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2013发布日期:2019-10-22 20:43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钉弹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



背景技术:

射钉弹属于非军用子弹,但因内含火药,杀伤力大而被限制使用。“射钉弹”在装修界广受青睐。虽然是属于危险的工具限制使用,但在生活中使用量非常大,是一种易得的子弹。现有的射钉弹的生产要分别依次通过旋药机、烘干装置、加药装置、收口压机、点胶机和弹壳收集装置进行处理,需要人工的将射钉弹搬运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这样的生产效率也很低,因此,根据以上提出来的问题,我们急需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将射钉弹的生产一体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生产智能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包括,射钉弹生产机座,其中,还包括依次设置在射钉弹生产机座上的用于添加射钉弹旋浮药的多个旋药机、用于烘干旋浮药的烘干装置、用于添加弹药的加药装置、用于将射钉弹弹口收拢的收口压机、用于将射钉弹弹口密封的点胶机和用于收集弹壳的弹壳收集装置,所述旋药机、烘干装置、加药装置、收口压机、点胶机和弹壳收集装置用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药机包括旋药机机架和设置在旋药机机架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朝向安装台面,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对不同位置的射钉弹进行旋药的两组旋药工位,所述旋药工位包括若干个旋药装置,所述旋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旋药电机,所述旋药电机的转子端朝向安装台面,在所述旋药电机转子端上均设有对所述射钉弹进行旋药的旋药组件。

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若干加药机,所述加药机包括加药机机架和设置在加药机机架上的储药仓,所述储药仓的出口设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下方设有计量板,所述计量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计量板和第二隔离板上均设有与射钉弹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错位设置,在所述加药机机体上还设有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能带动计量板在所述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滑动。

优选的,在每个加药机的下游均设有弹药压机,所述弹药压机包括弹药压机机架和设置在所述弹药压机机架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动端朝向输送装置一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推动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压紧射钉弹弹药的压药柱。

优选的,所述点胶机包括点胶机机架和设置在点胶机机架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升降端朝向射钉弹一端,所述第二气缸的升降端设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给射钉弹点胶的点胶针,所述点胶针下方设有第三气缸和能跟随第三气缸推送端一起移动的胶漆盒。

优选的,在旋药机和点胶机的下游均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和设置在检测箱内部的照相机。

优选的,在点胶机的下游设有对射钉弹进行风干的风干炉。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将射钉弹的生产一体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生产智能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药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点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装置;2、旋药机;3、检测装置;4、烘干装置;5、加药装置;6、弹药压机;7、收口压机;8、点胶机;9、弹壳收集装置;21、旋药机机架;22、安装台面;23、旋药组件;24、电机;25、升降装置;26、第一连接板;51、加药机机架;52、第二隔离板;53、第一隔离板;54、储药仓;55、计量板;56、推送装置;61、弹药压机机架;62、压药柱;63、第二连接板;64、第一气缸;81、点胶机机架;82、第二气缸;83、第三气缸;84、胶漆盒;85、安装板;86、点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请参照图1所示,包括,射钉弹生产机座,其中,还包括依次设置在射钉弹生产机座上的用于添加射钉弹旋浮药的旋药机2、用于烘干旋浮药的烘干装置4、用于添加弹药的加药装置5、用于将射钉弹弹口收拢的收口压机7、用于将射钉弹弹口密封的点胶机8和用于收集弹壳的弹壳收集装置9,所述旋药机2、烘干装置4、加药装置5、收口压机7、点胶机8和弹壳收集装置9用输送装置1连接。射钉弹首先通过输送装置1送至旋药机2进行旋药处理,再通过输送装置1将通过旋药处理完成的射钉弹送至烘干装置4中,烘干装置4对射钉弹中的旋浮药进行烘干处理,然后输送装置1将烘干完成的射钉弹送至加药装置5进行弹药的添加,输送装置1将添加好弹药的射钉弹送至收口压机7将射钉弹的弹口收拢,输送装置1再将射钉弹送至点胶机8处,点胶机8对射钉弹弹口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再通过输送装置1送到弹壳收集装置9对射钉弹进行收集。所述输送装置1上的多个射钉弹位置固定且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射钉弹连续生产线,将射钉弹的生产一体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生产智能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旋药机2包括旋药机机架21和设置在旋药机机架21上的升降装置25,所述升降装置25的升降端朝向安装台面22,所述升降装置25的升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26,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6上设有对不同位置的射钉弹进行旋药的两组旋药工位,所述旋药工位包括若干个旋药装置,所述旋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6上的旋药电机24,所述旋药电机24的转子端朝向安装台面22,在所述旋药电机24转子端上均设有对所述射钉弹进行旋药的旋药组件23。升降装置25带动连接板上的旋药工位向靠近安装台面22方向移动,输送装置1带动射钉弹移至一组旋药工位下方,所述旋药装置对射钉弹进行旋药,输送装置1再带动射钉弹移至另一组旋药工位下方进行旋药处理。之后通过输送装置1带动射钉弹移至另一旋药机2进行旋药处理。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加药装置5包括若干加药机,所述加药机包括加药机机架51和设置在加药机机架51上的储药仓54,所述储药仓54的出口设有第一隔离板53,所述第一隔离板53的下方设有计量板55,所述计量板55的下方设有第二隔离板52,所述第一隔离板53、计量板55和第二隔离板52上均设有与射钉弹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隔离板53和第二隔离板52错位设置,在所述加药机机体上还设有推送装置56,所述推送装置56能带动计量板55在所述第一隔离板53和第二隔离板52之间滑动。所述通孔与射钉弹所在位置相对应是指在第一隔离板53、第二隔离板53和计量板55上的通孔位置分布均与从输送装置1上传来的射钉弹的位置相对应。由于初始位置第一隔离板53的通孔和计量板55的通孔对齐,弹药通过第一隔离板53中的通孔落进计量板55中的通孔内,计量板55中通孔弹药填装完毕后,计量板55再通过推送装置56推至计量板55的通孔与第二隔离板52的通孔对齐的位置,计量板55中通孔的弹药从第二隔离板52中的通孔落进射钉弹内部,此时完成了弹药的填装。添加在射钉弹中的弹药由计量板55中通孔的大小深度决定,由于计量板55上的通孔大小相同,因此添加在各个射钉弹中的弹药的多少几乎相同,使每个射钉弹中的弹药量得以保证。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所示,在每个加药机的下游均设有弹药压机6,所述弹药压机6包括弹药压机机架61和设置在所述弹药压机机架61上的第一气缸64,所述第一气缸64的推动端朝向输送装置1一端,所述第一气缸64的推动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板63,所述第二连接板63上设有用于压紧射钉弹弹药的压药柱62。所述弹药压机6中的第一气缸64带动第二连接板63上的压药柱62对射钉弹中的弹药进行压实。由于射钉弹内部的弹药越紧实,射钉弹的质量就越好。因此在每添加一次弹药之后都需要弹药压机6对射钉弹中的弹药进行压实。这样生产出来的射钉弹中的弹药量相对充足,生产出来的射钉弹的质量也更加的好。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所示,所述点胶机8包括点胶机机架81和设置在点胶机机架81上的第二气缸82,所述第二气缸82的升降端朝向射钉弹一端,所述第二气缸82的升降端设有安装板85,在所述安装板85上设有用于给射钉弹点胶的点胶针86,所述点胶针86下方设有第三气缸83和能跟随第三气缸83推送端一起移动的胶漆盒84。点胶针86首先在胶漆盒84中沾取胶漆,当点胶针86沾取完毕后,然后第三气缸83再将胶漆盒84移走,推送装置56将射钉弹移至点胶针86下方,第二气缸82带动安装板85上的点胶针86对射钉弹进行点胶,点胶完成后,第三气缸83再将胶漆盒84送至点胶针86下方以便下一次方便胶漆的沾取。

进一步地,在旋药机2和点胶机8的下游均设有检测装置3,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检测箱和设置在检测箱内部的照相机。可以在旋药机2下游检测装置3中的照相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否每颗射钉弹是否旋药成功,同时在点胶机8校友的检测装置3中的照相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否每颗射钉弹点胶成功。检测装置3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观察出射钉弹在旋药处理和点胶处理后是否合格,使射钉弹的质量得以保证。

进一步地,在点胶机8的下游设有对射钉弹进行风干的风干炉。由于射钉弹经过了点胶处理,风干炉的设置可以是射钉弹上的胶漆干的更快,不然射钉弹上的胶漆容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