关键在于其上表面121为平面,以与吊孔内壁配合,图中的第一凸起12在右下角做了圆角,但其基本形状仍未长方体。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上转盘大补芯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I),所述本体(I)伸入转盘大补芯的吊孔内部分的尺寸与所述吊孔相配合,所述本体(I)的上端设有一用于安装销轴的孔(14),下端的右侧设有第一凸起(12),所述第一凸起(1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本体(I)的下端左侧设有第二凸起(13),所述第二凸起(13)的下缘(131)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凸起(12)伸入所述吊孔内时所述下缘(131)贴在转盘大补芯的上表面。
【文档编号】B66C1/24GK203820291SQ20142021158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正庭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