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1488发布日期:2019-12-20 19:08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布及采用该复合布的窗帘。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窗帘或门帘一般都是用布料等纤维织物制成,用于挡风、遮光和美观,但这类窗帘或门帘由于采用单层透气材料,吸音隔热功能较差,室外环境对室内的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装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房间使用,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夏季或冬季,床帘的隔热效果差,室内外的热量传递速度快,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流失。此外,室外的噪音直接传播至室内,对室内人员产生干扰,尤其是临街的住宅,现有的单层窗帘难以隔音。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窗帘或门帘吸音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布及采用该复合布的窗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布,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外层和设置在相邻所述外层之间的芯层;其中:

所述外层与所述芯层均采用吸音隔热材质,所述外层和所述芯层之间采用无线绗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芯层为蓬松棉。

优选地,所述芯层还包括与所述蓬松棉重叠设置的类棉织物。

优选地,所述蓬松棉为双组分喷溶超细纤维蓬松织物。

优选地,所述无线绗缝为超声波绗缝。

优选地,所述外层靠近所述芯层的一面设置有纳米涂层。

优选地,所述纳米涂层为纳米负离子涂层。

优选地,所述外层为多孔绒布。

优选地,所述外层与所述芯层的厚度之和为3~5毫米。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窗帘,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布。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布,包括重叠设置的外层和芯层,芯层设置在相邻外层之间,外层和芯层均采用吸音隔热材质,且外层与芯层之间采用无线绗缝技术固定连接。该复合布采用多层结构,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增强了对声波的反射、相互叠加与碰撞,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降低声波强度;热量在经过该复合布时会被阻隔或吸收;外层与芯层之间通过无线绗缝技术进行固定,保证该复合布的平整度,避免了线缝工艺的加工,杜绝了该复合布上针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声波的传播及热量的传递。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复合布的窗帘,上述复合布采用多层吸音隔热材料,在具有一定遮光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对声波的吸收转化及对热量的阻隔与吸收,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效果;从而采用该复合布的窗帘减少了室内外之间声波的传播以及热量的传递,也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功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复合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复合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层-1;芯层-2;纳米涂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通过无线绗缝技术将吸音隔热材质的外层和芯层固定在一起,增加了对声波的吸收转换和对热量的阻隔吸收过程,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复合布的窗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2,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复合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布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外层1和芯层2,芯层2设置在相邻外层1之间。外层1与芯层2均采用吸音隔热材质,外层1和芯层2之间采用无线绗缝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吸音隔热材质的外层1和芯层2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音隔热效果;该复合布采用多层结构,在声波传播和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声波的反射、相互叠加与碰撞,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降低声波强度,同时在热量经过该复合布时,会被阻隔或吸收,进一步增强该复合布的吸音隔热功效;外层1与芯层2之间通过无线绗缝技术进行固定,保证该复合布的平整度,避免了线缝工艺的加工,杜绝了该复合布上针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声波的传播及热量的传递。

优选实施例中,芯层2选为蓬松棉,蓬松棉具有蓬松、压缩回弹性高的优点,在长期使用中,蓬松棉的厚度变化不大,保证了声波和热量在传播过程中与该复合布的作用距离。蓬松棉具有大量纤维,在声波通过纤维交织的孔隙时,被吸收,且与纤维发生碰撞被转化为热能,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而热量通过蓬松棉时,会被纤维表层阻隔和吸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蓬松棉为双组分喷溶超细纤维蓬松织物,纤维强度大、韧性强、纤维表面积大、孔隙多等优点,在声波与热量经过该双组分喷溶超细纤维蓬松织物时,能被更好的吸收、阻隔。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芯层2还包括类棉织物。类棉织物与蓬松棉重叠设置在外层1与芯层2之间,类棉织物保温性好,可进一步增强该复合布的隔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无线绗缝技术采用超声波绗缝技术,超声波绗缝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芯层2和外层1的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材料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加工完成的产品无针孔不渗水,更具防水保暖功效。经超声波绗缝加工的复合布具有垂坠感,且便于清洗。

优选实施例中,在外层1靠近芯层2的一面喷涂有纳米涂层3,纳米涂层3具有一定保温效果,增强该复合布的隔热功效,此外,纳米涂层3无毒无害,能缓慢释放出一种能降解室内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的物质,净化环境,健康环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纳米涂层3选为纳米负离子涂层,缓慢释放出负氧离子,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负氧离子还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本实施例中,外层1采用多孔绒布,具有耐磨耐用,保暖性好,富有弹性,不易起皱的优点。

实施中,外层1与芯层2的厚度之和为3~5毫米,即该复合布的厚度为3~5毫米,在保证一定的吸引隔热效果的同时,避免其厚度过大造成的厚重感、不便于清洗的问题。其中该复合布的厚度为5毫米。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窗帘,包括上述复合布。上述复合布采用多层吸音隔热材料,在具有一定遮光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对声波及热量的反射,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的效果,此外该复合布还具有可以产生负离子的纳米涂层,净化空气;从而采用该复合布的窗帘减少了室内外之间声波的传播以及热量的传递,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效果及净化空气的功能,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