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35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背景技术: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是一种以膨润土为主防渗材料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它是将钠基膨润土通过针刺等工艺,均匀固定在两层土工布之间制成的一种毯状防水材料。GCL既有土工材料的密封、隔离和增强作用,又具有优异的防水(渗)性能。GCL同时还具有柔韧性好、土方开挖量小、抗干湿冻融循环、自我愈合、施工简单等特点,使其广泛用于水利、环保、建筑地下防水防渗工程等领域,是现代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在GCL中,钠基膨润土起到主要防渗作用,遇水膨胀是其主要物理特性之一,膨胀系数可达24ml/2g以上。膨润土遇水后在有限空间内膨胀,能够形成凝胶态横膈膜阻水层,起到优异的防渗效果。但是膨润土必须在淡水环境中才能呈现出优异的防渗性能,当环境的pH值、离子种类或离子溶度发生变化时,膨润土由于其离子交换特性,钠离子会被置换,使其膨胀指数和粘度大大降低,防渗性能不能够满足要求。由于膨润土的这种特性,使得常规类型GCL在酸、碱、盐以及其它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上述环境往往是污染严重,对防渗的要求更高,而现有的GCL在这些环境中不能发挥应用的性能,因此需要开发出抗污染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的GCL以满足特殊这些环境。

针对上述缺陷,有研究者研究出一种防水毯,其是将钠基膨润土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粉末以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粉末充分搅拌,制成膨润土混合物,固定在编织布与无纺布之间,同时在迎水面附有HDPE膜,制成抗污染型防水毯。该方法是在膨润土中添加抗污染高分子药剂,阻止膨润土中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同时迎水面附有HDPE膜,能够阻挡污染水进入。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显而易见,首先是生产工艺复杂,需要配制混合膨润土,同时由于污染物不同,前期需要进行大量实验来确定膨润土与添加剂的配比,而且在迎水面附有HDPE膜,需要增加喷胶工艺。其次是造价高,不论是添加剂还是HDPE膜,都会使GCL成本大幅提升,阻碍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再次,由于有HDPE膜的存在,在施工时需要焊接搭接,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采用了塑料薄膜,另配合合适的钠基膨润土,可以在保证防渗效果的情况下,降低防渗成本,降低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纺布,膨润土层,塑料薄膜和编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纺布、膨润土层、塑料薄膜和编织布通过针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纺布为针刺短纤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膨润土层为粉状钠基膨润土,其粒径≥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的钠基膨润土碳酸盐含量≤2%。

进一步的,所述的编织布为平织编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塑料薄膜为PVC或PE;厚度为0.05mm~0.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刺短纤无纺布为PP或PET,克重为200~250g/m2

进一步的,所述的平织编织布为PP,克重为100~150克/平米。

进一步的,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所述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结构简单,其施工的成本低,制备工艺也和原有工艺相近;

抗污染性能优异,在酸、碱、盐环境下,防渗性能仍能够保持优异的防渗效果。

钠基膨润土选用粒径200目以上的粉状膨润土,可以有效将针刺孔填充,增强了防渗效果;

采用塑料薄膜与膨润土相结合,在保证成本低廉的前提下,增强了防渗效果;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其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而普通粉末型GCL的渗透系数>5×10-9m/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较佳实施例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方案的理解,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由下到上依次平铺编织布,塑料薄膜,膨润土和无纺布,然后采用针刺工艺固定成整体即得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以上方案制备的防水毯已经可以实现防渗,在此基础上给出优选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纺布为克重为200~250g/m2的PP针刺短纤无纺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润土为粉状钠基膨润土,其粒径≥200目;在酸性环境下应用,所述的钠基膨润土碳酸盐含量≤2%。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料薄膜为PVC或PE;厚度为0.05mm~0.1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织编织布为PP,克重为100~150克/平米。

制备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所述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

实施例1

一种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无纺布1,膨润土层2,塑料薄膜3和编织布4,通过针刺工艺进行固定,所述的防水毯中还有固结纤维5。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无纺布2采用克重为200g/m2的PP针刺短纤无纺布,PP纤维柔软,固结效果较高,产品剥离强度高,是GCL中应用最广泛的短纤维材料。

本实施例中膨润土层2选用的膨润土为目数为200目的钠基膨润土,粒径小可以保证粒径间没有空隙,遇水响应速度快,而且起到封堵薄膜3上针眼的作用。

本实施例选用的的塑料薄膜为厚度为0.05mm的PVC,其成本低廉,柔性好,针刺后回缩性强。

本实施例选用的编织布为平织编织布,克重为100g/m2,平织编织布平整度较好,保证膨润土铺设均匀。

本实施例中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抵抗污染性能突出,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其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而普通粉末型GCL的渗透系数>5×10-9m/s。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塑料薄膜为厚度为0.1mm的PE,其成本低廉,耐腐蚀性强。

本实施例中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抵抗污染性能突出,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其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而普通粉末型GCL的渗透系数>5×10-9m/s。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针刺短纤无纺布的克重为200g/m2

本实施例中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抵抗污染性能突出,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其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而普通粉末型GCL的渗透系数>5×10-9m/s。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平织编织布的克重为150g/m2

本实施例中的底膜型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抵抗污染性能突出,在0.1mol/LCaCL2溶液环境下中,其渗透系数仍维持在<3×10-11m/s,而普通粉末型GCL的渗透系数>5×10-9m/s。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无纺布为PET;PET固结效果较差,但耐光氧化,当使用的GCL无纺布暴露在日光下没有覆盖时,应选择PET短纤无纺布。

表1为0.1mol/LCaCL2环境下本实用新型防水毯与现有防水毯渗透系数对比表。

表1 渗透系数对比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毯的防渗性能远远超过了现有的普通防水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