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35560发布日期:2020-01-07 11:5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缓释药物(sustained-releasemedicine)又称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是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制剂,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市场上的缓释膜成本较高昂,需要一种成本低制备简单的缓释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85~100份pp、4~6份ldpe、6~8份caco3、0.5~2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85~100份pp、0.5~2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0~35μm,小孔面积为30~35%。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制备方法简单,可根据自身需求叠加缓释pp层再和织布层、带小孔pp层贴合,成本低,缓释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85份pp、4份ldpe、6份caco3、2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85份pp、2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0μm,小孔面积为30%。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实施例2。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90份pp、4~份ldpe、6份caco3、0.5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85份pp、0.5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5μm,小孔面积为35%。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实施例3。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99份pp、4~6份ldpe、7份caco3、1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99份pp、0.5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3μm,小孔面积为33%。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实施例4。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88份pp、4份ldpe、8份caco3、1.5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95份pp、1.5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2μm,小孔面积为32%。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实施例5。

一种医用抗菌缓释pp膜,所述医用抗菌缓释pp膜有三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所述缓释pp层按质量份计由92份pp、5.5份ldpe、6~8份caco3、1.8份抗菌剂组成;所述带小孔pp层按质量份计由980份pp、2份抗菌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带小孔pp层厚31μm,小孔面积为33%。

所述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按质量份称取pp、ldpe、caco3、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120℃,纵向拉伸1.8:1,拉伸后厚度为80~100μm;在双向拉伸过程中,caco3粒子发生位移拉开了距离,造成孔穴,形成发泡体,可透过挥发性物质。

步骤2:按质量份称取pp、抗菌剂充分混合后熔融挤出后拉伸,拉伸温度为110~140℃,拉伸后厚度为30~35μm,用打孔机进行打孔;

步骤3:将缓释pp层、织布层、带小孔pp层在80~140℃下贴合。

以上实施例1.2.3.4.5获得的医用抗菌缓释pp膜经试验测得,具有良好的抗菌缓释效果,透气性能等综合性能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