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及抗菌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8318发布日期:2019-07-17 05:27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产品及抗菌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及抗菌盖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用户手持电子产品时,容易将手上沾染的细菌传播至电子产品上,而细菌可能在电子产品上繁殖并蔓延,这样就导致电子产品表面存在各种细菌,这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人手触摸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接触传播至人体内,使人体出现疾病,这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盖板,以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夙愿,而现有的抗菌盖板却并不具有防指纹功能,造成用户体验不佳,因此,一种既能抗菌又满足防指纹功能的盖板是现在非常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及抗菌盖板,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盖板,包括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其表面设置有厚度小于15纳米的二氧化硅膜层,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表面非致密式的设置有防指纹膜层。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为载有银离子的基板、载有锌离子的基板或载有铜离子的基板。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基板为玻璃。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5纳米。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防指纹膜层的厚度为10纳米至20纳米。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防指纹膜层为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层。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1毫米至3.0毫米。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和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之间还设置有硅膜层。

优选的,在上述抗菌盖板中,所述硅膜层的厚度不大于2纳米,且所述硅膜层和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总厚度不大于15纳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抗菌盖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抗菌盖板,由于包括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因此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由于其表面设置有厚度小于15纳米的二氧化硅膜层,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表面非致密式的设置有防指纹膜层,因此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产品由于具有该抗菌盖板,因此该电子产品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盖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抗菌盖板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及抗菌盖板,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盖板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盖板的示意图,该抗菌盖板包括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1,其表面设置有厚度小于15纳米的二氧化硅膜层2,二氧化硅膜层2的表面非致密式的设置有防指纹膜层3。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所用到的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1是一种现有的基板,可以利用已经成熟的离子交换工艺,在基板表面植入多种抗菌金属离子,这些抗菌金属离子可抑制藻类、霉、真菌等滋生,除可用于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等3C电子触控功能产品外,还可应用于医疗照护、汽车触控和建筑等多种领域,抗菌的主要原理是:一方面抗菌金属离子可以穿过细菌细胞核杀死细菌细胞,另一方面是植入的抗菌金属离子本身带正电,这就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内的电荷平衡,从而杀死细菌细胞。

另外,如果直接将防指纹膜层3镀到基板1的表面,由于不同批次不同片的基板表面性质都会有所差异,这就会影响形成的防指纹膜层3的疏密程度,从而影响防指纹膜层3的耐摩擦效果,为了使防指纹膜层3牢固的固定在基板1上,该实施例在二者之间设置了用于过渡的二氧化硅膜层2,该二氧化硅膜层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真空镀膜(蒸发镀或溅射镀)工艺直接镀在基板1的表面,二氧化硅膜层2的表面有更多的-OH(羟基),在利用热蒸发方式镀防指纹膜层3的时候,这些羟基可以与防指纹膜层3进行脱水缩合进行反应,该二氧化硅膜层2的厚度小于15纳米,纳米级的膜层不能阻止抗菌金属离子的析出,因此不会挡光,也就是说,不会对盖板的光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防指纹膜层3非致密式的设置在二氧化硅膜层2的表面,这类似于小草在草坪上,防指纹膜层3的碳链与二氧化硅膜层2的结合是通过羟基脱水缩合进行链接,而不结合的部分是在空气中,正因为这样,基板1中的抗菌金属离子就可以穿过二氧化硅膜层2和防指纹膜层3之后实现抗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该抗菌盖板由于包括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因此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由于其表面设置有厚度小于15纳米的二氧化硅膜层,二氧化硅膜层的表面非致密式的设置有防指纹膜层,因此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1可以优选为载有银离子的基板、载有锌离子的基板或载有铜离子的基板,以银离子为例,银离子抗菌主要原理是穿过细菌细胞核杀死细菌细胞,而且银离子带正电,破坏细胞内细菌电荷平衡,杀死细胞,针对第一方面,需要接触细菌细胞并进行击杀,这个作用非常明显且高效,而针对第二方面,银离子可以不接触细菌细胞,但是杀菌效果较弱,为了让银离子穿透二氧化硅膜层2和防指纹膜层3之后到达细菌细胞,需要让二氧化硅膜层2和防指纹膜层3的厚度不至于太大,而为了让防指纹膜层3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将这两层膜设置的过小,因此实际操作时,需要在这两种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得到合适的膜层厚度。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基板1可以为玻璃,这种玻璃基板更为常见,易于获取,成本较低,而且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玻璃也是现有的一类比较常见的玻璃,因此抗菌效果会更好,当然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盖板,此处并不构成限制。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二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5纳米,这主要考虑到5纳米是一般镀膜设备所能进行膜厚精确控制的最小厚度,另外,这也是在防指纹膜层的防指纹效果和盖板的抗菌效果之间进行了折中,因为如果太厚会影响抗菌金属离子从这两层膜中的析出,如果太薄又不能起到较好的固定基板1与防指纹膜层3的效果。

同时,防指纹膜层的厚度可以优选为10纳米至20纳米,其中,最优方案是10纳米,而且防指纹膜层可具体选择为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层,这种材质的表面能更低,因此疏水防指纹效果会更好,当然这里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防指纹膜层。

另外,基板1的厚度可以为0.1毫米至3.0毫米,当然这是可选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厚度的基板1,此处并不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上,还提出如下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抗菌盖板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在该方案中,载有抗菌金属离子的基板1和二氧化硅膜层2之间还设置有硅膜层4。

该实施例中的硅膜层4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一方面增加结合力,杂质在硅膜层4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二氧化硅膜层2中大很多,这样基板1表面的抗菌金属离子就可以扩散到硅膜层4中,产生扩散附着,增强附着力,另一方面增加硅膜层4的过渡之后,可以形成更好的抗菌金属离子过渡层,便于抗菌金属离子的缓释,这样的抗菌效果更好。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硅膜层4的厚度不大于2纳米,且硅膜层和二氧化硅膜层的总厚度不大于15纳米,这样既具有足够优异的抗菌效果,又具有足够好的防指纹效果。

在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如上任一项的抗菌盖板,由于具有上述抗菌盖板,因此该电子产品能够杀灭盖板表面的细菌,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至人体,从而提升用户的健康水平,又具有防指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