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定流速的湿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847发布日期:2019-04-03 00:2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定流速的湿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压膜工艺中的湿压系统。



背景技术:

压膜是印刷线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制作过程是使用压膜机热压辊筒将干膜压合于基材表面,再经过随后的工序制成线路板。

由于压膜机对基材进行压膜操作后,贴膜与基材表面容易产生界面气泡,从而导致成品率降低,因此,目前通常采用将干膜润湿后再压膜的方法,也即采用湿法压膜工艺进行压膜。这样,一方面利用水膜排除界面空气,将铜面上粗糙处的气体赶走,且使干膜本身软化而更有粘性;另一方面通过水膜对干膜的润湿作用,可增强干膜的流动性,使得干膜能够与基材表面的结合力更紧密,以此提高产品良率。

目前,现有技术湿法压膜工艺采取的是在原有的压膜机热压辊筒前安装一个由海绵湿辊、滴水管和流量计组成的湿压装置,通过调节位于海绵湿辊上方的滴水管的出水,来调节海绵湿辊上的水量,以对通过海绵湿辊之间的基材表面进行润湿。然而,现有技术湿法压膜工艺仍然存在着以下技术问题:进水的速率仅是依靠简易的流量计进行计量,通过调节滴水管的出水,来调节海绵湿辊上的水量,若在水压不稳定的状况下,便无法做到精确控制;此外,由于海绵湿辊间的压力不可调,对于不同厚度的基材,其表面的润湿效果会有差异,从而造成压膜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定流速的湿压系统,以稳定润湿效果,提高压膜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恒定流速的湿压系统,包括固定支架、上湿辊、下湿辊、滴水管、流量控制器、接水盘;所述上湿辊、下湿辊相对呈间隔设置,其传动齿轮轴的两端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滴水管设置在上湿辊的上方,所述流量控制器连接控制滴水管;所述接水盘设置在下湿辊的下方;此外,还包括气泵、输气管;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与流量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提供恒定流速的气流,进而通过流量控制器提供恒定流速的入水量。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泵上设置有流速调节钮,以控制调节空气的流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输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湿辊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竖直的移动槽,所述上湿辊其传动齿轮轴的两端位于移动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连接驱动上湿辊在固定支架上的移动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与下湿辊之间的间隙和压力,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基材。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气缸连接的压力表、压力调节钮,以控制调节气缸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气泵所提供的恒定流速的气流,实现滴水管水量的稳定控制,有助于明显提高润湿效果。同时,通过气泵和气缸,实现上下湿辊之间间隙和压力的调节,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厚度的基材,从而稳定润湿效果,提高压膜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支架1,上湿辊2,下湿辊3,滴水管4,接水盘5,气泵6,输气管7,移动槽8,流速调节钮9,压力表10,压力调节钮11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定流速的湿压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固定支架1、上湿辊2、下湿辊3、滴水管4、流量控制器、接水盘5、气泵6、气缸、输气管7。

如图1所示,上湿辊2、下湿辊3相对呈间隔设置,其传动齿轮轴的两端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其中,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竖直的移动槽8,上湿辊2其传动齿轮轴的两端位于移动槽8内。滴水管4设置在上湿辊2的上方,流量控制器连接控制滴水管4。接水盘5设置在下湿辊3的下方。

气泵6通过输气管7分别与流量控制器、气缸连接(图中未示出)。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湿辊2连接(图中未示出)。

如图1所示,气泵6上设置有流速调节钮9,以控制调节空气的流速。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与气缸连接的压力表10、压力调节钮11,以控制调节气缸的压力。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启动电源、水源和气源,上下湿辊开始相对转动,滴水管4的滴水口开始向下方的海绵湿辊滴水,通过气泵6和流量控制器控制得到恒定流速的入水量;同时根据不同厚度的基材,通过气缸推移上湿辊2,以在上下湿辊之间获得合适的间隙和压力,调节湿辊转速至合适程度,待机器参数稳定数分钟后,将需要压膜的基材放入上下海绵湿辊之间。在湿辊的带动下,基材被带入海绵湿辊的另一侧,此时的基材表面即已经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可进行后序的热压贴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