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171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13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



背景技术:

气枪是通过动力气源给气枪内的子弹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击发的,现有技术中,给气枪提供动力气源一般通过手动压气或者便携式充气罐,手动压气存在费力和动力气源的压力偏低等技术问题;便携式充气罐由于在每次用尽一罐充气罐后需要及时更换,如此带来充气罐的浪费,提高了用枪成本,并且随着充气罐内动力气源的消耗,动力气源的气压也会慢慢降低;故急需一种能在气枪击发时,临时储气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气源的消耗大,击发威力衰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以实现气枪上膛击发前,动力气源的临时储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包括依次紧配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配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设置有带O型圈的平衡轴,该平衡轴能切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

进一步设置,所述平衡轴靠近第一壳体端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平衡轴靠近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O型圈。防止第一腔体内的动力气源泄漏,影响击发威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内壁为斜内壁,第一O型圈能与斜内壁抵接。由于相互抵接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口位于第二壳体内,该连通口位于第一腔体侧为漏斗形。第一腔体内的气源进入到第二腔体的气压会更大。

进一步,所述第三壳体内装子弹。击发威力比较大,气源与子弹的接触会更直接。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动力气源的损耗,并且将动力气源最大限度的作用与第三壳内的子弹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标号说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台阶4;O型圈5;第三O型圈51;第一O型圈52;第二O型圈53;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平衡轴8;斜内壁9;连通口10;子弹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枪的气体弹结构包括依次紧配连接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其中第二壳体2两端连接处都设置有台阶4,使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3,与第二壳体2装配紧密,防止气源泄漏;再有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O型圈51;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配合形成第一腔体6,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配合形成第二腔体7;所述第一腔体6内滑动设置有带O型圈5的平衡轴8,该平衡轴8能切断第一腔体6和第二腔体7连通。

所述平衡轴8靠近第一壳体1端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52;平衡轴8靠近第三壳体3设置有第二O型圈53。防止第一腔体6内的动力气源泄漏,影响击发威力。

所述第一壳体1位于第一腔体6内的内壁为斜内壁9,第一O型圈52能与斜内壁9抵接。由于相互抵接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所述第一腔体6和第二腔体7之间的连通口10位于第二壳体2内,该连通口10位于第一腔体6侧为漏斗形。第一腔体6内的气源进入到第二腔体7的气压会更大。

所述第三壳体3内装子弹。击发威力比较大,气源与子弹的接触会更直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外界充气装置从平衡轴8右侧间隙充气进入第一腔体6,第一O型圈52和第二O型圈53将气体密封在第一腔体内6,第二O型圈53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击发过程,当力作用于平衡轴8右侧,打破平衡轴力的平衡,气体迅速从第一腔体6进入第二腔体7,推动子弹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