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食品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8169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带,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聚氨酯食品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行业现有无毒食品输送带主要面层以tpu为原材料,它具有无毒、无污染、表面层耐磨耗性能强、曲绕强度高、抗静电性能好、耐油、耐一般化学品渗透、抗拉伸、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易于控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在的tpu加工方法通常为涂覆高温定型的方式进行加工,粘合胶直接涂覆在织物层上,并进行粘合,这种涂覆的方式,粘合胶紧紧与支撑层表面进行粘连,这种粘连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传送带织物层与粘合层之间的形变量不对等而出现开胶的情况,大大降低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食品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食品输送带,自上向下依次包括表面tpu面层、中间织物层、tpu粘合层和织物底层,所述中间织物层的上下两侧面均设有tpu浸润层,所述上下两侧的tpu浸润层分别与tpu面层和tpu粘合层胶合,所述两tpu浸润层之间连接有若干tpu脉络丝;所述中间织物层包括互相交错的若干径向丝和若干纬向丝,所述经向丝和纬向丝间交叉处设有若干脉络孔,所述tpu脉络丝穿过脉络孔连接在两tpu浸润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tpu面层包括包括tup胶合层和塑化涂层,所述tup胶合层一次性涂覆,厚度为0.3mm,硬度为shorea90°,所述塑化涂层为白色tpu粉末经190℃高温塑化形成。

优选的,所述中间织物层使用径向1000d超低收缩聚酯丝,纬向使用0.3mm聚酯单丝平织织法,经向丝和纬向丝密度比为43:23,所述织物底层使用径向1000d超低收缩聚酯丝,纬向使用0.3mm聚酯单丝平织织法,经向丝和纬向丝密度比为46:38。

其具体加工步骤为:

第一步:中间织物层浸润到tpu浸润涂胶中,至tpu浸润胶完全浸透中间织物层,加工温度180℃~200℃;

第二步:中间织物层高温定型,使浸润胶均匀分布在中间织物层内,并在中间织物层两面进行刮平处理,在中间织物层上下两侧形成tpu浸润层,并低温定型,加工温度80℃~100℃;

第三步:把定型之后的中间织物层送入涂层机,在中间织物层上侧面涂覆tpu粘合剂,加工温度160℃~210℃,速度6m/min~8m/min,每平方用量控制在80g,在中间织物层上表面形成tpu表面层;

第四步:tpu表面层涂覆tpu粉末,加工温度190℃~210℃,速度4m/min~5m/min;

第五步:分别在中间织物层下侧面和底层织物上侧面涂覆tpu粘合剂,工温度170℃~190℃,速度4m/min~5m/min。

第六步:双面覆合,加工温度160℃~210℃速度4m/min~5m/min。

优选的,所述tpu浸润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

聚氨酯15%~20%

甲苯25%~35%

碳酸二甲酯15%~20%

丙酮或丁酮35%~40%

稳定剂1%~2%

色浆适量。

优选的,所述tpu粘合剂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

聚氨酯20%~25%

甲苯25%~35%

碳酸二甲酯15%~20%

丙酮或丁酮25%~30%

稳定剂2%~3%

色浆适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聚氨酯食品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tpu面层;11、tpu胶合层;12、塑化涂层2、中间织物层;3、tpu粘合层;4、织物底层;5、tpu浸润层;6、tpu脉络丝。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发明聚氨酯食品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聚氨酯食品输送带,自上向下依次包括表面tpu面层1、中间织物层2、tpu粘合层3和织物底层4,所述中间织物层2的上下两侧面均设有tpu浸润层5,所述上下两侧的tpu浸润层5分别与tpu面层1和tpu粘合层3胶合,所述两tpu浸润层5之间连接有若干tpu脉络丝6;所述中间织物层2包括互相交错的若干径向丝和若干纬向丝,所述经向丝和纬向丝间交叉处设有若干脉络孔,所述tpu脉络丝6穿过脉络孔连接在两tpu浸润层5之间。

优选的,所述tpu面层1包括包括tpu胶合层11和塑化涂层12,所述tpu胶合层11一次性涂覆,厚度为0.3mm,硬度为shorea90°,所述塑化涂层12为白色tpu粉末经190℃高温塑化形成。

优选的,所述中间织物层2使用径向1000d超低收缩聚酯丝,纬向使用0.3mm聚酯单丝平织织法,经向丝和纬向丝密度比为43:23,所述织物底层4使用径向1000d超低收缩聚酯丝,纬向使用0.3mm聚酯单丝平织织法,经向丝和纬向丝密度比为46:38。

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中间织物层2浸润到tpu浸润涂胶中,至tpu浸润胶完全浸透中间织物层2,加工温度180℃~200℃;

第二步:中间织物层2高温定型,使浸润胶均匀分布在中间织物层2内,并在中间织物层2两面进行刮平处理,在中间织物层2上下两侧形成tpu浸润层5,并低温定型,加工温度80℃~100℃;

第三步:把定型之后的中间织物层2送入涂层机,在中间织物层2上侧面涂覆tpu粘合剂,加工温度160℃~210℃,速度6m/min~8m/min,每平方用量控制在80g,在中间织物层2上表面形成tpu表面层;

第四步:tpu表面层涂覆tpu粉末,加工温度190℃~210℃,速度4m/min~5m/min;

第五步:分别在中间织物层2下侧面和底层织物上侧面涂覆tpu粘合剂,工温度170℃~190℃,速度4m/min~5m/min。

第六步:双面覆合,加工温度160℃~210℃速度4m/min~5m/min。

优选的,所述tpu浸润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

聚氨酯15%~20%

甲苯25%~35%

碳酸二甲酯15%~20%

丙酮或丁酮35%~40%

稳定剂1%~2%

色浆适量。

优选的,所述tpu粘合剂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

聚氨酯20%~25%

甲苯25%~35%

碳酸二甲酯15%~20%

丙酮或丁酮25%~30%

稳定剂2%~3%

色浆适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用丙酮或丁酮稀释聚氨酯,使tpu胶流动性更强,适合对中间织物层的浸润,通过低密度的经线和纬线平织织法使中间织物层之间形成若干脉络孔,使浸润胶可以在中间织物层和脉络孔之间流动,并附着在一起,在织物层之间形成浸润层,浸润层之间存在若干脉络丝,紧紧的粘合在中间织物层上,在通过高温使丙酮或丁酮蒸发使浸润胶合tpu胶之间互相结合粘合在一起,保证粘合胶与中间织物层之间的粘合度,防止出现传送带开胶的情况,使用寿命大大加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