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8705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属于编织领域,上述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编织层、透气层和保暖层,编织层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编织结构单元由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每个编织结构单元包括至少4条经线、至少2条第一纬线和至少4条第二纬线,经线垂直于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设置,第一纬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纬线,相邻第一纬线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纬线。这种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能好,编织层中的纬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且采用特殊的编织结构,使得这种面料致密性、韧性、和耐磨损性能都得到显著提升。
【专利说明】
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于衣物面料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或者户外工作者,由于他们经常在户外或者野外,他们的衣物会经常在暴晒、霜冻和降雨等极端天气下使用,这就对衣物的面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面料基本都采用一种简单的二层纺织结构,仅仅具有防绒的效果,这种面料很难达到防水和透气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旨在改善现有的面料防水、透气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编织层、透气层和保暖层,编织层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编织结构单元由经线、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编织而成,每个编织结构单元包括至少4条经线、至少2条第一玮线和至少4条第二玮线,经线垂直于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设置,第一玮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玮线,相邻第一玮线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玮线。
[000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经线的直径大于第一玮线的直径和第二玮线的直径。
[000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经线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与第四经线分别与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相互交错。
[000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2条第一玮线包括第一玮线A和第一玮线B,至少4条第二玮线包括第二玮线A、第二玮线B、第二玮线C、及第二玮线D,第一玮线A和第一玮线B之间设置有第二玮线A和第二玮线B,第二玮线C和第二玮线D设置于第一玮线B的远离第一玮线A的一端。
[000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玮线A、第二玮线A、第二玮线C、及第二玮线D均与第一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玮线B和第一玮线B均与第一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玮线A和第二玮线A均与第二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玮线B、第一玮线B、第二玮线C、及第二玮线D均与第二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玮线A、第二玮线B、第一玮线B、以及第二玮线C均与第三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和第二玮线D均与第三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2]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玮线B和第二玮线C均与第四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第二玮线A、第二玮线B、和第二玮线D均与第三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均与第一玮线A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均与第一玮线A的上表面相接触。
[001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均与第一玮线B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均与第一玮线B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具有层状结构,从上之下依次为防水层、编织层、透气层和保暖层。其中,防水层位于该面料的外表面,使其具有高度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避免面料在阴雨天变的潮湿。保暖层位于该面料的内表面,使其保暖性能更好,质地更加柔软,同时还能增加面料的厚实感。透气层位于编织层和保暖层之间,透气层层中分布着数以亿计的透气孔,透气性能良好。
[0016]编织层的结构与常规织物不同,编织层由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重复排列而成,其中每个编织结构单元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这主要表现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都由经线、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组成。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的径向上至少有4天经线,玮向上有至少2条第一玮线和至少4条第二玮线。编织层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韧性,使其更加牢固。此外,第一玮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玮线,相邻第一玮线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玮线,有利于有效调节第一玮线与第二玮线之间的缝隙,采用这种结构进行编织,既能够使面料平整,又能使面料的致密度增加,提高防风效果。因此,这种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能好,编织层中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且采用特殊的编织结构,使得这种面料致密性、韧性、和耐磨损性能都显著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中编织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中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分别为:
[0022]面料100;防水层101;编织层102;透气层103;保暖层104;编织结构单元200;经线110;第一经线111;第二经线112;第三经线113;第四经线114;第一玮线120;第一玮线A121;第一玮线B 122;第二玮线130;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B 132;第二玮线C 133;第二玮线D 1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所示,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100,如图1所示,这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100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01、编织层102、透气层103和保暖层104。在这种面料100的使用过程中,例如由面料100做成衣服,通常防水层101为最外层,保暖层104为最里层,保暖层104更贴近人的身体。
[0030]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编织层10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200。编织结构单元200由经线110、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编织而成。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包括至少4条经线110、至少2条第一玮线120和至少4条第二玮线130。经线110垂直于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设置。第一玮线120的直径大于第二玮线130,相邻第一玮线120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玮线130。
[0031]编织层102的结构与常规织物不同,编织层102由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200重复排列而成,其中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这主要表现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都由经线110、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组成。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的径向上至少有4条经线110,玮向上有至少2条第一玮线120和至少4条第二玮线130。编织层102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韧性,使其更加牢固。此外,第一玮线120的直径大于第二玮线130,相邻第一玮线120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玮线130,有利于有效调节第一玮线120与第二玮线130之间的缝隙,采用这种结构进行编织,既能够使面料平整,又能使面料的致密度增加,提高防风效果。
[0032]为了使面料100的性能更好,这种编织结构中,经线110、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的材质不同。更具体地,经线110采用聚酯纤维和/或高强有机纤维,这两种纤维均有较强的柔感,且防风、防绒的能力突出。第一玮线120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PTT纤维,这种材料具有记忆和免烫功能。第二玮线130的材质可以与经线110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经线110的材质不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变化。
[0033]为了使面料100在径向上有更好的抗磨损能力,经线110的直径大于第一玮线120的直径和第二玮线130的直径,即经线110的横截面积比第一玮线120的大,同时也比第二玮线130的大。由于第一玮线120的直径也大于第二玮线130,可以说这三条用来编织面料100的编织层102的纱线的粗细程度依次为:经线110、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其中,经线110最粗。这种纱线粗性程度的不同,使得面料100的疏松程度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面料100的品质。
[0034]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中,经线110至少有4条。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经线110有4条,这4条经线11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经线111、第二经线112、第三经线113和第四经线114。第一经线111、第二经线112、第三经线113与第四经线114分别与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相互交错排列。其中,第一玮线120不会同时与第一经线111、第二经线112、第三经线113和第四经线114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相接触。同样的,第二玮线130也不同时与第一经线111、第二经线112、第三经线113和第四经线114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相接触。
[0035]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中,第一玮线120与第二玮线130相互交替,且第一玮线120的数量少于第二玮线130。第一玮线120包括第一玮线A 121和第一玮线B 122。第二玮线130包括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B 132、第二玮线C 133、及第二玮线D 134。第一玮线A121和第一玮线B 122之间设置有第二玮线A 131和第二玮线B 132。第二玮线C 133和第二玮线D 134设置于第一玮线B 122的远离第一玮线A 121的一端。即从靠近第一玮线A 121的一端,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的玮向上依次排列为:第一玮线A 121、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B 132、第一玮线B 122、第二玮线C 133、以及第二玮线D 134。由于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的材质不同,这种第一玮线120和第二玮线130交替设置的结构有利于增加面料100编织层102的性能,使得面料100的防风、防绒及记忆、防烫性能更佳。
[0036]在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中,第一玮线A 121、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C 133、及第二玮线D 134均与第一经线111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玮线B 132和第一玮线B 122均与第一经线111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 121和第二玮线A 131均与第二经线112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玮线B 132、第一玮线B 122、第二玮线C 133、及第二玮线D 134均与第二经线112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B 132、第一玮线B 122、以及第二玮线C 133均与第三经线113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 121和第二玮线D 134均与第三经线113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B 122和第二玮线C 133均与第四经线114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121、第二玮线A 131、第二玮线B 132、和第二玮线D 134均与第三经线113的下表面相接触。这种结构使得每个编织结构单元200更加紧密,使其抗磨损能力增强,进而使面料100的整体性能得以加强。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和下表面仅仅表示相对的两个侧面。
[0037]在本实用新型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经线111和第二经线112均与第一玮线A121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三经线113和第四经线114均与第一玮线A 121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经线111和第二经线112均与第一玮线B 122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三经线113和第四经线114均与第一玮线B 122的下表面相接触。第一玮线A 121和第一玮线B 122的直径比经线110小,比第二玮线130大,且通常在编织时,第一玮线120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PTT纤维。这种编织的结构有利于随时调节面料100玮向的疏松程度,提高面料100的整体品质。
[0038]在这种面料100中,防水层101位于该面料100的外表面,防水层101与编织层102相邻。在制作这种面料100的时候,首先将纱线编织成特定结构的编织层102,然后对其进行染色定型。在染色定型时,加入防水剂,在编织层102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利用防水膜的疏水性,使面料100具有防水性能。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水剂采用德国鲁道夫无氟防水剂,这种防水剂具有高强度的防泼水性能,使面料100的防水性能更加。
[0039]除防水层101外,与编织层102相邻的是透气层103。透气层103采用热可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形成微多孔的透气膜。热可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由这种材料制成的透气薄膜,具有韧性好和耐老化的优点。此外,这种透气膜的每平方英寸上分布有近百亿的小孔,这些小孔的直径远小于水滴的直径,因此能够很好避免雨雪渗透入内;同时,每个小孔的直径远大于水蒸气分子的直径,当穿着由这种面料100制成的衣物的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导致人体体温上升、出汗,由于这些汗气水分子存在布朗运动,这种面料100中的透气层103能够很快使汗气迅速排出,使人体保持干爽、舒适。
[0040]在这种面料100中,与透气层103相邻的是保暖层104,保暖层104位于面料的最内侦U,通常与人的身体最为接近。保暖层104采用摇粒绒,摇粒绒通过复核技术贴合在透气层103远离编织层102的一侧。摇粒绒的材质为100 %的聚酯纤维,摇粒绒具有抗静电、保暖、不易气球的特性。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面料100的柔软性和保暖性,可以选用超细型摇粒绒作为保暖层104。
[0041]综上所述,这种面料100的防水、防绒、防风和透气性能好,编织层102中的玮向密度高于经向密度,且采用特殊的编织结构,使得这种面料100致密性、韧性、耐洗涤和耐磨损性能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编织层、透气层和保暖层,所述编织层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编织结构单元,所述编织结构单元由经线、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编织而成,每个所述编织结构单元包括至少4条所述经线、至少2条所述第一玮线和至少4条所述第二玮线,所述经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玮线和所述第二玮线设置,所述第一玮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玮线,相邻所述第一玮线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第二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玮线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所述第一经线、所述第二经线、所述第三经线与所述第四经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玮线和所述第二玮线相互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至少2条所述第一玮线包括第一玮线A和第一玮线B,至少4条所述第二玮线包括第二玮线A、第二玮线B、第二玮线C、及第二玮线D,所述第一玮线A和所述第一玮线B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玮线A和所述第二玮线B,所述第二玮线C和所述第二玮线D设置于所述第一玮线B的远离所述第一玮线A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玮线A、所述第二玮线A、所述第二玮线C、及所述第二玮线D均与所述第一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玮线B和所述第一玮线B均与所述第一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玮线A和所述第二玮线A均与所述第二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玮线B、所述第一玮线B、所述第二玮线C、及所述第二玮线D均与所述第二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玮线A、所述第二玮线B、所述第一玮线B、以及所述第二玮线C均与所述第三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玮线A和所述第二玮线D均与所述第三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玮线B和所述第二玮线C均与所述第四经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玮线A、所述第二玮线A、所述第二玮线B、和所述第二玮线D均与所述第三经线的下表面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和所述第二经线均与所述第一玮线A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经线和所述第四经线均与所述第一玮线A的上表面相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防风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和所述第二经线均与所述第一玮线B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经线和所述第四经线均与所述第一玮线B的下表面相接触。
【文档编号】D03D13/00GK205705636SQ20162052468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日
【发明人】黄天八
【申请人】厦门禾盛商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