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082发布日期:2020-01-21 22:4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箭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箭体支撑和固定,具体为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火箭的箭体比较长,在火箭垂直转运或检测过程中,会由于受到风载的作用导致火箭发生晃动,从而对发射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通常需要在箭脚必须加以可靠的支撑固定,保证火箭的正常转运以及发射。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箭脚处安装防风螺栓或者是防风压板,在火箭加注完推进剂时,需要对防风螺栓或防风压板进行人工现场拆除,由于推进剂为易燃易爆的液体,这种现场人工拆除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实现远程操控,且自动化运行的防风压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避免了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安装和拆卸压紧装置,降低工作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结构、压紧结构和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底座固定于发射台上,用于支撑所述升降结构和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升降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于所述升降结构上,用于固定箭脚,且所述压紧结构具有自锁功能;以及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压紧结构的运动,以实现对箭脚的压紧和松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涡轮、蜗杆和升降杆,其中,所述涡轮通过多个轴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蜗杆在外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涡轮旋转,所述涡轮带动所述升降杆进行升降。

其中,所述升降杆为梯形丝杠,所述涡轮的轴心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梯形丝杠插入所述涡轮轴心孔内,所述梯形丝杠的螺纹与所述涡轮轴心孔的螺纹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用于防止所述升降杆进行升降运动时出现卡滞。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支撑块、油缸座、液压缸、摆杆座、摆杆、连接杆和滑块,其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且所述支撑块具有矩形孔,顶部具有导向槽;所述油缸座设置于所述矩形孔的末端,用于固定所述液压缸的缸筒;所述摆杆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块的下部,用于固定所述摆杆的一端,所述摆杆的另外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面用于与所述箭脚的面配合;以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摆杆上,用于推动所述摆杆,且在所述活塞杆伸出时,推动所述摆杆及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箭脚方向运动;在所述活塞杆缩回时,拉动所述摆杆及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滑块向所述箭脚方向运动,从而所述滑块的面与所述箭脚的面配合。

其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液压缸、所述摆杆座和所述连接杆之间均通过销钉连接;所述油缸座与所述液压缸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结构包括:三位换向阀、释放阀、蓄能器和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三位换向阀连接液压油管的一端,所述液压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以为所述液压缸提供液体压力,以控制液压缸的伸长或缩短;所述蓄能器设置于所述三位换向阀与所述压紧结构之间的所述液压油管的分支管路上,所述蓄能器用于储存液压能,为所述液压缸提供液压力;所述释放阀设置于所述蓄能器的进口处,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的开合;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三位换向阀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所述液压油管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液压油管的压力值。

其中,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截止阀,与所述释放阀并联设计,用于在所述释放阀失效时控制所述蓄能器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三位换向阀与所述液压缸构之间的所述液压油管包括:第一液压油管和第二液压油管,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油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三位换向阀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处,所述蓄能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油管上;所述第二液压油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三位换向阀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处。

其中,所述三位换向阀打开所述第一液压油管,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油管流入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内,所述液压缸的所述活塞杆受压力伸出;所述三位换向阀打开所述第二液压油管,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油管流入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内,所述液压缸的所述活塞杆受压力缩回;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摆杆连接,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滑块移动。

根据上述是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具有以下益处:该压紧装置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避免了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安装和拆卸压紧装置,降低工作的危险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压紧装置多重管路的设计可大幅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降低压紧装置无法启动的可能性。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状态一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状态二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升降结构、3-压紧结构、4-控制结构、5-液压油管、6-箭脚、7-套筒;

21-涡轮、22-蜗杆、23-升降杆、31-支撑块、32-油缸座、33-液压缸、34-摆杆座、35-摆杆、36-连接杆、37-滑块、41-三位换向阀、42-释放阀、43-蓄能器、44-压力传感器、45-截止阀、51-第一液压油管、52-第二液压油管;

311-矩形孔、312-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箭体支撑防风压紧装置的结构图。图1中该压紧装置能够进行升降,到达合适位置后再对箭脚进行压紧,整套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干预,只需通过远程开关控制即可达到火箭箭脚的压紧处理。

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压紧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结构2、压紧结构3和控制结构4。其中,底座1固定于发射台上,底座1用于支撑升降结构2和压紧结构3。例如,底座1的形状可以呈现牛角形,且两端面之间可以呈90度夹角。底座1的一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发射台上,另外一端固定升降结构2,起到支撑升降结构2的作用。升降结构2固定于底座1上,升降结构2用于升降压紧结构3。电机带动升降结构2进行运转,使得升降结构2可以在底座1上带动压紧结构3进行升降。压紧结构3是设置于升降结构2上部,压紧结构3用于固定箭脚6,且压紧结构3具有自锁功能。压紧结构3在升降到合适的高度后,在远程控制下能够进行火箭箭脚6的压紧,且特殊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压紧结构3实现自锁功能,避免箭脚6脱离。控制结构4用于控制压紧结构的运动,以实现对箭脚6的压紧和松开,达到远程遥控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升降结构2包括:涡轮21、蜗杆22和升降杆23。其中,涡轮21通过多个轴承固定于底座1上,其中一个推力轴承用于轴向支撑涡轮21,另外分别在涡轮21的上下两端设置一个球轴,承使得涡轮21能够进行旋转。蜗杆22与涡轮21啮合,蜗杆22在外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涡轮21旋转,相应的,涡轮21带动升降杆23进行升降。涡轮21之所以能够带动升降杆23进行升降,是因为升降杆23为梯形丝杠,而涡轮21的轴心孔内设置有螺纹。将梯形丝杠插入涡轮21轴心孔内,梯形丝杠的螺纹与涡轮21轴心孔的螺纹啮合,进而可以实现旋转的涡轮21带动升降杆23进行升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升降杆23的升降范围为±50mm,升降杆采用t160材质。另外,梯形丝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锁功能,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对涡轮的刹紧力,甚至不需要另外对涡轮进行刹车,通过梯形丝杠的自锁能力即可将升降杆固定于某处,即使是负重状态下也不会向下滑落。另外,升降杆23上设置有套筒7,套筒7用于防止升降杆23在进行升降运动出现卡滞。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紧结构3包括:支撑块31、油缸座32、液压缸33、摆杆座34、摆杆35、连接杆36和滑块37。其中,支撑块31与升降杆23的上端螺纹连接,升降杆23通过与支撑块31配合的螺纹,旋入支撑块31中。支撑件31为45#钢锻件,且支撑块31具有矩形孔311,顶部具有导向槽312。另外,支撑块31上还具有减重槽,通过降低支撑块的重量来进一步的降低涡轮21的扭矩。油缸座32设置于矩形孔311的末端,油缸座32用于固定液压缸33的缸筒,油缸座32与液压缸33的缸筒底部铰接在一起,可以实现缸筒在一定角度上的转动。支撑件31对应油缸座32与液压缸33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开孔,方便进行油缸座32与液压缸33的连接。摆杆座34设置于支撑块31的下部,用于固定摆杆35的一端,摆杆35的另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杆36,连接杆36连接滑块37,滑块37滑动卡接于导向槽312内,可以在导向槽312内做定向的往复运动。如图3所示,滑块37的靠近箭脚6的一端为楔形形状,用于与箭脚6的斜面接触配合,且滑块37的面与箭脚6的面斜度相同。本实施例中,该斜面能够实现自锁,进一步的起到固定箭脚6的作用。另外,液压缸3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摆杆35上,这种连接方式可以用于推动摆杆35,且在活塞杆伸出时,推动摆杆35及连接杆36带动滑块37向远离箭脚6方向运动;在活塞杆缩回时,拉动摆杆35及连接杆36带动滑块37向箭脚6方向运动,从而滑块37的面与箭脚6的面配合,将箭脚6卡紧。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杆36与滑块37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摆杆35与液压缸33、摆杆座34和连接杆36之间均通过销钉连接;油缸座32与液压缸33之间通过销钉连接。上述相互连接的活动部件之间通过销钉进行连接是为了实现一定角度上的相对转动,防止摆角过大造成滑块37移动距离过长。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结构4包括:三位换向阀41、释放阀42、蓄能器43和压力传感器44。其中,三位换向阀41连接液压油管5,液压油管5用于为压紧结构3提供液体压力。液压油管5连接三位换向阀41与液压缸33,通过三位换向阀41控制液压油管的开合,进而控制液压缸33的伸缩。蓄能器43设置于三位换向阀41与压紧结构3之间的液压油管5的分支管路上,蓄能器43用于储存液压能,为液压缸33提供液压力。蓄能器43用于在液压油管5内有压力时能够储存一定的液压能。而在蓄能器43的进口处设置有释放阀42,释放阀42的一端连接蓄能器43,另外一端连接液压油管5,释放阀42用于控制蓄能器43的开合。当蓄能器43中储存一定的液压力时,关闭释放阀42,将这部分液压力封锁储存于蓄能器43中,当需要用到蓄能器43中的液压力时再打开释放阀42。另外,为了防止释放阀42发生故障无法打开,本实施例还在与释放阀42并联的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45,截止阀45的一端连接蓄能器43,另外一端连接液压油管5。压力传感器44设置于三位换向阀41与压紧结构3之间的液压油管5上,压力传感器44用于检测液压油管5的压力值,起到了监测液压油管内液压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三位换向阀41与压紧结构3之间的液压油管5包括:第一液压油管51和第二液压油管52。其中,第一液压油管51一端连接在三位换向阀41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液压缸33的无杆腔处,蓄能器43连接在第一液压油管51上。第二液压油管52的一端连接在三位换向阀41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液压缸33的有杆腔处。液压缸由活塞杆和缸筒组成,活塞杆通过活塞与缸筒连接。活塞与缸筒筒底之间为无杆腔,即没有活塞杆的缸筒;活塞与缸筒顶端之间为有杆腔,即有活塞杆的缸筒。

当三位换向阀41打开第一液压油管51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压油管51流入液压缸33的无杆腔内,即液压缸33的缸筒内部,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液压力伸出。三位换向阀41打开第二液压油管52,液压油通过第二液压油管52流入液压缸33的有杆腔内,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液压力缩回。液压缸33的活塞杆与摆杆35连接,摆杆35通过连接杆36带动滑块37移动。如图3所示,当液压缸33的活塞杆缩回时,摆杆35通过连接杆36带动滑块37滑动,滑块37向箭脚6方向移动,最终贴合在箭脚6的上部,此时滑块37对箭脚6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当液压缸33的活塞杆伸出时,摆杆35通过连接杆36带动滑块37滑动,滑块37与箭脚6分离,此时不再对箭脚6进行固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蓄能器43作为备用的液压源。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第一液压油管51打开的一侧,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压油管51流进液压缸33的无杆腔内,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到液压力会将活塞杆伸出。此时,滑块37向远离箭脚6的方向移动。活塞杆伸出到最大长度后,第一液压油管51内部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当到达一定的压力值时,根据压力传感器44的检测,将释放阀42关闭,封闭蓄能器43,将一部分液压能储存于蓄能器43中。然后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中位。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带动涡轮21进行转动,与涡轮21啮合的升降杆23在涡轮2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且位置逐渐升高。当升降杆23带动支撑块31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关闭电机,停止进行位置的变化。此时应该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第二液压油管52打开的一侧,液压油通过第二液压油管52流进液压缸33的有杆腔内部,活塞杆受到液压力的作用会向液压缸33内部移动,同时活塞杆带动摆杆35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36将滑块37向箭脚6方向移动,直到滑块37移动到竖直方向上与箭脚6重合,然后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中位。滑块37与箭脚6相互紧贴,达到固定箭脚6的目的。当需要释放箭脚6时,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第一液压油管51打开的一侧,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压油管51流进液压缸33的无杆腔内,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到液压力会将活塞杆伸出。此时滑块37向远离箭脚6的方向移动,实现了分离滑块37与箭脚6的目的。当需要将滑块37与箭脚6分离时三位换向阀41如果出现故障,可以将释放阀42打开,释放蓄能器43内的液压能,从而将滑块37与箭脚6分离。截止阀45是用于防止释放阀42出现故障的备用阀门,尽可能的保证滑块37与箭脚6分离的成功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蓄能器43作为常用的液压源。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第一液压油管51打开的一侧,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压油管51流进液压缸33的无杆腔内,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到液压力会将活塞杆伸出。此时,滑块37向远离箭脚6的方向移动。活塞杆伸出到最大长度后,第一液压油管51内部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当到达一定的压力值时,根据压力传感器44的检测,将释放阀42关闭,封闭蓄能器43,将一部分液压能储存于蓄能器43中。然后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中位。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带动涡轮21进行转动,与涡轮21啮合的升降杆23在涡轮2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且位置逐渐升高。当升降杆23带动支撑块31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关闭电机,停止进行位置的变化。此时应该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第二液压油管52打开的一侧,液压油通过第二液压油管52流进液压缸33的有杆腔内部,活塞杆受到液压力的作用会向液压缸33内部移动,同时活塞杆带动摆杆35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36将滑块37向箭脚6方向移动,直到滑块37移动到竖直方向上与箭脚6重合,然后将三位换向阀41拨至中位。滑块37与箭脚6相互紧贴,达到固定箭脚6的目的。当需要释放箭脚6时,将释放阀42打开,释放蓄能器43内的液压能。此时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压油管51流进液压缸33的无杆腔内,液压缸33的活塞杆受到液压力会将活塞杆伸出。同时活塞杆带动摆杆35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36将滑块37向远离箭脚6的方向移动,实现了分离滑块37与箭脚6的目的。而截止阀45是用于防止释放阀42出现故障的备用阀门,尽可能的保证滑块37与箭脚6分离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