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击用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6618发布日期:2019-12-20 20:01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击用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用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射击用箭。



背景技术:

箭和弓为中国的传统兵器,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石器时代就作为人们狩猎的工具。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使箭不仅作为一种工具,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周礼·保氏》中记载有,“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弓箭文化教育,部分地区的学校已经开展了射击课程,而木箭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但是在推进弓箭文化的进程中发现,木箭和竹箭也存在着直度、耐用度、挠度不好的缺陷,同时其重心也不稳定。现有的箭的制造所能达到的重量精度也很差,普通木箭重量误差只能达到±1g,比赛中所用的箭互相之间的重量差不得超过0.1g,因此造成箭整体上的一致性差的问题,所以需要生产大量的箭,从中筛选出重量合适的比赛用箭,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击用箭,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木箭的寿命短以及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击用箭,包括箭头、箭座以及木质箭杆,所述木质箭杆中设置有箭梃,所述箭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箭头以及所述箭梃相连的连接部,所述箭座采用非木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螺纹部和锥部,所述锥部与所述箭头端部的锥孔相配合,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箭头端部的螺纹孔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锥部上设置有防松胶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梃的一端伸入所述木质箭杆的内部,所述箭梃的另一端与所述箭座端部的连接部相连,所述木质箭杆的外壁与所述箭座的内壁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螺纹孔和锥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箭梃形成螺纹连接,所述锥孔与所述木质箭杆的外壁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梃构造为空心管,所述箭梃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一块配重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梃的端部设置有箭梃分力锥,所述箭梃通过所述箭梃分力锥插入到所述木质箭杆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木质箭杆远离所述箭头的端部设置有箭尾,所述箭尾与所述木质箭杆相连的一端部设置点胶槽,所述箭尾的另一端设置有漏斗形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箭尾的外壁至少部位地设置为弧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木质箭杆的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片箭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箭座采用非木材料制成,使箭座的强度大于木质箭杆的强度,从而增强了箭座与木质箭杆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延长了箭的使用寿命;并且箭座的加工性能较好,从而能够保证箭的一致性,使其重量和重心都能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射击用箭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箭座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箭梃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箭尾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箭头;2-箭座;3-木质箭杆;4-箭梃;5-箭尾;6-箭羽;

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

211-螺纹部;212-锥部;221-螺纹孔;222-锥孔;

41-配重块;42-箭梃分力锥;43-连接螺栓;

51-点胶槽;52-漏斗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击用箭,其包括箭头1、箭座2以及木质箭杆3,木质箭杆3中设置有箭梃4,箭座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箭头1以及箭梃4相连的连接部。

其中,箭座2采用非木材料制成,使箭座2的强度大于木质箭杆3的强度。例如,箭座2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由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碳纤维材料),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在射击时,受到目标靶的冲击力,箭座2与木质箭杆3之间的连接处的受力比较集中,因此该部位为一个受力薄弱点,在现有的木质箭中,由于木材的强度不够,因此容易在该处断裂造成整个箭失效。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箭座2采用例如金属材料等制成,因此使得箭座2的强度较之木质箭杆3的强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即使箭座2与木质箭杆3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提高,从而增加了箭的使用寿命。

第二,现有的木质箭由于其难以进行机械加工,因此箭头与箭杆一般为整体式,因此当箭头受到损伤时整根箭就会报废。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箭座2采用例如金属材料等可进行机械加工的材料制成,因此箭座2上的连接部容易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使箭座2成为与箭头1以及木质箭杆3之间的可靠连接部件,则可实现箭头1具有可更换功能。当箭头1在多次射击中被损坏或者其精度降低时,能够通过更换新的箭头1来延长箭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射击中,对于不同的目标靶,其要求的箭头1的种类不同,因此通过更换箭头1,能够减小风阻,增加箭的稳定性;以及更换不同种类的箭头1,能够使箭能够使用的范围更广。

第三,现有的木质箭由于受到木材自身材料特性的影响,难以保证其一致性。普通木箭的重量误差仅能维持在±1g,这显然是难以被接受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箭座2能够对箭的重量以及重心进行微调,从而保证了射击的精度和箭的一致性。对同一批箭而言,其重量以及重心需要保证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之内(例如,重量误差为±0.01g)。

下面将对箭座2以及箭梃4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箭座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21包括螺纹部211和锥部212,与之相应地,在箭头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锥孔,其中,箭座2的锥部212与箭头1端部的锥孔相配合,箭座2的螺纹部211与箭头1端部的螺纹孔相配合,从而将箭头1和箭座2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锥部212的锥角为锐角,例如45°。通过设置锥部212,使箭头1与箭座2配合使,箭头1越向着靠近箭座2的方向运动,则摩擦力越大,从而使箭头1与箭座2之间的配合更紧密。

优选地,锥部212上设置有防松胶圈213。锥部212上设置有凹槽,防松胶圈213设置在凹槽,从而进一步提高箭头1与箭座2之间的牢固性。

当然为了进一步保证箭头1与箭座2之间的牢固性,还可以在锥部212的外壁上设置胶层,使锥部212与箭头1的锥孔进行粘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箭梃4的一端伸入木质箭杆3的内部,箭梃4的另一端与箭座2端部的连接部相连,木质箭杆3的外壁与箭座2的内壁相连。

具体来说,箭座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包括螺纹孔221和锥孔222,螺纹孔221与箭梃4形成螺纹连接,锥孔222与木质箭杆3的外壁相配合。通过设置螺纹连接与锥度配合的方式,能够使箭座2与木质箭杆3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由于锥孔222与木质箭杆3的外壁相配合,因此木质箭杆3的外壁至少有一段构造为锥形外形,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柱形孔,箭座2中设置锥孔222的原因在于:

由于箭在落地时,箭座2的受力面积除了箭座2与木质箭杆3相连的端部,还包括箭座2的内壁,由于柱形孔存在制造误差,因此柱形孔的内壁与木质箭杆3的外壁不可能完全贴合,否则木质箭杆3将无法伸入柱形孔中。而锥孔222则不同,由于其具有锥度,使木质箭杆3越伸入锥孔222,二者贴合的越紧密,因此使木质箭杆3的外壁能够与锥孔222的内壁完全贴合,从而保证了受力面积。

类似地,进一步保证木质箭杆3与箭座2之间的牢固性,还可以在锥孔222的内壁上设置胶层,使锥部212与锥孔222的外壁进行粘合。

进一步地,在木质箭杆3上至少设置有一段真空注胶区,优选地,真空注胶区设置在木质箭杆3上靠近箭座2的那一端。通过真空注胶区,不仅能够提高木质箭杆3的强度,而且能够对箭的重心和重量进行更准确地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箭梃4构造为空心管,优选地,箭梃4为空心金属管,如前所述,能够提高箭梃4的可加工性以及从整体上保证箭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箭梃4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一块配重块41。其中,配重块41能够起到调节箭的重量以及重心的作用,使箭的重量以及重心保持在千分之一的误差范围内,以提高箭的一致性。

为了制造方便,配置块41构造为圆柱体。

其中,配重块41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箭梃4的内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了三块配重块41。

箭梃4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螺栓43,当箭梃4插入到木质箭杆3后,连接螺栓43露在木质箭杆3的外部,并与箭座2相连;箭梃4的第二端设置有箭梃分力锥42,其中,箭梃分力锥42的第一端为尖端,第二端插入箭梃4的端部,由于箭梃分力锥42的第一端为尖端,因此箭梃4通过箭梃分力锥42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到木质箭杆3中。此外,为了保证箭梃4与木质箭杆3连接的牢固性,可以在箭梃4的外壁上设置胶层,使箭梃4与木质箭杆3粘合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木质箭杆3远离箭头1的端部设置有箭尾5,如图4所示,箭尾5与木质箭杆3相连的一端部设置点胶槽51,箭尾5的另一端设置有漏斗形开口,其中,漏斗形开口用于卡合在弓弦上。

箭尾5采用与木质箭杆3不同的木质材料,例如箭尾5为红木制成,木质箭杆3为白松木制成,因此箭尾5的强度较高。由于箭尾5需要卡合在弓弦上,因此通过采用较高强度的箭尾5能够提高箭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箭尾5与木质箭杆3通过粘合连接,因此当箭尾5损坏时,能够通过更换新的箭尾5来延长箭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箭尾5的外壁至少部位地设置为弧形结构,以保证箭的流线形外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木质箭杆3的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片箭羽6。箭羽5垂直设置在木质箭杆3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箭羽6靠近箭头1的一端通过麻线缠绕固定于木质箭杆3的外壁上。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