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849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机。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包括:标准节主体;连接套,连接套插接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端面和连接套的外壁面形成拐角边界面,且容纳部位于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标准节主体中部的一侧。以浸锌处理为例,由于在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因而当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在进行浸锌处理后,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二者连接处的多余的锌液会被容纳部吸收,从而使标准节主体的端面处不会留存有多余的锌层,从而消除了装配间隙,提高了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的整体组装可靠性。
【专利说明】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装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时,应将连接套插接在标准节主体的主弦管的末端,而后通过焊接将二者固定,并通过浸锌处理,以使升降机标准节组件整体具有防锈的特性。
[0003]由于主弦管末端的端面与连接套的外壁之间具有直角夹角空间,因而使得该处易留存多余的锌液,并最终在该处形成多余的锌层,造成积锌现象,从而导致当该连接套与下一级标准节主体连接后,相邻两个标准节主体之间的对接处因积锌层的存在而具有间隙或台阶差,不能紧密贴合,从而影响整体组成的导轨架的垂直度,同时影响传动部件运行时的顺畅性,进而将产生振动、冲击和噪音,甚至影响了升降机的运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准节组件与连接套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涂料层堆积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包括:标准节主体;连接套,连接套插接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端面和连接套的外壁面形成拐角边界面,且容纳部位于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标准节主体中部的一侧。
[0006]进一步地,标准节主体包括主弦管,主弦管具有中空腔体,连接套的一部分插接在主弦管的末端的中空腔体内,容纳部位于主弦管的末端与连接套交接的位置处。
[0007]进一步地,容纳部为设置在连接套的外壁上的环形凹槽。
[0008]进一步地,环形凹槽的槽壁为弧面形或折弯平面形。
[0009]进一步地,主弦管的末端为连接管段,连接管段具有变截面段,标准节主体与连接套连接后,主弦管的在变截面段处的内壁与连接套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部。
[0010]进一步地,主弦管的中空腔体的横截面积在变截面段处增大。
[0011]进一步地,在主弦管的变截面段处,中空腔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弦管的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2]进一步地,在变截面段处的中空腔体呈阶梯形腔体。
[0013]进一步地,标准节主体为多个,连接套为多个,相邻两个标准节主体通过四个连接套连接。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升降机标准节组件是上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套插接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标准节主体的末端端面和连接套的外壁面形成拐角边界面,且容纳部位于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标准节主体中部的一侧。以浸锌处理为例,由于在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因而当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在进行浸锌处理后,连接套与标准节主体二者连接处的多余的锌液会被容纳部吸收,从而使标准节主体的端面处不会留存有多余的锌层,从而消除了装配间隙,提高了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的整体组装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弦管与连接套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弦管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弦管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弦管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的立体视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10、标准节主体;11、主弦管;lla、中空腔体;llb、变截面段;12、横框;13、斜腹杆;20、连接套;30、容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准节组件与连接套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涂料层堆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
[0028]如图1至图7所示,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包括标准节主体10和连接套20,连接套20插接在标准节主体10的末端,连接套20与标准节主体10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30,标准节主体10的末端端面和连接套20的外壁面形成拐角边界面,且容纳部30位于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标准节主体10中部的一侧。
[0029]以浸锌处理为例,由于在连接套20与标准节主体10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30,因而当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在进行浸锌处理后,连接套20与标准节主体10 二者连接处的多余的锌液会被容纳部30吸收,从而使标准节主体10的端面处不会留存有多余的锌层,从而消除了装配间隙,提高了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的整体组装可靠性。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标准节主体10包括主弦管11,主弦管11具有中空腔体11a,连接套20的一部分插接在主弦管11的末端的中空腔体Ila内,容纳部30位于主弦管11的末端与连接套20交接的位置处。
[00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标准节主体10的末端端面为主弦管11的末端的端面,且该端面为垂直于连接套20外壁面的面,也就是该端面不是形成中空腔体Ila的内壁面。另外,上述的连接套20外壁面为连接套20的最长半径周向旋转而形成的外壁面,而在连接套20的外壁面上凹入的部分,不应理解为是连接套20的外壁面,而应理解为是在连接套20的外壁面上向内凹入形成的部分。因此,上述的拐角边界面在图1中所示的夹角范围为90度,与之相对的,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标准节主体10中部的一侧的区域范围为270度的夹角范围。
[0032]如图2至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弦管11的末端为连接管段,连接管段具有变截面段11b,标准节主体10与连接套20连接后,主弦管11的在变截面段Ilb处的内壁与连接套20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部30。由于主弦管11的末端具有变截面段11b,因而使得主弦管11与连接套20装配后,二者在变截面处存在间隙,从而使该间隙作为容纳部30,用以吸收多余的涂料。例如,锌液形成的锌层。
[0033]具体而言,请参考图2,为了保证主弦管11与连接套20的对接可靠性,通常在主弦管11的连接管段处将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稍稍增大,此时,连接套20可插入主弦管11的连接管段处并与主弦管11密闭配合。本申请中为了使连接套20与主弦管11处预留有容纳部30,因此在主弦管11的连接管段处设置变截面段11b,从而使连接套20与主弦管11装配后在二者的装配面之间形成有容纳部30,具体可参考图3和图4。
[0034]优选地,主弦管11的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在变截面段Ilb处增大。由于在变截面段11b,也就是在主弦管11的末端使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变大,因而有效增加了主弦管11末端与连接套20装配处的间隙,也就是增加了容纳部30的容纳体积,从而保证了锌液的吸收可靠性。
[0035]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主弦管11的变截面段Ilb处,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弦管11的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由于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沿远离主弦管11的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使主弦管11末端的内壁面为斜面,因而使主弦管11与连接套20连接后,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断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容纳槽,保证了锌液的吸收性能,并使主弦管11在端部处的结构强度变化较为均匀,有效避免主弦管11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该断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容纳槽沿主弦管11的端面向主弦管11的中部一侧凹入。
[0036]在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变截面段I Ib处的中空腔体I Ia呈阶梯形腔体。由于中空腔体Ila呈阶梯形腔体,且中空腔体Ila在主弦管11的末端处的横截面积变大,因而使主弦管11与连接套20连接后,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断面为四边形的环形容纳槽,保证了锌液的吸收性能。该断面为四边形的环形容纳槽沿主弦管11的端面向主弦管11的中部一侧凹入。
[0037]在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容纳部30为设置在连接套20的外壁上的环形凹槽。由于连接套20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因而当连接套20与主弦管11连接后,当主弦管11的端面刚好位于该环形凹槽处,该环形凹槽刚好向连接套20的中心侧凹入,从而保证了该处吸收锌液的可靠性,有效避免连接套20与主弦管11的端面处积聚多余的锌层。
[0038]优选地,环形凹槽的槽壁为弧面形或折弯平面形。不论环形凹槽的槽壁形状如何,其主要能够用于容纳多余的锌液即可。
[0039]如图6和图7所示,主弦管11为四个,四个主弦管11平行且相对设置,四个主弦管11与横框12、斜腹杆13 —起组成框架式的标准节主体10,横框12为三个,第一个横框12与四个主弦管11的上端连接,第二个横框12与四个主弦管11的中部连接,第三个横框12与四个主弦管11的下端连接;斜腹杆13为八个,标准节主体10的四周每个面上焊接两根斜腹杆13,每个斜腹杆13 —端焊在横框12上,一端焊在主弦管11上,且两根斜腹杆13交叉设置,四个面共八根斜腹杆13。由于设置有横框12和斜腹杆13,因而有效提高了标准节组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标准节组件的承力性能。
[0040]在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标准节主体10为多个,连接套20为多个,相邻两个标准节主体10通过四个连接套20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套20与标准节主体10的连接处没有多余的锌层堆积,因而当连接套20的两端均安装有标准节主体10时,相邻两个标准节主体10可无缝隙对接,从而提高了多个标准节主体10连接后的外观美观性,还有效提高了多个标准节主体10的连接可靠性。
[004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机。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升降机标准节组件是上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具有连接可靠性好的特点,因而有效提高了升降机的运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升降机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00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轨架组件,该导轨架组件包括上述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和设置在该升降机标准节组件上的齿条。
[0043]采用上述的结构的标准节主体10和连接套20连接,可以有效消除二者连接处,也就是主弦管11末端端面的积锌现象,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标准节主体10可无间隙对接、止口端面可紧密贴合,使主弦管11的末端端面更平滑、无积锌层,有利于提高升降机的运行稳定性。
[004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45]1.消除了连接套20与主弦管11的端面处的积锌现象;
[0046]2.保证了标准节主体10与齿条的对接可靠性,使主弦管11的端面受力更均匀,保证标准节主体10的结构不易变形;
[0047]3.使升降机运行更加平稳,有效减小了振动、冲击和噪音。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准节主体(10); 连接套(20),所述连接套(20)插接在所述标准节主体(10)的末端,所述连接套(20)与所述标准节主体(10)的连接处具有用于吸收涂料层的容纳部(30),所述标准节主体(10)的末端端面和所述连接套(20)的外壁面形成拐角边界面,且所述容纳部(30)位于所述拐角边界面的靠近所述标准节主体(10)中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主体(10)包括主弦管(11),所述主弦管(11)具有中空腔体(11a),所述连接套(20)的一部分插接在所述主弦管(11)的末端的所述中空腔体(Ila)内,所述容纳部(30)位于所述主弦管(11)的末端与所述连接套(20)交接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30)为设置在所述连接套(20)的外壁上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为弧面形或折弯平面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弦管(11)的末端为连接管段,所述连接管段具有变截面段(11b),所述标准节主体(10)与所述连接套(20)连接后,所述主弦管(11)的在所述变截面段(Ilb)处的内壁与所述连接套(20)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纳部(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弦管(11)的所述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变截面段(Ilb)处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弦管(11)的所述变截面段(Ilb)处,所述中空腔体(Ila)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主弦管(11)的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截面段(Ilb)处的所述中空腔体(Ila)呈阶梯形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主体(10)为多个,所述连接套(20)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标准节主体(10)通过四个所述连接套(20)连接。
10.—种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标准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标准节组件是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标准节组件。
【文档编号】B66B7/00GK204237394SQ20142070692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丁丁, 涂幼新, 许辉, 赵红旗, 蔡宝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