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瓦用卷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1463阅读:1219来源:国知局
彩钢瓦用卷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卷材及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彩钢瓦用卷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涂料向水性涂料方向发展已成为涂料界的共识。而水性紫外光固化体系因其具有无污染、无毒性、无刺激性和安全生产等优点,是目前较为活跃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是面向未来的绿色环保产品。

彩钢瓦又称彩色压型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现有的彩钢瓦用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使用,会产生彩钢瓦生锈的问题。

彩钢瓦用卷材是一种覆盖在彩钢瓦上的一层保护层,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防水性能优的彩钢瓦用卷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彩钢瓦用卷材,本彩钢瓦用卷材具有防水性能优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彩钢瓦用卷材,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在基层上侧固定有上无纺布层,在基层下侧固定有下无纺布层,在上无纺布层外还固定有上防水层,下无纺布层外还固定有下防水层;基层和上无纺布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相固连,基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相固连,上无纺布层和上防水层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相固连,下无纺布层和下防水层之间通过第四粘胶层相固连。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彩钢瓦用卷材的制作方法,本彩钢瓦用卷材的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效率高、卷材质量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彩钢瓦用卷材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的制作;选择经编布作为基层,经编布采用经编机编织而成;

b、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的选用,选购市场上现有的无纺布来作为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

c、第一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基层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一粘胶层,将上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一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上无纺布层覆、第一粘胶层和基层紧紧压持在一起;

d、第二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基层另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二粘胶层,将下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二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下无纺布层、第二粘胶层、基层、第一粘胶层和上无纺布层紧紧压持在一起;

e、第三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上无纺布层外涂覆有第三粘胶层,将上防水层覆盖在第三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上防水层固定在上无纺布层上;

f、第四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下无纺布层外涂覆有第四粘胶层,将下防水层覆盖在第四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下防水层固定在下无纺布层上,从而形成彩钢瓦用卷材半成品;

g、烘干定型;通过烘干装置将彩钢瓦用卷材半成品进行烘干定型成为彩钢瓦用卷材。

步骤c/d/e和f中的涂覆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胶桶和工作桶,胶桶上部具有盖板,盖板下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输出轴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数量为5个,即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第四搅拌叶片和第五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的截面呈s形,第二搅拌叶片的截面呈n,第三搅拌叶片的截面呈m,第四搅拌叶片的截面呈w,第五搅拌叶片的截面呈s形,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第四搅拌叶片和第五搅拌叶片由高到低依次设置,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3.14cm,第二搅拌叶与第三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4.14cm,第三搅拌叶与第四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5.14cm,第四搅拌叶与第五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4.14cm;胶桶还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处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第一端口与所述进口相连接,第二端口通过一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接,在水管中设置有电磁阀,第三端口为补料端口;所述的出口通过输送管与工作桶相连通,在输送管中设置有输送泵,工作桶上部具有开口,在底座上还固定有用于放置的放置台,放置台上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与第一气缸相连,放置板呈四方形,放置板四个角落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四个定位夹,四个定位夹分别夹持在放置板的四个角落上;放置台上方与工作桶上方之间设置有导轨,导轨通过若干立柱一固定在底座上,导轨中设置有滑块,滑块下部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刷子,所述的刷子能进入到开口中,在立柱一上固定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导轨的布置方向相平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相固定,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方向相垂直;工作桶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高位探头与工作桶最上方的距离为3cm,液位传感器的低位探头与工作桶最下方的距离为3cm,在底座上还设置有plc可编程控制器,液位传感器、电磁阀、输送泵、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均通过线路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涂覆装置的工作原理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若干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胶桶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启动电磁阀,通过水管向第二端口进行输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补料端口给胶桶中的原料进行补料,调制好的涂料在输送泵的作用下经过输送管输送到工作桶中,第一气缸控制放置板的前后移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分别控制刷子的左右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卷材进行涂料,液位传感器可对工作桶内的涂料进行实时监测,随时进行补充,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液位传感器、电磁阀、输送泵、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控制。

步骤c/d/e和f中的压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固定在上述的底座上,上述的放置板处于第一气缸和底板之间,底板的高度比放置台的高度低1cm,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定位平台,定位平台通过若干立柱二固定在底板上,在定位平台下部设置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定位平台下部处,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下侧面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下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纹路。将卷材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启动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对卷材进行压紧,卷材通过橡胶垫的纹路压紧成所需的形状。

步骤g中的烘干装置包括底架,在底架上设置有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通过主动电机驱动,在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之间套设有环形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为不锈钢网,在输送带下方设置有安装框,在安装框内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在安装框下部还固定有若干送风管,送风管的数量与电加热管的数量相同,送风管与电电加热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送风管一端为封闭端,送风管另外一端为进风端,送风管上管壁处开设有若干出风口,在底架上固定有加热桶,在加热桶内装有导热油,加热桶底部设置有若干电加热丝,加热桶上部的一侧开设有出口,加热桶上部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处连接有风机,出口处通过连接管与送风管的进风端相连通。通过若干电加热丝对加热桶加热,导热油辅助加热,使加热桶对空气加热效果更加好;风机将空气吹进加热桶中,经过加热桶加热后从出口进入送风管的进风端,经过送风管后加热的空气从出风口出去,流向电加热管,空气经过电加热管再次加热,最后空气流向传送带下方,从而对传送带上的卷材起到烘干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彩钢瓦用卷材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涂覆装置中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使卷材的涂覆均匀、快速。

2、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紧装置的压紧气缸、压板和橡胶垫,使卷材压紧效果好。

3、本发明通过设置烘干装置的电加热管和加热桶,使空气二次加热,烘干效果更加好。

4、本发明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和补料端口,实现自动补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5、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第四搅拌叶片和第五搅拌叶片,具有搅拌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彩钢瓦用卷材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涂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涂覆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胶桶;3、工作桶;4、电机;5、搅拌叶片;6、第一端口;7、第二端口;8、第三端口;9、电磁阀;10、输送管;11、输送泵;12、放置台;13、放置板;14、导轨;15、立柱一;16、滑块;17、第一气缸;18、第二气缸;19、第三气缸;20、plc可编程控制器;21、刷子;22、液位传感器;23、底板;24、立柱二;25、压紧气缸;26、定位平台;27、压板;27a、橡胶垫;28、底架;29、主动辊筒;30、从动辊筒;31、主动电机;32、输送带;33、安装框;34、电加热管;35、干送风管;36、加热桶;37、电加热丝;38、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彩钢瓦用卷材,包括基层,在基层上侧固定有上无纺布层,在基层下侧固定有下无纺布层,在上无纺布层外还固定有上防水层,下无纺布层外还固定有下防水层;基层和上无纺布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相固连,基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相固连,上无纺布层和上防水层之间通过第三粘胶层相固连,下无纺布层和下防水层之间通过第四粘胶层相固连。

如图1所示,彩钢瓦用卷材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的制作,选择经编布作为基层,经编布采用经编机编织而成;

b、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的选用,选购市场上现有的无纺布来作为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

c、第一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基层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一粘胶层,将上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一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上无纺布层覆、第一粘胶层和基层紧紧压持在一起;

d、第二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基层另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二粘胶层,将下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二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下无纺布层、第二粘胶层、基层、第一粘胶层和上无纺布层紧紧压持在一起;

e、第三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上无纺布层外涂覆有第三粘胶层,将上防水层覆盖在第三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上防水层固定在上无纺布层上;

f、第四次复合;通过涂覆装置在下无纺布层外涂覆有第四粘胶层,将下防水层覆盖在第四粘胶层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下防水层固定在下无纺布层上,从而形成彩钢瓦用卷材半成品;

g、烘干定型;通过烘干装置将彩钢瓦用卷材半成品进行烘干定型成为彩钢瓦用卷材。

如图2、图3所示,步骤c/d/e和f中的涂覆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胶桶2和工作桶3,胶桶2上部具有盖板,盖板下部用螺栓固定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竖直向下,输出轴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5的数量为5个,即第一搅拌叶片5、第二搅拌叶片5、第三搅拌叶片5、第四搅拌叶片5和第五搅拌叶片5,第一搅拌叶片5的截面呈s形,第二搅拌叶片5的截面呈n,第三搅拌叶片5的截面呈m,第四搅拌叶片5的截面呈w,第五搅拌叶片5的截面呈s形,第一搅拌叶片5、第二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5、第四搅拌叶片5和第五搅拌叶片5由高到低依次设置,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3.14cm,第二搅拌叶与第三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4.14cm,第三搅拌叶与第四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5.14cm,第四搅拌叶与第五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为4.14cm;胶桶2还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处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6、第二端口7和第三端口8,其中第一端口6与进口相连接,第二端口7通过一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接,在水管中设置有电磁阀9,第三端口8为补料端口;出口通过输送管10与工作桶3相连通,在输送管10中设置有输送泵11,工作桶3上部具有开口,在底座1上还用螺栓固定有用于放置的放置台12,放置台12上设置有放置板13,放置板13与第一气缸17相连,放置板13呈四方形,放置板13四个角落处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四个定位夹,四个定位夹分别夹持在放置板13的四个角落上;放置台12上方与工作桶3上方之间设置有导轨14,导轨14通过若干立柱一15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导轨14中设置有滑块16,滑块16下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8,第二气缸18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二气缸18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刷子21,刷子21能进入到开口中,在立柱一15上焊接固定有第三气缸19,第三气缸19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导轨14的布置方向相平行,第三气缸19的活塞杆与滑块16相固定,第一气缸17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方向相垂直;工作桶3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2,液位传感器22的高位探头与工作桶3最上方的距离为3cm,液位传感器22的低位探头与工作桶3最下方的距离为3cm,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plc可编程控制器20,液位传感器22、电磁阀9、输送泵11、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和第三气缸19均通过线路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20相连接。涂覆装置的工作原理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启动电机4,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若干搅拌叶片5转动,搅拌叶片5对胶桶2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启动电磁阀9,通过水管向第二端口7进行输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补料端口给胶桶2中的原料进行补料,调制好的涂料在输送泵11的作用下经过输送管10输送到工作桶3中,第一气缸17控制放置板13的前后移动,第二气缸18和第三气缸19分别控制刷子21的左右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放置在放置板13上的卷材进行涂料,液位传感器22可对工作桶3内的涂料进行实时监测,随时进行补充,plc可编程控制器20实现对液位传感器22、电磁阀9、输送泵11、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和第三气缸19的控制。

如图4所示,步骤c/d/e和f中的压紧装置包括底板23,底板23用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放置板13处于第一气缸17和底板23之间,底板23的高度比放置台12的高度低1cm,在底板23上方设置有定位平台26,定位平台26通过若干立柱二24焊接固定在底板23上,在定位平台26下部设置有压紧气缸25,压紧气缸25的缸体固定在定位平台26下部处,压紧气缸2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压紧气缸2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压板27,压板27下侧面固定有橡胶垫27a,橡胶垫27a下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纹路。将卷材放置在底板23上,然后启动压紧气缸25,压紧气缸25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压板27向下移动,压板27对卷材进行压紧,卷材通过橡胶垫27a的纹路压紧成所需的形状。

如图5所示,步骤g中的烘干装置包括底架28,在底架28上设置有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主动辊筒29和从动辊筒30,主动辊筒29通过主动电机31驱动,在主动辊筒29和从动辊筒30之间套设有环形的输送带32,输送带32为不锈钢网,在输送带32下方设置有安装框33,在安装框33内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34;在安装框33下部还固定有若干送风管35,送风管的数量与电加热管34的数量相同,送风管与电电加热管34一一对应设置,送风管一端为封闭端,送风管另外一端为进风端,送风管上管壁处开设有若干出风口,在底架28上固定有加热桶36,在加热桶36内装有导热油,加热桶36底部设置有若干电加热丝37,加热桶36上部的一侧开设有出口,加热桶36上部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处连接有风机38,出口处通过连接管与送风管的进风端相连通。通过若干电加热丝37对加热桶36加热,导热油辅助加热,使加热桶36对空气加热效果更加好;风机38将空气吹进加热桶36中,经过加热桶36加热后从出口进入送风管的进风端,经过送风管后加热的空气从出风口出去,流向电加热管34,空气经过电加热管34再次加热,最后空气流向传送带下方,从而对传送带上的卷材起到烘干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胶桶2;工作桶3;电机4;搅拌叶片5;第一端口6;第二端口7;第三端口8;电磁阀9;输送管10;输送泵11;放置台12;放置板13;导轨14;立柱一15;滑块16;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第三气缸19;plc可编程控制器20;刷子21;液位传感器22;底板23;立柱二24;压紧气缸25;定位平台26;压板27;橡胶垫27a;底架28;主动辊筒29;从动辊筒30;主动电机31;输送带32;安装框33;电加热管34;干送风管35;加热桶36;电加热丝37;风机3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