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4659发布日期:2019-12-27 16:5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画。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室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装饰画则成为装饰房间、营造氛围的最佳装饰品。在会议室、教室、影院、客厅、办公室、餐厅、宾馆等室内场所,声环境比较差,容易产生回声,造成声音浑浊、不清晰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室内装饰及装潢的工艺画框以及室内其他装饰品,往往采用普通材质,一般没有吸音降噪的功能,无法对室内声环境进行改善。

因此,如何解决室内声音浑浊、不清晰,室内声环境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饰画,其能够解决室内声音浑浊、不清晰,室内声环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饰画,包括画框和与所述画框重叠设置的透声画布,所述画框与所述透声画布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吸音块;所述吸音块包括用于吸收高频段声波的第一吸声层、用于吸收中频段声波的第二吸声层和用于吸收低频段声波的第三吸声层,所述第一吸声层、所述第二吸声层和所述第三吸声层重叠设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吸声层与第二吸声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声层与第三吸声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声层与所述透声画布接触,所述第三吸声层与所述凹槽底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声层和所述第二吸声层之间通过水性胶黏剂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吸声层与所述第三吸声层之间通过水性胶黏剂进行固定,所述吸音块与所述画框之间通过水性胶黏剂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透声画布为亚麻微孔透声画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声层的材质为三聚氰胺泡沫。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声层为双组份喷溶超细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三吸声层为椰丝交织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声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吸声层的厚度之比为1:2,所述第一吸声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吸声层的厚度之比为1:3。

优选地,所述透声画布与所述画框之间通过汽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画框的厚度为5~10厘米。

优选地,所述画框的材质为木材或铝合金。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饰画中,包括画框和透声画布,画框与透声画布重叠设置在一起,其中画框与透声画布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吸音块,将该装饰画悬挂在墙壁上,画框远离透声画布的一面贴合于墙壁,透声画布面向室内空间,室内的声音传播至该装饰画时,由于透声画布具有透声功能,可供声波穿透至透声画布与画框之间的吸音块,并被吸音块吸收。上述吸音块包括第一吸声层、第二吸声层和第三吸声层,分别用于吸收高频段声波、中频段声波和低频段声波,第一吸声层、第二吸声层和第三吸声层重叠设置在一起,第一吸声层与第二吸声层之间、第二吸声层与第三吸声层之间均固定连接;吸音块的第一吸声层与透声画布接触,第三吸声层与凹槽底部接触。如此设置,第一吸声层、第二吸声层和第三吸声层组合在一起,实现对全频段声波的吸收;当室内声音传播至该装饰画时,声波穿透至吸音块,依次通过第一吸声层、第二吸声层和第三吸声层,先后对高频段声波、中频段声波和低频段声波进行吸收,避免声反射,杜绝回声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改善声环境,使室内声音变得清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画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画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画框-1;透声画布-2;凹槽-3;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第三吸声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画,通过在画框上设置具有透声功能的画布,并在装饰画中填加具有全频段吸音功能的吸音块,在避免声波反射的同时对各频段的声波进行吸收,避免回声的产生,有效改善声环境。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2,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装饰画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饰画包括画框1和透声画布2,画框1与透声画布2重叠设置在一起,画框1和透声画布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作成矩形或其它异形结构。其中画框1与透声画布2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凹槽3,在凹槽3内固定设置有吸音块,将该装饰画悬挂在墙壁上,画框1远离透声画布2的一面贴合于墙壁,透声画布2面向室内空间,室内的声音传播至该装饰画时,由于透声画布2具有透声功能,可供声波穿透至透声画布2与画框1之间的吸音块,并被吸音块吸收。上述吸音块包括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分别用于吸收高频段声波、中频段声波和低频段声波,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重叠设置在一起,第一吸声层4与第二吸声层5之间、第二吸声层5与第三吸声层6之间均固定连接;吸音块的第一吸声层4与透声画布2接触,第三吸声层6与凹槽3底部接触。如此设置,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组合在一起,声波经过上述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三层的层层过滤、层层吸收,使该装饰画实现对全频段声波的吸收;当室内声音传播至该装饰画时,声波穿透至吸音块,依次通过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先后对高频段声波、中频段声波和低频段声波进行吸收,避免声反射,杜绝回声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改善声环境,使室内声音变得清晰。装饰画便于安装且装饰画对声波的吸收面积相对较大,采用装饰画对室内环境进行改善方便快捷,既对室内具有装饰效果,又可以对室内声环境进行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有上述第一吸声层4、第二吸声层5和第三吸声层6组合而成的吸音块可以预制成型,应用在其他装饰品、生产车间及交通噪音的治理上,在室内装潢中还可以将上述吸音块应用至天花板上。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吸音块与画框1之间的固定以及吸音块的各层之间的固定中,第一吸声层4和第二吸声层5之间、第二吸声层5与第三吸声层6之间、吸音块与画框1之间均通过水性胶黏剂进行固定。水性胶黏剂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黏料,以水为溶剂或分散剂制备成的一种环境友好型胶黏剂,其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不燃烧、使用安全等优点。该装饰画的制作避免了对普通胶水的使用,不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健康环保。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透声画布2选为亚麻微孔透声画布。亚麻布是经亚麻捻成线织成的,表面具有生动的凹凸纹理,具有微妙有趣的材质美感,是现有画家常常选用的画布。该亚麻微孔透声画布在保证具有一定透声性的情况下,孔眼较小,保证画面美感。

实施中,上述第一吸声层4的材质为三聚氰胺泡沫。三聚氰胺泡沫具有微孔结构及良好的弹性,声波通过微孔结构时会被大量吸收,与其发生碰撞被转化为热能,具有较强吸音降噪的功能,尤其是吸收频率为1khz~5khz以及大于5khz的高频段声波。除此之外,三聚氰胺泡沫还具有质量轻、防火性能好的优点,将三聚氰胺泡沫应用于装饰画,可有效减小该装饰画的质量,降低装饰画因意外掉落造成的损失。

实施中,上述第二吸声层5为双组份喷溶超细纤维。双组份喷溶超细纤维包括pet聚酯纤维和pt聚酯纤维,两种聚酯纤维均具有纤维强度大、韧性强、纤维表面积大、孔隙多等优点,在声波经过该双组分喷溶超细纤维蓬松织物时,能被更好的吸收、阻隔,尤其是频率为200hz~1000hz的中频段声波。

实施中,上述第三吸声层6为椰丝交织纤维。该椰丝交织纤维具有大量纤维,在声波通过纤维交织的孔隙时,被吸收,且声波与纤维发生碰撞被转化为热能,尤其是对频率为60hz~200hz的低频段声波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

实施中,将画框1的厚度设定为5~10厘米,既保证了该装饰画对全频段声波的吸收效果,又避免了画框1过厚对该装饰画的美观性的影响。

实施中,第一吸声层4的厚度和第二吸声层5的厚度之比一般为1:2,第一吸声层4的厚度和第三吸声层6的厚度之比一般为1:3,即第一吸声层4的厚度、第二吸声层5的厚度和第三吸声层6的厚度之比为1:2:3,对高频段声波进行吸收的第一吸声层4的厚度相对较薄、对低频段声波进行吸收的第三吸声层6的厚度相对较厚,在对各频段声波充分吸收的同时,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上述透声画布2与画框1之间的固定通过汽钉实现。将透声画布2平整的铺设与画框1的上方,借助气钉枪对透声画布2和画框1进行固定连接,方便快捷,可靠性高,且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健康环保。上述透声画布2与画框1之间的固定也可通过马钉实现。

本实施例中,上述画框1的材质选为木材或铝合金,价格低廉,成本低。为方便该装饰画的悬挂,可以在画框1远离透声画布2的一面设置多个悬挂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