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360阅读:1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弹弓是一种冷兵器或是游戏工具,通常弹弓一般使用皮筋、皮块以及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枝桠的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可以包裹弹丸的皮块,这种弹弓的皮筋直接穿过皮兜端部的预留孔,再180度弯折捆绑打结,因此使得皮筋与皮块的连接结点过大,在进行射击时需要根据连接结点的位置区分正反面;同时由于连接结点的存在使得皮块与皮筋之间的连接不够顺直,射击时皮筋回弹摩擦力较大,容易发生皮块擦脸打脸的状况,降低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性及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射击效率,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减小连接结点,提高整体性及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包括皮筋、皮兜及绑筋;

所述皮兜的两端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用以与所述皮筋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皮筋包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所述绑筋绑接于所述皮筋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所述皮兜上开设有若干个气流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连接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以固定所述绑筋及所述皮筋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皮筋为中空的圆皮筋,所述连接部对接插装于所述圆皮筋的内部,所述绑筋绑接于所述圆皮筋的外围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皮筋为扁皮筋,所述连接部包裹于所述扁皮筋的内部,所述绑筋绑接于所述扁皮筋的外围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设有一组,每个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凹槽设有一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设有两组,每个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凹槽设有一个。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包括皮筋、皮兜及绑筋;皮兜的两端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用以与皮筋连接的连接部,皮筋包覆连接于连接部的外表面,绑筋绑接于皮筋与连接部的连接处,皮兜上开设有若干个气流孔;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连接部与皮筋连接的设置减少了皮筋绞缠状况的发生,皮兜和皮筋没有正反面之分,在上弹前不需捋顺皮兜,简化了上弹步骤及过程,提高了上弹速度从而提高了射击频率;利用连接部至少设有一组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对连接部的数量进行增加,从而增加皮筋的数量,增加整体装置的拉力及动能,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利用皮筋包覆连接于连接部的外表面的设置,减小了皮筋与皮兜之间的连接结点,使皮筋与皮兜的连接更为顺直,提高了整体性,从而减小了射击过程中的摩擦力,使皮筋回弹更具有线性、打击更为准确,提高了射击的准确度,同时也减少了射击时皮兜打脸、擦脸等状况的发生,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射击效率;利用皮兜上设置的气流孔可以便于气流的通过,减小射击过程中皮兜受到的阻力和皮兜回弹与空气摩擦的声音,提高射击的准确性及射击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连接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以固定绑筋及皮筋的凹槽;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连接部设置的用以固定绑筋及皮筋的凹槽可以使绑筋固定捆绑在凹槽内,使皮筋与皮兜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利用凹槽至少设有一个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连接部上增加凹槽的设置数量,增加整体装置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皮筋为中空的圆皮筋,连接部对接插装于圆皮筋的内部,绑筋绑接于圆皮筋的外围并固定于连接部的凹槽内;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中空的圆皮筋可以将连接部对接插装于圆皮筋的内部进行连接,操作简单,便于更换,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弹性,增加整体性及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皮筋为扁皮筋,连接部包裹于扁皮筋的内部,绑筋绑接于扁皮筋的外围并固定于连接部的凹槽内;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扁皮筋可以将连接部包裹于扁皮筋的内部进行连接,操作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回弹性,增加了整体性及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设有一组,每个连接部上的凹槽设有一个;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连接部设有一组的设置操作简单,增加射击的准确度,利用每个连接部上的凹槽设有一个的设置方便操作,利于连接的稳定、可靠,便于替换。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设有两组,每个连接部上的凹槽设有一个;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连接部设有两组的设置可以设置两组皮筋从而增加了射击时的拉力及动能,利用每个连接部上的凹槽设有一个的设置方便操作,利于连接的稳定、可靠,便于替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的皮筋类型,简化了上弹步骤,提高了上弹速度,增加了皮筋与皮兜连接的稳定性,减小了连接结点,提高了整体性及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大规模推广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弹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弹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皮筋,11、扁皮筋,12、圆皮筋,2、皮兜,21、连接部,22、凹槽,23、气流孔,3、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包括皮筋1、皮兜2及绑筋3;皮兜2的两端至少设有一组相对的用以与皮筋1连接的连接部21,利用连接部21与皮筋1连接的设置减少了皮筋1绞缠状况的发生,皮兜2和皮筋1没有正反面之分,在上弹前不需捋顺皮兜2,简化了上弹步骤及过程,提高了上弹速度从而提高了射击频率;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1设有一组,利用连接部21设有一组的设置操作简单,增加射击的准确度;皮筋1包覆连接于连接部21的外表面,利用皮筋1包覆连接于连接部21的外表面的设置,减小了皮筋1与皮兜2之间的连接结点,使皮筋1与皮兜2的连接更为顺直,提高了整体性,从而减小了射击过程中的摩擦力,使皮筋1回弹更具有线性、打击更为准确,提高了射击的准确度,同时也减少了射击时皮兜2打脸、擦脸等状况的发生,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射击效率;皮兜2的形状可多样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皮兜2的形状为长方形,绑筋3绑接于皮筋1与连接部21的连接处,利用绑筋3可以对连接部21与皮筋1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防止连接部21从皮筋1中脱落下来,每个连接部21至少设有一个用以固定绑筋3的凹槽22,利用连接部21设置的用以固定绑筋3的凹槽22可以使绑筋3固定捆绑在凹槽22内,使皮筋1与皮兜2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连接部21上的凹槽22设有一个,利用每个连接部21上的凹槽22设有一个的设置方便操作,利于连接的稳定、可靠,便于替换;

本实施例中,皮兜2上开设有若干个气流孔23,本实施例中开设有三个气流孔23,利用皮兜2上设置的气流孔23可以便于气流的通过,减小射击过程中皮兜2受到的阻力和皮兜2回弹与空气摩擦的声音,提高射击的准确性及射击效率,气流孔23的形状可多样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气流孔的形状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皮筋1为扁皮筋11,连接部21包裹于扁皮筋11的内部,绑筋3绑接于扁皮筋11的外围并固定于连接部21的凹槽22内,在使用时,先将扁皮筋11包裹住连接部21,再将绑筋3缠绕于扁皮筋11的外围进行捆绑固定,利用扁皮筋11可以将连接部21包裹于扁皮筋11的内部进行连接,操作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回弹性,增加了整体性及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可用于如图3所示的一种无架弹弓,包括利用本实施例中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环状相连的皮兜及皮筋,以食指第二关节、拇指第一关节内扣成鹰爪状形成支架,食指第二关节、拇指第一关节的指背作为支承皮筋的支点,形成的一种弹弓打法;同时本实施例也可用于其他传统的有架弹弓上进行射击使用,提高射击效能。

实施例二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皮筋1为中空的圆皮筋12,连接部21对接插装于圆皮筋12的内部,绑筋3绑接于圆皮筋12的外围并固定于连接部21的凹槽22内,利用中空的圆皮筋12可以将连接部21对接插装于圆皮筋12的内部进行连接,操作简单,便于更换,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弹性,增加整体性及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设有两组,每个连接部21上的凹槽22设有一个,利用连接部21设有两组的设置可以设置两组皮筋1从而增加了射击时的拉力及动能,利用每个连接部21上的凹槽22设有一个的设置方便操作,利于连接的稳定、可靠,便于替换。

本实施例可用于如图6所示的一种无架弹弓,包括利用本实施例中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环状相连的皮兜及皮筋,以食指第二关节、拇指第一关节内扣成鹰爪状形成支架,食指第二关节、拇指第一关节的指背作为支承皮筋的支点,形成的一种弹弓打法;同时本实施例也可用于其他传统的有架弹弓上进行射击使用,提高射击效能。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皮筋与皮兜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设有三组。

本实施例可用于传统的有架弹弓上进行射击使用,提高射击效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