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688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战术背心,具体涉及一种爆破手战术背心。



背景技术:

战术背心是指某些士兵穿戴在外部的、用于增加各种弹药携带数的装备,具有耐磨、轻便等特点。可以穿戴在防弹衣外,不会对防弹衣、无线电、伞包等造成妨碍,被特种部队广泛采用的装备。然而现有的战术背心多数没有反弹功能,不适用于排爆人员穿戴;而且没有设置多道工具挂置带,工具的携带量有限;最重要的还是现有的战术都没有设置在紧急处理系统,在遇到紧急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地脱下战术背心,尤其不适用于排爆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爆破手战术背心,该爆破手战术背心设有紧急处理系统,在意外情况下,可以迅速脱下背心,增大爆破手和排爆手在危险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爆破手战术背心。该爆破手战术背心包括前胚体和后胚体。

所述前胚体的两肩带末端安装有肩带插扣插头,所述前胚体的护肚部位安装有腰带插扣插头。

所述后胚体的两肩部位上对应安装有肩带插扣插座,所述肩带插扣插座与肩带插扣插头插接配合;所述后胚体的腰带末端安装有腰带插扣插座,所述腰带插扣插座与腰带插扣插头插接配合。

所述肩带插扣插头和腰带插扣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弹性卡钩、滑槽、T型拉钩和拉绳,所述滑槽设置在插头本体的上侧中部;所述弹性卡钩有两个,两个弹性卡钩对称分布在滑槽两侧的插头本体上;所述T型拉钩的中轴部插接在滑槽内,所述T型拉钩的两钩部扣在弹性卡钩顶部的凹槽中;所述拉绳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T型拉钩的中轴部,所述拉绳另一端部为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向下穿出插头本体。

所述肩带插扣插头和腰带插扣插头的拉绳统一连接到所述前胚体的胸前部位的拉板接头上。

优选地,为了提高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反弹能力,所述前胚体和后胚体为凯夫拉纤维胚体。

优选地,所述拉绳和拉板接头埋设在所述前胚体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工具携带能力,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前胚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

所述前胚体的护肚部位设置有前遮盖布,所述前遮盖布将腰带插扣插头遮盖在内;所述前遮盖布的上侧车缝在前胚体上;所述前遮盖布的下侧部绕过前胚体的下边缘后,固定在前胚体的下边缘内侧。

所述前遮盖布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

所述后胚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

所述后胚体的腰带由若干道工具挂置带构成,所述若干道工具挂置带的两端延伸出后胚体,并且所述若干道工具挂置带的两端设置有端布片,所述腰带插扣插座安装在端布片上。

为了便于收纳和挂置爆破手战术背心,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如下设计,即所述后胚体的外表面上端部还设置有拉环。该拉环还有另一中功能,便于在战场上对受伤战士的施救,通过拉环可以将受伤战士拖动到安全区域。

为了该爆破手战术背心穿戴更加舒适,所述前胚体和/或后胚体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爆破手战术背心主要为爆破手实施爆破和特战分队五人小组编内伴随排爆手提供防护能力,同时可组合携装装具带,携带爆破工具组和排爆工具组,可携带120件工具。除了外部悬挂各类爆破工具和排爆工具袋外,本实用新型的爆破手战术背心还可以有效防范爆炸碎片杀伤,同时设置紧急处置系统,在意外情况下,可以迅速脱下背心,增大爆破手和排爆手在危险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前胚体中紧急处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后胚体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前胚体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前胚体的后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后胚体的后视图。

附图说明:1—前胚体 2—后胚体 3—肩带 4—肩带插扣插头 5—腰带插扣插头 6—肩带插扣插座 7—腰带插扣插座 8—插头本体 9—弹性卡钩 10—滑槽 11—T型拉钩 12—拉绳 13—凹槽 14—拉板接头 15—工具挂置带 16—车缝线 17—前遮盖布 18—工具袋 19—端布片 20—拉环 21—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能被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爆破手战术背心主要包括包括前胚体1和后胚体2。

如图1所示,所述前胚体1的肩带3末端安装有肩带插扣插头4,所述前胚体1的护肚部位安装有腰带插扣插头5。

如图2所示,所述后胚体2的肩部位上对应安装有肩带插扣插座6,所述肩带插扣插座6与肩带插扣插头4插接配合;所述后胚体的腰带末端安装有腰带插扣插座7,所述腰带插扣插座7与腰带插扣插头5插接配合。

如图3所示,所述肩带插扣插头4和腰带插扣插头5包括插头本体8、弹性卡钩9、滑槽10、T型拉钩11和拉绳12,所述滑槽10设置在插头本体8的上侧中部;所述弹性卡钩9有两个,两个弹性卡钩9对称分布在滑槽10两侧的插头本体8上;所述T型拉钩11的中轴部插接在滑槽10内,所述T型拉钩11的两钩部扣在弹性卡钩顶部的凹槽13中,所述凹槽13的槽底倾斜。所述拉绳13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T型拉钩11的中轴部,所述拉绳12另一端部为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向下穿出插头本体8。

如图1所示,所述肩带插扣插头和腰带插扣插头的拉绳统一连接到所述前胚体的胸前部位的拉板接头14上。

使用时,转动或拉动拉板接头,带动四根拉绳13的控制端运动,拉绳13的固定端带动T型拉钩11沿滑槽10向下移动,T型拉钩11的两钩部扣在弹性卡钩顶部的凹槽13中,从而钩动弹性卡钩下内靠,致使弹性卡钩脱开插扣插座上的卡接部,实现多个插头和插座的快速脱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反弹能力,所述前胚体和后胚体为凯夫拉纤维胚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绳和拉板接头埋设在所述前胚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爆破手战术背心的工具携带能力,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前胚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15,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16。

所述前胚体的护肚部位设置有前遮盖布17,所述前遮盖布将腰带插扣插头5遮盖在内;所述前遮盖布17的上侧车缝在前胚体上;所述前遮盖布17的下侧部绕过前胚体的下边缘后,固定在前胚体的下边缘内侧。

所述前遮盖布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15,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16。

所述后胚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道工具挂置带15,所述工具挂置带上间隔设置有车缝线16。

所述后胚体的腰带由若干道工具挂置带15构成,所述若干道工具挂置带的两端延伸出后胚体,并且所述若干道工具挂置带的两端设置有端布片19,所述腰带插扣插座安装在端布片上。

为了便于收纳和挂置爆破手战术背心,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如下设计,即所述后胚体的外表面上端部还设置有拉环20。该拉环还有另一中功能,便于在战场上对受伤战士的施救,通过拉环可以将受伤战士拖动到安全区域。

为了该爆破手战术背心穿戴更加舒适,所述前胚体和/或后胚体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撑垫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方案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