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871发布日期:2019-01-29 18:2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在托盘型卡插座中的相应部件之间的移动引起的嘎嘎作响(噪音)且能够防止铰接损坏的电子设备用卡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托盘型卡插座包括:插座基座,安装有卡的托盘插入插座基座;插座盖体,用于覆盖插座基座的上部;排出铰接部,其连结于插座基座内部的后端以通过铰接能够转动且当其被转动时向前推动托盘的后端;以及排出杆,其安装于插座基座以向前和向后能够滑动且连接于排出铰接部且当被使用者推动或拉动而向前和向后移动时使排出铰接部转动。这些部件能够移动而不固定地被组装,以实现卡插座中的机构。为此,由于因振动和摇摆引起的相应部件之间的碰撞有可能在组装有各种部件的卡插座中产生所不希望的嘎嘎作响(噪音)。特别是存在由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之中的排出结构的部件(即排出铰接部和排出杆)之间的移动引起的碰撞而产生嘎嘎作响(噪音)的问题。此外,在具有铰接结构的卡插座中,基座铰接轴可以安装在插座基座内部的后端以能够转动地支撑排出铰接部,但当排出铰接部受排出杆的压力而被转动时,由于强力施加于铰接轴,所以存在损坏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韩国专利公开号KR10-2008-0061256韩国专利公开号KR10-2014-0024167技术实现要素: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其能够防止当托盘型的卡插座(所述托盘型的卡插座使用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特别是排出铰接部和排出杆)中产生振动时可能由相应部件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嘎嘎作响(噪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其能够防止具有来自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之中的铰接结构的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损坏。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可包括:插座基座,其具有一空间,安装有卡的托盘插入所述空间;插座盖体,其安装于所述插座基座的上部;排出铰接部,其通过铰接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插座基座的一侧且被转动时向前推动并移出所述托盘;排出杆,其安装在所述插座基座的另一侧以能够向前和向后移动且连接于所述排出铰接部并当所述排出杆向前和向后移动时使所述排出铰接部转动;以及防移动机构,其当所述卡插座的部件之间产生振动时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和所述排出杆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此外,所述防移动机构可包括:排出铰接防移动部,当插入所述托盘时,所述排出铰接防移动部根据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而可变地按压所述排出铰接部,从而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移动。此外,所述排出铰接防移动部可包括: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其沿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所述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而且,当插入托盘时,因所述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的段差高度根据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所述排出铰接部朝向所述插座盖体被可变地按压,从而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移动。此外,所述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可包括:段差突部,其形成在所述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的一侧,呈比所述插座基座的下表面高的段差,使当插入托盘时与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侧的一端部的转动位置对应。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前,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侧的所述一端部可位于所述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且在所述插座盖体和所述排出铰接部之间可存在间隙。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后,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侧的所述一端部可转动到所述段差突部且位于所述段差突部上,从而在所述插座盖体和所述排出铰接部之间存在重叠部分。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后,所述插座盖体的施加于所述排出铰接部上的压力可相对大于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前施加于所述排出铰接部上的压力,从而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移动。此外,所述排出铰接防移动部还可包括:一对铰接防移动凹部,彼此间隔且形成于所述插座盖体上以与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的转动位置对应,而且,从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向上突出的防移动突部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前或之后根据所述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可以可选择地插入且固定于所述一对铰接防移动凹部,从而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移动。此外,所述防移动机构还可包括:排出杆防移动部,当插入托盘时,所述排出杆防移动部根据所述排出杆的转动位置可变地按压所述排出杆,从而防止所述排出杆移动。此外,所述排出杆防移动部可包括: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其沿纵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所述排出杆的上表面上;以及弹片部,其与所述插座盖体一体形成且与所述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接触,且因所述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的段差高度根据所述排出杆的移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所述弹片部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所述排出杆。此外,所述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可包括:第一段差凹部,其形成在所述排出杆的上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二段差凹部,其形成在所述排出杆的上表面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段差凹部连续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段差凹部的段差高度高的段差高度,而且,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前,所述弹片部与所述第一段差凹部接触且在所述弹片部和所述排出杆之间形成重叠部分,且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后,所述弹片部与所述第二段差凹部接触且在所述弹片部和所述排出杆之间形成重叠部分,且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后形成于所述弹片部和所述排出杆之间的重叠部分比在插入所述托盘之前形成于所述弹片部和所述排出杆之间的重叠部分大,从而所述弹片部的相对更大的压力施加于所述排出杆并防止所述排出杆移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可包括:铰接防损坏机构,其防止当组装所述插座盖体时由所述插座盖体和所述排出铰接部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引起的所述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损坏。此外,所述铰接防损坏机构可包括:铰接防损坏突起,其从所述铰接轴的面对所述托盘的插入方向的一侧表面突出,而且,当组装所述插座盖体时,所述铰接防损坏突起可修正所述排出铰接部的位置,以使所述插座盖体和所述排出铰接部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不会引起所述插座盖体和所述排出铰接部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从而防止所述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损坏。实用新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卡插座具有以下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当托盘型的卡插座(所述托盘型的卡插座使用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特别是排出铰接部和排出杆)中产生振动时可能由相应部件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嘎嘎作响(噪音)。第二,本实用新型具有沿排出铰接部的转动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的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从而当插入托盘时,因段差部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排出铰接部朝向插座盖体被可变地按压,而能够防止排出铰接部移动。第三,本实用新型具有沿长度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排出杆的上表面上的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从而当插入托盘时,因段差部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杆的移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形成于插座盖体的弹片部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排出杆,而能够防止排出杆移动。第四,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在组装和焊接安装插座时防止力施加于插座的相应部件而能够使包含注塑成型材料的插座的热变形最小化。第五,本实用新型具有形成于插座基座的铰接轴上的与排出铰接部能够转动地连结的铰接防损坏突起,从而当组装插座盖体时,能够防止可能由插座盖体和排出铰接部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引起的铰接轴的损坏,且插座能够正常组装而插座盖体和排出铰接部之间不会碰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卡插座的局部放大图,卡插座具有形成于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的排出铰接防移动部(段差状的段差部)。图3和图4是剖视图,示出当插入托盘时根据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排出铰接部被形成于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的段差部可变地按压从而防止排出铰接部移动的状态。图5和图6是卡插座的俯视图,分别示出在插入托盘之前和之后根据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的防移动凹部结构。图7是排出杆的立体图,排出杆具有形成于排出杆的上表面上的排出杆防移动部(段差状的段差部)。图8是图7的主视图。图9和图10是剖视图,示出当插入托盘时,因形成于排出杆的上表面上的段差部,弹片部根据排出杆的移动位置而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排出杆以防止排出铰接部移动的状态。图11是示出卡插座的局部放大图,卡插座具有形成于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铰接防损坏机构(铰接防损坏突起)。图12和图13是分别示出在插入托盘之前和之后的铰接轴上的排出铰接部的位置变化的视图。图14和图15是两个视图,示出当组装插座时根据用于防止铰接损坏的铰接防损坏突起存在/不存在,插座盖体和排出铰接部之间的碰撞干涉的区别。图16至图18是三个视图,示出当用于防止铰接损坏的铰接防损坏突起形成于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上时,排出铰接部的铰接强度的试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作为参考,在以下说明中,由于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会不会使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变得不清楚,所以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100可包括插座基座110、插座盖体120、排出铰接部130(见图2)、排出杆140、防移动机构以及铰接防损坏机构。插座基座110具有插入空间,插入空间具有供安装有卡(未示出)的托盘10插入的前部开口和由插座盖体120覆盖的上部开口,这将在下面说明。插入空间的底表面设置有与卡接触的接触端子(未示出),且插入空间的后侧设置有当卡/托盘插入时作为用于检测卡/托盘插入的卡插入检测端子的检测端子(未示出)以及开关端子(未示出)。插座盖体120连结于插座基座110的上部以覆盖插入空间。插座盖体120可由金属壳形成,金属壳由金属形成。插座盖体120具有凹部,凹部在插座盖体120与排出铰接部130所处的部分对应的一侧部处通过冲压形成于插座盖体120的上表面,从而防移动凸缘(bead)121向下突出地形成于插座盖体120的与凹部相反的下表面以面对排出铰接部130且按压和固定支撑排出铰接部130的上表面以防止发生移动。此外,插座盖体120可包括用于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的铰接防移动凹部153以及用于防止排出杆140移动的弹片部163。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说明上述的铰接防移动凹部153和弹片部163。排出铰接部130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插座基座110的一侧(具体地连结于形成在插座基座110内部的后端的铰接轴111)且用于当排出铰接部130被转动时向前推动托盘10的后端并移出托盘10。排出杆140安装于插座基座110的另一侧(具体地在插座基座110内部的侧表面部)以能够向前和向后滑动且连接于排出铰接部130,而且当排出杆140受使用者推动或者拉动而向前和向后移动时,排出杆140用来使排出铰接部130转动。防移动机构用来防止当产生振动时由组装在卡插座100中的各种部件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嘎嘎作响(噪音)。尤其是,当托盘型的卡插座100中的部件之间产生振动时,防移动机构防止排出铰接部130和排出杆140移动。能够转动地支撑排出铰接部130(其具有来自组装在卡插座100中的各种部件之中的铰接结构)的铰接轴111易受强力或在反复使用时而损坏。铰接防损坏机构用于减少施加于该铰接轴111上的力且防止铰接轴111被损坏。图2是示出卡插座的局部放大图,卡插座具有形成于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的排出铰接防移动部(段差状的段差部);图3和图4是剖视图,示出当插入托盘时根据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排出铰接部被形成于插座基座内部的下表面上的段差部可变地按压从而防止排出铰接部移动的状态;以及图5和图6是卡插座的俯视图,分别示出在插入托盘之前和之后根据排出铰接部的转动位置的防移动凹部结构。如图2至图6所示,防移动机构可包括排出铰接防移动部150,当插入托盘10时,排出铰接防移动部150根据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位置可变地按压排出铰接部130,由此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上述的排出铰接防移动部150可设置成包括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以及铰接防移动凹部153。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沿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插座基座110内部的下表面,且当插入托盘10时,因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排出铰接部130朝向插座盖体120被可变地按压,从而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可包括段差突部151a,段差突部151a形成在插座基座110内部的下表面的一侧,呈比插座基座110的下表面高的段差,使当插入托盘10时与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一端部131的转动位置对应。因此,如图3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前,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一端部131位于插座基座110内部的下表面上且在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存在间隙G1,从而插座盖体120施加于排出铰接部130的压力较小。此外,如图4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后,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一端部131转动到段差突部151a且位于段差突部151a上,从而在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产生重叠部分G2,且插座盖体120以相对大的压力施加于排出铰接部130。因此,在组装的插座焊接安装之前,通过最小化施加于排出铰接部130上的力来防止插座热变形,而在插座焊接安装之后使用者插入并使用托盘10时,附加的力施加于排出铰接部130而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一对铰接防移动凹部153彼此间隔地形成于插座盖体120上,以与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132的转动位置对应,且在插入托盘10之前和之后,从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132向上突出的防移动突部133根据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位置可选择地插入且固定于所述一对铰接防移动凹部153,从而能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例如,如图5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前,形成在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132的防移动突部133插入并锁定于第一铰接防移动凹部153a,且如图6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后,排出铰接部1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形成在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132的防移动突部133插入并锁定于第二铰接防移动凹部153b,从而当部件之间产生振动时能够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侧的另一端部132移动。图7是排出杆的立体图,排出杆具有形成于排出杆的上表面上的排出杆防移动部(段差状的段差部)。图8是图7的主视图。图9和图10是剖视图,示出当插入托盘时,因形成于排出杆的上表面上的段差部,弹片部根据排出杆的移动位置而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排出杆以防止排出铰接部移动的状态。如图7至图10所示,防移动机构可包括排出杆防移动部160,当插入托盘10时,排出杆防移动部160根据排出杆140的移动位置而可变地按压住排出杆140,从而防止排出杆140移动。排出杆防移动部160可包括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161以及弹片部163。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161沿长度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排出杆140安装于插座基座110以能向前和向后移动,且用于使排出铰接部130转动。排出杆140以矩形杆状形成,连接凹部141形成在排出杆140的后端以连接于排出铰接部130,且弯折成大体U形的推动部143形成在排出杆140的前端。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161可包括形成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的一侧(例如,形成于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的大体中央的部分到推动部143侧的预定的部分)的第一段差凹部161a以及形成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的另一侧的第二段差凹部161b,例如,第二段差凹部161b与在上表面的大体中央的部分上的第一段差凹部161a连续连接且具有比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段差高度高的段差高度。优选地,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长度等于或稍大于弹片部163的端部的宽度,且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深度甚至小于弹片部163的端部的厚度。此外,优选地,第二段差凹部161b的长度更长,例如,基本是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长度的两倍,且第二段差凹部161b的深度小于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深度,例如,大致是第一段差凹部161a的深度的一半。因此,如图9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前,弹片部163与第一段差凹部161a接触且较小的重叠部分G3形成于弹片部163和排出杆140之间,从而弹片部163施加于排出杆140的压力较小。此外,如图10所示,在插入托盘10之后,弹片部163与第二段差凹部161b接触且较大的重叠部分G4形成于弹片部163和排出杆140之间,从而弹片部163施加于排出杆140相对大的压力。因此,在组装的插座焊接安装之前,通过最小化施加于排出杆140上的力来防止插座的热变形,而在插座焊接安装之后使用者插入并使用托盘10时,附加的力施加于排出杆140并防止排出杆140移动。弹片部163与插座盖体120一体形成且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上的段差部161接触,且因段差部161的第一段差凹部161a和第二段差凹部161b之间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杆140的移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弹片部163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排出杆140。通过以U形切割插座盖体120的一侧部的一侧而然后使形成于切开部分之间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弹片部163可以张力板(tensionplate)的形状形成,从而弹片部163弹性地按压排出杆140的上表面上的段差部161。虽然按压排出杆140的上表面上的段差部161的弹片部163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以矩形板的形状形成,但这不应被视为限制且弹片部163的端部可以各种形状(诸如圆形板的形状、椭圆形板的形状等)形成。图11是示出卡插座的局部放大图,卡插座具有形成于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的铰接防损坏机构(铰接防损坏突起)。如图11所示,铰接防损坏机构防止具有来自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之中的铰接结构的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见图2)的损坏,且特别是,铰接防损坏机构防止当组装插座盖体120时由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相互碰撞干涉引起的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的损坏。上述的铰接防损坏机构可包括铰接防损坏突起112,铰接防损坏突起112形成于形成在插座基座110内部的插入空间后端的铰接轴111上以能够转动地支撑排出铰接部130且从铰接轴111的面对托盘10的插入方向的侧表面突出。因此,当组装插座盖体120时,铰接防损坏突起112修正排出铰接部130的位置以使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存在间隙,且因此不会引起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从而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的损坏。图12和图13是分别示出在插入托盘之前和之后的铰接轴上的排出铰接部的位置变化的视图。如图12所示,因形成于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上的铰接防损坏突起112,当在插入托盘10之前定位排出铰接部130时,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间隙G5等于或小于铰接轴111和铰接孔130a之间的间隙G6,从而在铰接轴111上产生的应力能够被最小化。如图13所示,当在插入托盘10之后或产品被运送或组装之后定位排出铰接部130时,因振动而使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间隙G5消失且存在于铰接轴111和铰接孔130a之间的间隙G6变小,排出铰接部130的位置改变。此时,形成于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的铰接防损坏突起112承受预定的力且因此能够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的损坏。图14和图15是两个视图,示出当组装插座时根据用于防止铰接损坏的铰接防损坏突起存在/不存在,插座盖体和排出铰接部之间的碰撞干涉的区别。如图14所示,当铰接轴111上不存在铰接防损坏突起112时,重叠部分A存在于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且因此当组装插座盖体120时,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发生相互的碰撞干涉且存在铰接脱开或插座组装缺陷发生的问题。如图15所示,当铰接防损坏突起112形成于铰接轴111上时,铰接防损坏突起112修正排出铰接部130的位置以使在插座盖体120组装期间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存在间隙,且因此不会引起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从而插座能够正常组装且能够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轴111的损坏。图16至图18是三个视图,示出当用于防止铰接损坏的铰接防损坏突起形成于排出铰接部的铰接轴上时,排出铰接部的铰接强度的试验结果。试验方法是,即使当用强力按压排出杆140时,托盘10也不会突出,且在增加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的同时,检测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损坏的程度。图16、图17以及图18是三个试验视图,分别示出当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值是初始值、10Kgf和12Kgf或更大时排出铰接部130的铰接损坏状态。此外,下面给出的表1示出了当增加关于五个样品的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时,排出铰接部130和铰接轴111的损坏状态的试验结果。表1类别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样品5按压强度(Kgf)9.812.512.913.114.0排出铰接部未损坏损坏损坏损坏损坏基座铰接轴未损坏未损坏未损坏未损坏未损坏如图16和图17以及表1的样品1的试验结果所示,当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小于或等于10Kgf时,排出铰接部130和铰接轴111都不会被损坏。如图18和表1的样品2至样品5的试验结果所示,当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2Kgf时,排出铰接部130发生损坏B(拉伸)/豁口(notch)),但是基座铰接轴111未被损坏。这是因为,当排出杆140的按压强度施加于排出铰接部130时,施加于铰接轴111的力因铰接防损坏突起112而较小,且能够防止铰接轴111的损坏。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100能够防止当托盘型的卡插座(托盘型的卡插座使用组装在卡插座中的各种部件、特别是排出铰接部130和排出杆140)中产生振动时可能由相应部件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嘎嘎作响(噪音)。此外,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沿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插座基座110内部的下表面上,从而当插入托盘10时,因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1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铰接部130的转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排出铰接部130朝向插座盖体120被可变地按压,而能够防止排出铰接部130移动。此外,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161沿长度方向以段差状形成于排出杆140的上表面上,从而当插入托盘10时,因段差部161的段差高度根据排出杆140的移动位置而相应地不同,形成于插座盖体120的弹片部163可变地且弹性地按压排出杆140,且能够防止排出杆140移动。此外,当组装且焊接安装插座时,通过防止力施加于插座的相应部件而能够使包含注塑成型材料的插座的热变形最小化。此外,铰接防损坏突起112形成于插座基座110的铰接轴111以与排出铰接部130可转动地连结,从而当组装插座盖体120时,能够防止可能由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的相互的碰撞干涉引起的铰接轴111的损坏,且能够正常组装插座而插座盖体120和排出铰接部130之间不会碰撞。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或必要特性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是示范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后述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具体实施方式,并且权利要求以及从其等同物衍生而来的所有的改变或改变的形式的含义和范围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附图标记说明100:电子设备用的卡插座,110:插座基座,111:基座铰接轴,112:铰接防损坏突起,120:插座盖体,121:防移动凸缘,130:排出铰接部,140:排出杆,150:排出铰接防移动部,151:排出铰接防移动段差部,153:铰接防移动凹部,160:排出杆防移动部,161:排出杆防移动段差部,163:弹片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