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725发布日期:2019-08-13 20: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客户快速包装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袋子破袋现象普遍,现有包装袋耐穿刺平均在 13N左右,产品对于25KG以上产品的保护性能不佳,容易破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表层向内层依次连接的聚酯层、铝箔阻隔层、尼龙层、流延PE缓冲层和吹膜PE热封层,所述聚酯层通过设置的第一复合层与铝箔阻隔层复合连接,所述铝箔阻隔层通过设置的第二复合层与尼龙层复合连接,所述尼龙层通过设置的第三复合层与流延PE缓冲层复合连接,所述流延PE缓冲层通过设置的第四复合层与吹膜PE热封层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均为无溶剂胶水复合层。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复合层为点版复合层。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层印刷面与铝箔阻隔层亮面复合连接,所述聚酯层为聚酯膜,所述聚酯层附着连接油墨层。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阻隔层暗面与尼龙层复合连接,所述铝箔阻隔层为铝箔耐超高温蒸煮阻隔膜。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层与流延PE缓冲层非电晕面复合连接,所述尼龙层为双电晕异步拉伸复合级尼龙。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PE缓冲层电晕面与吹膜PE热封层电晕面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膜PE热封层为改性重包PE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次无溶剂复合加一次菱形点版网线辊上胶工艺(PET/INK/AD/AL/AD/NY/AD/PE/AD/PE),无溶剂复合不需要额外添加溶剂故不存在溶剂排放污染,可以有效的降低VOCs的排放和溶剂残留量,将成品溶剂残留控制在1mg/㎡内;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流延PE缓冲层起增加产品韧性的作用,和吹膜PE热封层之间采用菱形点版网线棍上胶,使PE同PE之间在撕裂的层间会有变形,因此可以保证撕裂不形成直线撕裂,降低破袋风险;

3、其吹膜PE热封层为改性重包PE膜,加入重包专用茂金属粒子,具有耐穿刺、耐跌落、耐负压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层、2-油墨层、3-第一复合层、4-铝箔阻隔层、5-第二复合层、6-尼龙层、7-第三复合层、8-流延PE缓冲层、9-第四复合层、10-吹膜PE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阻隔负压渗漏背封夹边重包袋,包括由表层向内层依次连接的聚酯层1、铝箔阻隔层4、尼龙层6、流延PE缓冲层8和吹膜PE热封层10,具体地,聚酯层1印刷面与铝箔阻隔层4亮面复合连接;铝箔阻隔层4暗面与尼龙层6复合连接,增加产品阻隔性能;尼龙层6与流延PE缓冲层8非电晕面复合连接,流延PE缓冲层8电晕面与吹膜PE热封层10电晕面复合连接。

其中聚酯层1为聚酯膜,其厚度为12um,为了增加产品的强度和耐摩擦性,聚酯层1附着连接油墨层2,油墨层2厚度为1um。铝箔阻隔层4为铝箔耐超高温蒸煮阻隔膜,其厚度为7um,具有阻氧阻湿的特性。尼龙层6为双电晕异步拉伸复合级尼龙,其厚度为15um,具有耐穿刺、阻氧阻湿的特性。流延PE缓冲层8厚度为20um,具有耐穿刺,增加韧性的作用。吹膜PE热封层10为改性重包PE膜,其厚度为100um,加入重包专用茂金属粒子,具有耐穿刺、耐跌落、耐负压的特性。

本实施例采用三次无溶剂复合加一次菱形点版网线辊上胶工艺(PET/INK/AD/AL/AD/NY/AD/PE/AD/PE),无溶剂复合不需要额外添加溶剂故不存在溶剂排放污染,可以有效的降低VOCs的排放和溶剂残留量,将成品溶剂残留控制在1mg/㎡内。具体地,聚酯层1通过设置的第一复合层3与铝箔阻隔层4复合连接,铝箔阻隔层4通过设置的第二复合层5与尼龙层6复合连接,尼龙层6通过设置的第三复合层7与流延PE缓冲层8复合连接,其中第一复合层3、第二复合层5和第三复合层7均为高强度无溶剂胶水复合层且厚度为1um,具有低上胶量,低溶剂残留的特性。流延PE缓冲层8通过设置的第四复合层9与吹膜PE热封层10复合连接,第四复合层9为点版复合层且厚度为1um,点版复合层采用菱形点版网线棍上胶,将流延PE缓冲层8和吹膜PE热封层10连接,使PE同PE之间在撕裂的层间会有变形,可以保证撕裂不形成直线撕裂,降低破袋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