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743发布日期:2018-10-13 00:1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确切地说是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



背景技术:

当前助于厂房、居民住房等建筑的建设中,往往需要在建筑外表面铺设纤维板进行包覆,以达到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隔音性能等能力,在实际使用中,当前所使用的这类板材往往均采用的传统石膏板、石棉板等传统板材,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这类板材的结构强度、韧性均相对较差,且保温隔音能力也相对不足,且这类板材所用的材料对人体也均不同程度存在较大危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建筑板材,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加工性能好,自重小,制备及使用成本低廉,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韧性和良好的保温隔音能力,另一方面所使用材料安全性、环保型好,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危害低,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高,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板材的使用性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包括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石墨烯纤维网层、芳纶纱防护层及强化丝,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石墨烯纤维网层、芳纶纱防护层均若干,其中一个尼龙纤维网层、两个玻璃纤维网层和两个石墨烯纤维网层构成一个工作组,且所述的工作组至少一个,同一工作组中,玻璃纤维网层和两个石墨烯纤维网层均以尼龙纤维网层对称分布,其中玻璃纤维网层包覆在尼龙纤维网层外,石墨烯纤维网层包覆在玻璃纤维网层外、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和石墨烯纤维网层间通过若干强化丝连接,强化丝轴线与玻璃纤维网层外、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垂直分布,芳纶纱防护层至少一层,包覆在各工作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石墨烯纤维网层、芳纶纱防护层接触面处均设粘接胶层,并通过粘接胶层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工作组间通过强化丝相互连接,且相邻工作组接触面间通过粘接胶层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石墨烯纤维网层中,相邻两层之间的强化丝为“8”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芳纶纱防护层外表面另设强化防护层。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加工性能好,自重小,制备及使用成本低廉,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韧性和良好的保温隔音能力,另一方面所使用材料安全性、环保型好,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危害低,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高,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板材的使用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包括尼龙纤维网层1、玻璃纤维网层2、石墨烯纤维网层3、芳纶纱防护层4及强化丝5,尼龙纤维网层1、玻璃纤维网层2、石墨烯纤维网层3、芳纶纱防护层4均若干,其中一个尼龙纤维网层1、两个玻璃纤维网层2和两个石墨烯纤维网层3构成一个工作组,且工作组至少一个,同一工作组中,玻璃纤维网层2和两个石墨烯纤维网层3均以尼龙纤维网层1对称分布,其中玻璃纤维网层2包覆在尼龙纤维网层1外,石墨烯纤维网层3包覆在玻璃纤维网层2外,尼龙纤维网层1、玻璃纤维网层2和石墨烯纤维网层3间通过若干强化丝5连接,强化丝5轴线与玻璃纤维网层外2、尼龙纤维网层3、玻璃纤维网层4垂直分布,芳纶纱防护层4至少一层,包覆在各工作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纤维网层1、玻璃纤维网层2、石墨烯纤维网层3、芳纶纱防护层4接触面处均设粘接胶层6,并通过粘接胶层6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工作组间通过强化丝5相互连接,且相邻工作组接触面间通过粘接胶层6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纤维网层1、玻璃纤维网层2、石墨烯纤维网层3中,相邻两层之间的强化丝5为“8”字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芳纶纱防护层4外表面另设强化防护层7。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使用需要,设定构成板材工作组的数量,然后对各工作组内的尼龙纤维网层、玻璃纤维网层、石墨烯纤维网层进行粘接连接,然后再通过强化丝进行强化连接,最后通过芳纶纱对工作组进行包覆,完成板材制备。

在进行施工时,首先根据使用需要对制备好的板材进行裁切整形,满足使用的需要,然后通过粘接层将板材包覆在建筑物的外表面,最后在各板材外表面喷涂防护层或安装装饰层即可。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加工性能好,自重小,制备及使用成本低廉,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韧性,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板材的使用性能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