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0414发布日期:2020-02-22 0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从内至外依次具有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

提供二元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以及加工助剂,其中,所述加工助剂至少包括爽滑剂和抗氧剂;

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碳纤维、三氧化二铝、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a;

将所述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

将均聚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玻璃纤维、碳纤维、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b;

将所述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

将二元共聚聚丙烯、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加工助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并进行高速搅拌,得到原料c;

将所述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

其中,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被导入叠层器中,所述聚合物熔体a、聚合物熔体b以及聚合物熔体c之后通过压延机压延成所述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从内至外依次均具有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a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20-30份,所述碳纤维占5-10份,所述三氧化二铝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b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均聚聚丙烯占100-150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30-40份,所述玻璃纤维占3-5份,所述碳纤维占3-5份,所述三氧化二锑占3-6份,加工助剂占2-4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c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二元共聚聚丙烯占100-150份,所述玻璃纤维占5-10份,所述三氧化二铝占1-3份,所述三氧化二锑占1-3份,加工助剂占2-4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将原料a投入螺杆挤出机a,以得到聚合物熔体a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80-190℃,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0-200℃,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0-210℃,模头温度为200-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将原料b投入螺杆挤出机b,以得到聚合物熔体b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50-160℃,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5-205℃,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5-210℃,挤出机第四区温度为210-220℃,模头温度为200-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将原料c投入螺杆挤出机c,以得到聚合物熔体c具体工艺为:挤出机第一区温度为155-165℃,挤出机第二区温度为190-200℃,挤出机第三区温度为205-210℃,挤出机第四区温度为215-220℃,模头温度为205-210℃,螺杆转速为40-80rp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与第五复合层的厚度比为1:(1.2-1.3):(1.35-1.45):(1.1-1.2):(0.9-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韧工程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四复合层以及第五复合层中的每一个复合层中的聚合物熔体a形成的层、聚合物熔体b形成的层以及聚合物熔体c形成的层的厚度比为1:(0.8-0.9):(0.7-0.7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