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2388发布日期:2019-07-13 09:5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介入技术是在射线透视和造影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床边操作等特点,施术医师和患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的长时间照射,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具有累积效应。研究表明,介入技术工作者年受照剂量是同期对照放射工作人员的几十倍,因此介入手术中的放射防护是重中之重,所谓介入手术的辐射防护,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介入手术的曝光过程中将手术医生及病人所接受到的剂量,限制在国际放射防护组织建议的安全范围内。辐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通俗点说是在效益≥代价+风险的基础上运用最好的放射防护手段把射线接触者的计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常在医疗放射防护上有三大基本防护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时间防护提到时间防护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减少透视时间,这只是最基本的时间防护原则。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好多小技术来达到时间防护的目的。介入手术的辐射之所以大是因为操作过程中很多时间都在持续透视,会造成射线大量累积,所以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应尽量选择间歇透视,减少持续透视。

目前,医生防辐射往往选择穿带铅衣,铅衣是一种特殊的服饰。铅衣可以通过屏蔽射线,使患者在做身体检查时的的伤害降到最低,国家要求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

在医院里对于医生来说,在检查的时候,防辐射墙,辐射防护门窗和铅衣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患者就需要一套铅制的围脖、围裙、帽子来保护自己,发挥铅衣的最大作用,使射线的对自己的伤害减到最少。铅衣是医院、化工、国防等不可缺少的最佳辐射防护工具,但是铅衣质量较大,医生久穿容易疲劳,而且铅衣受限于质量,无法做的很厚,也就无法实现全方位防护,总有遗漏之处。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铅衣质量较大,医生久穿容易疲劳,而且铅衣受限于质量,无法做的很厚,也就无法实现全方位防护,总有遗漏之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腿部防护壳、腰部防护壳和上肢防护壳,所述腿部防护壳顶部固定设置有腰部防护壳,所述腰部防护壳顶部固定设置有上肢防护壳,所述上肢防护壳侧壁固定开设有手臂通过口和观察口,所述手臂通过口安装有防护手套,所述观察口安装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罩侧壁设置有出入结构,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出入结构包括推拉门、出入口、上滑道和下滑道,所述上滑道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侧壁上端,所述下滑到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侧壁下端,所述推拉门与所述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滑动配合,所述防护罩侧壁固定开设有出入口,所述推拉门长和宽均大于所述出入口长和宽。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增强肋板,所述万向轮大于等于四个,所述推拉门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推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腰部防护壳宽度小于所述腿部防护壳宽度,所述腰部防护壳宽度小于所述上肢防护壳宽度,所述腰部防护壳顶端略高于手术床体。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外壁固定安装有设备柜,所述设备柜内壁固定设置有隔层板,所述设备柜与所述防护罩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设备柜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外壁固定设置有柜把手。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壁固定设置有手臂支撑托,所述手臂支撑托固定设置在所述手臂通过口下方。

优选的,所述腰部防护壳顶部设置有腰部支撑托,所述腰部支撑托为弧形,所述腰部支撑托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腿部防护壳、腰部防护壳和上肢防护壳来将人体全面的包围起来,从而实现全方位的防护,通过在上肢防护壳侧壁设置有手臂通过口,并在手臂通过口设置有防护手套,从而实现了医生手臂的灵活操作,通过设置有观察口来实现观察功能,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通过万向轮,将此发明推行至手术床边,由于腰部防护壳顶部高于手术窗体,因此可以将上肢防护壳深的更靠近患者,便于操作,同时在腰部防护壳顶部设置有腰部支撑托,方便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得以依靠,手臂支撑托页方便医生手部进行支撑,从而提供支点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操作,通过设置有设备柜,可以提前将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提前放在防护罩内,手术过程中不用从防护罩内出来,避免了收到辐射,推拉门的长和宽均大于出入口的长和宽,避免了有辐射从夹缝中摄入,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保护,由于医生不在负重,且设置有着力点进行依靠使得医生做此类手术时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推拉门隐藏);

图5为本发明用于手术时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防护罩,3-腿部防护壳,4-腰部防护壳,5-上肢防护壳,6-手臂通过口,7-观察口,9-出入结构,10-万向轮,11-推拉门,12-出入口,13-上滑道,14-下滑道,15-增强肋板,16-推拉把手,17-设备柜,18-隔层板,19-合页,20-柜门,21-柜把手,22-手臂支撑托,23-腰部支撑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罩2,防护罩2包括腿部防护壳3、腰部防护壳4和上肢防护壳5,腿部防护壳3顶部固定设置有腰部防护壳4,腰部防护壳4顶部固定设置有上肢防护壳5,上肢防护壳5侧壁固定开设有手臂通过口6和观察口7,手臂通过口6安装有防护手套,观察口7安装有防护玻璃,防护罩2侧壁设置有出入结构9,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0。

其中,出入结构9包括推拉门11、出入口12、上滑道13和下滑道14,上滑道13固定设置在防护罩2侧壁上端,下滑到固定设置在防护罩2侧壁下端,推拉门11与上滑道13和下滑道14滑动配合,防护罩2侧壁固定开设有出入口12,推拉门11长和宽均大于出入口12长和宽,防护罩2与底座1之间固定设置有增强肋板15,万向轮10大于等于四个,推拉门11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推拉把手16,腰部防护壳4宽度小于腿部防护壳3宽度,腰部防护壳4宽度小于上肢防护壳5宽度,腰部防护壳4顶端略高于手术床体,防护罩2外壁固定安装有设备柜17,设备柜17内壁固定设置有隔层板18,设备柜17与防护罩2内部相通,设备柜17通过合页19转动连接有柜门20,柜门20外壁固定设置有柜把手21,防护罩2内壁固定设置有手臂支撑托22,手臂支撑托22固定设置在手臂通过口6下方,腰部防护壳4顶部设置有腰部支撑托23,腰部支撑托23为弧形,腰部支撑托23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本发明通过设置腿部防护壳3、腰部防护壳4和上肢防护壳5来将人体全面的包围起来,从而实现全方位的防护,通过在上肢防护壳5侧壁设置有手臂通过口6,并在手臂通过口6设置有防护手套,从而实现了医生手臂的灵活操作,通过设置有观察口7来实现观察功能,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通过万向轮10,将此发明推行至手术床边,由于腰部防护壳4顶部高于手术窗体,因此可以将上肢防护壳5深的更靠近患者,便于操作,同时在腰部防护壳4顶部设置有腰部支撑托23,方便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得以依靠,手臂支撑托22页方便医生手部进行支撑,从而提供支点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操作,通过设置有设备柜7,可以提前将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提前放在防护罩2内,手术过程中不用从防护罩2内出来,避免了收到辐射,推拉门11的长和宽均大于出入口12的长和宽,避免了有辐射从夹缝中摄入,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保护,由于医生不在负重,且设置有着力点进行依靠使得医生做此类手术时更加轻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