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防辐射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0245发布日期:2019-02-26 19:2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防辐射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拆卸式防辐射服。



背景技术:

防辐射服是利用了电磁屏蔽与电磁反射的原理,一般采用特定的织物或涂层来实现,在临床上由于医护人员长期与x射线接触,因此多采用铅衣防护,铅衣即装有铅板的防辐射服,这类防辐射服对x射线的吸收与反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铅衣较重,所以还存在以下问题:

操作者穿上防护铅衣,戴上铅帽等防护用具后总重量约达十多公斤,有些甚至更重,操作者往往需要工作数个小时,这种长时间负重会导致体力不支,严重地影响着操作者的健康和工作强度;另外铅衣常常不透气,因铅衣很重,穿在身上会贴压得很紧,操作者常常是汗流浃背、难以忍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可拆卸式防辐射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铅衣不透气,使得操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汗流浃背,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可拆卸式防辐射服,包括铅衣和支撑筒,所述铅衣的背部设有磁性块,所述支撑筒顶部设有铅盖,所述支撑筒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支撑筒外壁上镶嵌有透明窗,所述支撑筒上设有位于透明窗下方的容纳口,与透明窗相对一侧的支撑筒上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筒上的缸体,缸体水平贯穿支撑筒的侧壁,缸体的开口朝向支撑筒内部,缸体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柱,磁性柱与缸体之间固定有弹性件,缸体远离开口一端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处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出气单向阀一端设有位于支撑筒内部的喷气头。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1、本基础方案在使用时,电磁铁通电使得电磁铁与磁性柱相吸,这样铅衣自身的重量一部分可以转移到支撑筒上,使操作者感受到的铅衣重量下降,降低对操作人员体力的消耗;而当操作人员脱下铅衣时,关闭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即不再与磁性柱紧贴,这样设置便于铅衣与支撑筒的拆卸,从而便于铅衣的更换,清洁等。

2、由于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身体一直处于活动的状态,而铅衣透气性差,所以会感觉闷热,因此本基础方案中通风装置的设置,一方面利用操作人员身体的活动状态,使得缸体将外界气体经出气管与喷气头排入到支撑筒内,进入支撑筒内的气体从支撑筒的底部排出,这样加快了外界气体与支撑筒内气体的循环流动;另一方面喷气头排出的气流作用在操作人员身体上,使操作人员感受到凉爽,缓解操作人员闷热的感受。

进一步,所述铅衣上设有位于肩部的挂环,所述铅盖底壁铰接有与挂环配合的挂钩。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一方面操作人员在穿上铅衣后,将挂钩勾住挂环,可以使得铅衣自身的部分重力转移到铅盖上,减小操作人员的负重,另一方面,当操作人员脱下铅衣时,可以将铅衣挂在挂钩上,方便铅衣的存放。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与出气单向阀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便于出气管与出气单向阀的拆卸,当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不需要一直处于移动的状态,那么缸体内的磁性柱位移就较小,使得缸体排出的气体较少,对支撑筒内的气流循环起到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取下出气管,将出气管对准空调或者风扇等,利用外部的动力源对出气管产生气流。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远离出气单向阀一端连接有空气放大器,所述空气放大器包括与出气管连通的压缩气入口、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端和与喷气头连通的出气端。

有益效果:这样当出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压缩气入口进入到空气放大器内时,外界气体被吸入,从而提高了从喷气头排出气体的量,这样能够使得喷气头排出较大的气流,使得操作人员接触到更多新鲜的空气。

进一步,所述通风装置设有多个。

有益效果:多个通风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缸体排气的效率,提高支撑筒内外气流的流动性。

进一步,所述喷气头位于支撑筒靠近铅盖处。

有益效果:这样从喷气头排出的气体主要作用在操作人员的头部,使得操作人员的头部始终处于空气流通的状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拆卸式防辐射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可拆卸式防辐射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铅衣100、电磁铁101、挂环102、支撑筒200、铅盖201、挂钩202、行走轮203、透明窗204、容纳口205、缸体300、磁性柱301、弹性件302、进气单向阀303、出气单向阀304、出气管305、空气放大器400、压缩气入口401、进气端402、出气端403、喷气头40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可拆卸式防辐射服,包括铅衣100和支撑筒200,铅衣100呈长筒状,在铅衣100的背部设有电磁铁101,电磁铁101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源,在铅衣100的肩部设有挂环102。在支撑筒200的顶部设有铅盖201,铅盖201底壁铰接有与挂环102配合的挂钩202,支撑筒200上开设有供操作人员进入的开口,在支撑筒200的底部设有四个行走轮203,在支撑筒200的外壁上镶嵌有透明窗204,支撑筒200上还设有位于透明窗204下方的容纳口205,在支撑筒200上还设有多个位于透明窗204相对一侧的通风装置。

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筒200上的缸体300,其中缸体300水平贯穿支撑筒200的侧壁,缸体300的开口朝向支撑筒200内部,缸体300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柱301,磁性柱301与缸体300之间固定有弹性件30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2采用弹簧,在缸体300远离开口一端设有位于支撑筒200外部的进气单向阀303和出气单向阀304,当缸体300的体积减小时,缸体300内的气压增大,出气单向阀304打开,缸体300内部的气体排出,当缸体300的体积增大时,缸体300内的气压减小,进气单向阀303打开,外界气体补入到缸体300内。

在出气单向阀304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气管305,其中出气管305远离出气单向阀304一端连接有空气放大器400,空气放大器400固定在支撑筒200上,如图3所示,空气放大器400包括与出气管305连通的压缩气入口401、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端402和位于支撑筒200内的出气端403,在出气端403处连接有喷气头404,喷气头404位于支撑筒200靠近铅盖201处。

使用时:

操作人员进入支撑筒200,穿上挂在挂钩202上的铅衣100,将电磁铁101通电,使得电磁铁101靠近磁性柱301一端的磁极与磁性柱301相反,从而使得电磁铁101与磁性柱301相吸紧贴在一起,这样铅衣100的部分重力会转移到支撑筒200上,另外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双手可以通过容纳口伸出。

当操作人员在工作时,由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在支撑筒200内不断移动,因此操作人员自身的移动会驱动磁性柱301相对于缸体300进行滑动,当磁性柱301向出气单向阀304一端滑动时,缸体300内的体积减小,气压增大,出气单向阀304打开,缸体300内的气体经压缩从出气单向阀304进入出气管305后,从压缩气入口401进入到空气放大器400内,后从出气端403经喷气头404排出,促使支撑筒200内的气流与外界气流的保持通畅,另外从喷气头404排出的气体,还可以给操作人员进行降温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