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2621发布日期:2020-03-17 19:2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面料作为服装的三要素之一,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面料可以按照材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功能性面料是指具有某种特殊性能和用途的面料,比如防水、防风、透气、透湿、保暖、防油、易去污、防菌除臭、防紫外线、防静电、防辐射、防阻燃、耐高温、耐酸碱等功能。市场上的功能性面料以服装面料为主,多用于户外运动服、高档休闲服中。

保暖型面料是冬天服饰的必备面料。冬天温度较低时,为了保暖,一些时装或睡衣会采用夹棉面料或者羽绒面料用以保暖,传统的面料在填充羽绒时需要通过车缝线在面料上形成多个填充包以此来使得羽绒的位置不会变动,不会发生窜绒的情况,但是各个填充包之间的缝隙就成为了保温薄弱点,降低了整体的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及其加工工艺,具有整体保温性能好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面料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外保护层、保温层、加热层和内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内上设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内填充有羽绒,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填充块相互错开并接触,所述加热层包括与保温层接触的隔热层,隔热层的内侧设有散热层,隔热层和散热层之间设有加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羽绒填充在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上端填充块内,并且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填充块相互错开并接触,从而使得同一个填充层上填充块的间隙被另一个填充层的填充块弥补,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保暖性,并且可通过加热组件对面料内侧进行加热,保温层能够减少加热组件产生热量的流失,进一步提高面料抗寒保温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棉将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之间的缝隙填充,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并且保温棉受到填充块的挤压不易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采用隔热面料制成,所述散热层采用导热丝和棉丝编织而成,所述导热丝的导热系数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层隔绝热量,使得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不易损失,而散热层采用导热丝和棉丝编织而成,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丝迅速扩散至整个面料,使得面料各部分热量均匀,提高舒适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丝采用铜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丝采用铜制成,导热性能好,便于传到热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柔性加热片,所述柔性加热片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按键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加热模块,电源模块上连接有无线电充电模块和有线充电模块,所述内保护层和散热层上设有开口,所述有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通过开口露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通过有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来对柔性加热片进行供电并进行操控,也可通过无线电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通过上位机如手机等产品向通讯模块发送指令来远程控制柔性加热片,使得柔性加热片控制和供电方便。

一种保暖面料加工工艺,步骤1:准备外保护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隔热层、散热层、内保护层、加热组件和保温棉;

步骤2:将保温棉铺设在第一填充层上,然后将第二填充层铺设在保温棉上,使得第一填充层上的填充块与第二填充层上的填充块交替错开,然后将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缝合;

步骤3:在隔热层上放置加热组件,将散热层铺设在加热组件上,在散热层上铺设内保护层,然后将隔热层和散热层缝合使得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从散热层露出;

步骤4:将步骤3中缝合好布料放置在步骤2中缝合好的布料的上方,并使得隔热层与第二填充层抵接,然后在第一填充层的底部放上外填充层,在散热层的上方铺设内保护层,然后将外保护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隔热层、散热层和内保护层的边缘缝合,并使得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从内保护层露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工艺方法加工能够将一个布料分多个阶段进行加工,便于流水作业,并且在加热模块损坏后,拆除加热模块无需拆除保温层,使得人们后期维护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上的填充块交替设置,填充块内填充羽绒,使得同一个填充层上填充块的间隙被另一个填充层的填充块弥补,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保暖性,并且通过柔性加热片来使得面料升温,通过导热丝将热量快速均布到内保护层上,使得内保护层更加温暖,从而提高面料抗寒保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柔性加热片的控制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保护层;2、保温层;3、加热层;4、内保护层;21、第一填充层;22、第二填充层;23、填充块;24、保温棉;31、隔热层;32、散热层;33、柔性加热片;331、控制模块;332、按键模块;333、通讯模块;334、电源模块;335、加热模块;336、无线电接收模块;337、有线充电模块;321、导热丝;322、棉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暖面料机器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外保护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和内保护层4。

如图1所示,保温层2包括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内上设有填充块23,所述填充块23内填充有羽绒,使得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上填充的羽绒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且均布在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上,不会发生坠绒的情况,并且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的填充块23相互错开并接触,使得同一个填充层上填充块23的间隙被另一个填充层的填充块23弥补,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保暖性。在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填充有保温棉24,受到填充块23的挤压限制,使得保温棉24的位置不易晃动,同时保温棉24将各个填充块23间的缝隙进一步填充,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保温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加热层3包括与隔热层31和散热层32,在隔热层31和散热层32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柔性加热片33,柔性加热片33上设有控制模块331,控制模块331上连接有按键模块332、通讯模块333、电源模块334以及加热模块335,电源模块334上连接有无线电充电模块和有线充电模块337。通过通讯模块333能够与外界的手机进行交互从而达到对加热模块335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并且在外界能够通过外线电发射模块与无线电充电模块进行交互,实现对电源模块334的无线充电。如此在寒冷时可通过手机端开启加热模块335使得面料温度上升起到保温御寒的功能。

隔热层31采用隔热面料制成,可采用化纤面料制作,通过隔热层31隔绝热量,使得柔性加热片33产生的热量不易损失。

如图1、图3所示,散热层32采用导热丝321和棉丝322编织而成,整体呈网格状,导热丝321采用铜制成,使得散热层32具有一定的张形,便于和柔性加热片33配合,铜丝在横向和纵向上均交替分布,并且当柔性加热片33加热时可通过铜丝将热量快速的扩散使得面料的内侧温度能够快速上升,提高保温效果,内保护层4能够将散热层32进行遮挡使得内侧的物体不易通过散热层32与柔性加热片33之间接触。在内保护层4和散热层32上设有开口,开口供有线充电模块337和按键模块332伸出便于人们直接控制柔性加热片33。

具体加工工艺:步骤1:准备外保护层1、第一填充层21、第二填充层22、隔热层31、散热层32、内保护层4、加热组件和保温棉24;

步骤2:将保温棉24铺设在第一填充层21上,然后将第二填充层22铺设在保温棉24上,使得第一填充层21上的填充块23与第二填充层22上的填充块23交替错开,然后将第一填充层21和第二填充层22缝合;

步骤3:在隔热层31上放置加热组件,将散热层32铺设在加热组件上,在散热层32上铺设内保护层4,然后将隔热层31和散热层32缝合使得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332从散热层32露出;

步骤4:将步骤3中缝合好布料放置在步骤2中缝合好的布料的上方,并使得隔热层31与第二填充层22抵接,然后在第一填充层21的底部放上填充层,在散热层32的上方铺设内保护层4,然后将保护层、第一填充层21、第二填充层22、隔热层31、散热层32和内保护层4的边缘缝合,并并使得线充电模块和按键模块332从内保护层4露出。

通过上述工艺方法加工能够将一个布料分多个阶段进行加工,便于流水作业,并且在加热模块335损坏后,拆除加热模块335无需拆除保温层2,使得人们后期维护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