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感薄膜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7789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感薄膜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力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感薄膜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压感薄膜是一种薄膜式的压力传感器,可感测到压力大小、压力分布及受压的面积大小等压力信息,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应用价值,比如土压力的分布测试、坐垫受压分布测试、床垫受压分布测试、脚底压力分布测试等。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柔性压力分布式传感器,一般采用聚酯薄膜制作而成,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抗蠕变能力相对较弱、耐久性相对较差、温度使用范围小、制作方法较复杂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所描述问题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压感薄膜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措施是:其制作方法为如下步骤:(a)裁剪两张相同尺寸大小的薄膜;(b)分别在两张薄膜上使用导电银浆印刷条形电极;(c)分别在两张薄膜印刷有条形电极的一面使用导电复合材料印刷敏感条;(d)在其中一张薄膜印刷有条形电极和敏感条的一面四周边缘处印刷密封胶;(e)将两张薄膜压合在一起,便得到压感薄膜。其中,薄膜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厚度可以是0.05~0.3mm。导电银浆采用市售的即可,可以是树脂基。印刷敏感条的导电复合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树脂或苯氧树脂;并含有补强填料,可以是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导电填料可采用纳米炭黑颗粒。印刷的敏感条比条形电极长度短但宽度更宽;两者的印刷位置是重合的;在长度方向上,条形电极的两端未被敏感条覆盖,但在宽度方向上,敏感条将条形电极完全覆盖;未被覆盖的电极两端可以用于连接测试线。两张薄膜压合时,薄膜被印刷的一面都在内侧,且它们的条形电极的方向要错开,不能重合,相互之间的角度宜为45~9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的压感薄膜可用于感测压力,且抗蠕变能力更强、耐温范围更宽、使用更耐久;由于采用的薄膜很薄,印刷层厚度也很薄,所以压感薄膜整体厚度非常薄,便于实际应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步骤少、方法更简易,可实现多种尺寸、规格压感薄膜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薄膜上印刷好条形电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印刷好敏感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印刷好密封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张薄膜压合后的示意图。

图中,1.薄膜,2.条形电极,3.敏感条,4.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裁剪两张聚酰亚胺薄膜(1),为正方形,尺寸为100mm×100m,然后分别在两张薄膜(1)上使用市售的导电银浆印刷4条平行的条形电极(2),如图1所示。配制导电复合材料,采用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材料,三氧化二铝为补强材料,炭黑颗粒为导电填料;利用导电复合材料在两张薄膜(1)印刷有条形电极(2)的一面印刷敏感条(3),敏感条(3)与条形电极(2)是重合的,但敏感条(3)比条形电极(2)长度短但宽度更宽,如图2所示。再采用市售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在其中一张薄膜(1)的同一面四周边缘处印刷密封胶(4),如图3所示。最后将两张薄膜(1)压合,有印刷材料的一面在内侧,压合时它们的条形电极(2)之间的相对角度为90度,如图4所示,此时得到一种压感薄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压感薄膜制作方法,通过在两张聚酰亚胺薄膜上分别依次印刷条形电极、敏感条、密封胶,然后将两张薄膜压合而成。敏感条由导电复合材料印刷而成,为提高耐久性与降低材料的蠕变,导电复合材料的基体采用聚酰亚胺或苯氧树脂,并加入补强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作方法简易,制作的压感薄膜抗蠕变能力强、耐久性更好、规格尺寸可多变。

技术研发人员:廖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波
技术研发日:2016.03.13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